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读懂文本放在首位文言文答题的准确性与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成正比关系,理解越透,答题的准确性越高,反之,则越低。有的同学文言文基础并不弱,方法运用也娴熟,就是得不到高分数,没有意识到是在是否读懂文本方面出了问题。他们虽然读了原文,但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所以在教授李密的《陈情表》之前。笔者就确定了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力争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读出文章中的真情、真心、真意。  相似文献   

3.
晓育同学问:《幼时记趣》我读了几遍了,但仍然觉得没能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趣”,这是什么原因?又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要理解文章的内涵,前提是读懂文句,而我们初学文言文,恰恰缺少这个前提,自然觉得读  相似文献   

4.
理解内容,把握中心,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读懂课文。那么,怎样才能算是读懂课文了呢?首先是要能顺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排除文字障碍,理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从而达到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如“苫蔽成丘”中的“苫”应读  相似文献   

5.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言文材料拿在手里,由于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一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7.
“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毫无办法。”于永正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读不懂,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以“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倘若教师仅仅只能以“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对话”的不到位、不全面、不深刻,甚至不能从本质上真正读懂文本,便会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8.
孙建锋 《教育文汇》2014,(22):24-25
读懂教材文本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读懂教材文本的方法很多,我的做法是先“走进去”,再“跳出来”。“走进去”,即反复地读文本,读懂它写什么;“跳出来”,即再三揣摩,读懂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前者旨在把握内容,后者重在习得写法。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所以在教授李密的《陈情表》之前,笔者就确定了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力争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读出文章中的真情、真心、真意。初读,感其真情。《陈情表》文下注释比较详细,学生理解文章并不困难,因此,在学生结  相似文献   

10.
一、反复阅读,增强语感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课文是文言文教学重点之一。“读”要循序渐进,读通,读懂,读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读”上多用些时间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1.
一、“读”是达“知”的唯一渠道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要能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其达成目标为“读懂”,即“知”这一层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读”普遍存在误解,以为读文言文就是先对照参考书翻译句意,再把课文背下来。这样得来的“语文”往往是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12.
宋嫦 《教育》2024,(6):51-52
<正>一、读:以“懂”与“透”为核心(一)读懂文本故事的梗概据统计,英语读后续写题型所选文本的体裁大都是记叙文,呈现出较强的故事性特征,因此“读”文本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找到故事的when、where、who等关键信息,使学生读懂文本故事梗概的外在体现,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教”的方法与内容,为学生精准理解文本内容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四步阅读教学法●张元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名家名篇,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称颂于世的华章。学生要读通、读懂这些文言文,确非一件易事,非下功夫不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说吟诵、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钥匙。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就应充分认识到备读在备课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备课时除了抓好那些常规的环节,还要把“读”文本纳入备课范畴,备课时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做到“三读”;读通,读懂,读透.  相似文献   

15.
“读——曲式”的表层意思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读通、读懂、读好文本常常历经曲折复杂的过程,因为不少文本意蕴丰赡、常用含蓄乃至曲笔等手法,若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新课标),师生只有会读、多读,方能曲径通幽,悟到文本的妙处。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的“言”距离当代久远,在当今社会中使用的概率极低。但是文言文“文”包含的“文化”“文学”部分,却经历百年依然富有活力与魅力,对当代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当代人学习思考的源泉与动力。正如韩军老师所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不可或缺。文言文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在文本的“语辞”世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读”是阅读教学永匣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朗朗”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的时候,文字便成了一幅幅画面。所谓“取他人所作,由自己所读,为别人所听”,它用声音感染人,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常常听到教师采用各种各样的渎法,企图让学生人情入境。然而很多时候,听到的是学生拉长了声调的无病呻吟,亦或苍白的念白。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读书方式,面对充斥在我们耳畔的“有感情朗读”,我们更需要擦亮眼睛,拨开迷雾,将读的内涵看个清清楚楚。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的内涵,读出真感情,让有感隋朗读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18.
王白 《现代语文》2008,(7):152-153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读懂文本,准确把握主旨读懂文本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要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文言文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囊萤夜读》为例,从诵读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文言短文诵读的价值出发,从初读、研读、诵读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文言短文诵读的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理解教育所提倡的“创读”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实渎”而言的。所谓“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直到读懂了“知识文本”的原意为止.真正的做到领会文本的精神毫不走样。创读就是自觉地创造性地读,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地创造性地动脑筋思考探究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站在更高的知识层次上去发现文本的原义。而且掌握到文本原义之外的更丰富的与现实社会密切关系的更实用、更新的“意”。要读出新意的创读法是以实读为基础而又超越实读的重要步骤。创读的创造性在于提出了文本没有原意的假设,其目的是为了激励人们大胆地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地创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