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学说。本文从国际法效力依据、国家主权、条约保留、国家责任四个方面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据此具体分析了国际条约在我国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渊源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法的渊源至少含有"源流"、"过程"和"形式"等因素,国际法的渊源涵盖了国际法的形式,而国际法的形式在国际法渊源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国际法的形式包括了条约,国际习惯以及"各国所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从"源流"的角度来看,从近至远,国际法的渊源分为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和公法家学说以及国际组织决议等.研究也澄清了特别性条约不能成为国际法渊源的问题.最后,亚国家行动者在国际法渊源形成问题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法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时应承担国际责任的规则已成为广泛接受的法律原则,但国际损害责任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理体系,应从不当履行国际义务、严格损害赔偿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把握损害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使国际赔偿责任真正达到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4.
契约自由是国内私法中缔结契约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平等地位,国际社会更类似于国内私法调整的社会。在国际条约法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国内私法的契约自由制度。探讨契约自由在国际法上的体现和限制,有利于对国内法和国际法关系的再认识。一般认为,条约缔结应该满足一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且不能违反国际强行法规则和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同时条约不能为第三国设立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应以国际社会为重心。国际法国际社会本位是国际法存在之基础、解决全球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法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国际法国际社会本位观有利于国际法的理论创新,有利于推进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国家间利益的协调、有利于国际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6.
国际环境法是法学特别是国际法学的一个分支,其渊源与传统的国际法的渊源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其主要渊源是国际立法(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司法判例和衡平精神。国家环境条约在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特殊性;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国际习惯在很短时间内的确定和运用;司法判例和衡平精神直接关系到争议各方的权益,是国际环境法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7.
船舶污染的国际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污染,无论是事故性的还是排放性的,都会给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为此,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控制船舶污染的国际条约体系,它包括全球框架公约、专项国际公约和其他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三个层次。同时在船舶污染防治的具体标准、不同国家的管辖权及船舶污染损害责任和赔偿方面确立了较完善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法是指在国际关系中主要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从渊源上看,它主要表现为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从体系上看,它主要包括国际法基本理论、领土国际法、居民国际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外交关系法、外层空间法等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在《政治生活》教学中渗透一些国际法的基本常识。首先,从课程内容上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法的含义及特征1·国际法的含义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它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2)国际法是国家之间以协议的方式制定的。(3)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的行动。二、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第一次出现、确立并获得法律效力的地方或事实。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1·国际条约…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民主刚果向国际法院起诉乌干达案,当事双方选择向国际法院起诉来解决纷繁复杂的争端,使得国际法院得以依照国际法公正客观地对它们之间的争端进行实质性裁断。这一举动本身对促进以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之间争端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法院对本案的判决进一步阐明了现存国际法在国际责任问题中免除国际行为不法性的一系列问题的规则,为这些协定国际法和习惯国际法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国际法一直将国家责任作为解决国际环境纠纷的主要方式,国家常常被当作承担环境损害责任的主体。这样做不仅加重了国家负担,而且由于追究国家责任的实践难度大,不利于对受害者的保护。对于国家责任的复杂性和实际操作中的困境,应跳出传统国际公法理论的束缚,直接由国内的环境致损者在国内法框架下承担民事责任,即利用国际私法中的统一实体法和冲突规范,通过直接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达到最快、最有效保护受害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国际法视国家为国际法唯一主体的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现代国际法理论已经将国际法主体扩展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个人、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非国家实体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国际法能否被国内法适用以及国家是否能够援引国内法来作为其不遵守国际法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刑事责任一直是学术界和国际社会争论的热点问题。在国际法的发展中,对于自然人的国际刑事责任的理论已经逐渐明朗,但有关法人、组织和国家能否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讨论,如能承担应该如何承担的讨论却愈来愈多。如果能从国际法理中和承担方式上论证法人和国家作为国际刑事责任的主体和理性,将会使这个热点的争论进一步明朗化。  相似文献   

15.
国家是传统国际法上的主要主体,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个人作为一个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实体,其主体法律地位必将得到广泛的认可。那么,如何解决在作为现代国际法的主体的国家与个人的矛盾,协调二者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权利的实现,同时又不损害国家权威呢?当前,在现代国际法中,不但提供了实体性的法律,甚至提供了程序性的法律使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一背景下,个人的价值及其地位在国际法制度体系内不断提升。但是,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并没有使个人的权利和地位在现行国际法体系内获得无限拓展.在现行的以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内,个人仍没有取得能与国家抗衡的自主地位,其权利的实现的进程仍取决于国家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组织国际法上的法律人格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与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密不可分,主要是为了解决国际合作问题。国际组织的国际人格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其中一个关键转折点是国际法院“关于对联合国服务人员所受损害的赔偿案”咨询意见的发表。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应是一个具有独立国际法律人格的国际组织,其宗旨和原则皆围绕促进东北亚能源合作、维持东北亚能源安全这一目标展开.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构建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以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为基础构建东北亚能源合作法律新秩序理应成为东北亚各国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格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概念,它并没有把非政府组织排除在外。实际上,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间接的方式影响了国家和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人格。非政府组织“民间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法律人格受到严格的限制,但不应以此否认这种人格的存在。本文从国际人格的概念说起,分析了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从而引出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并指出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人格是在其与国家、政府间组织的国际合作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