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炎陵旧志先后有<炎陵述古>、<炎陵初志>、道光八年<炎陵志>和道光十八年<炎陵志>四种,文章对其纂修沿革及作者姓氏等作了初步考述.  相似文献   

2.
王凌凌 《文教资料》2008,(28):114-116
清代秦蕙田的<五礼通考>,以"吉、嘉、宾、军、凶"之序提纲挈领,上至三代,下至元明,综述中国古代礼制,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及其演变的权威之作.<五礼通考>征引典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而在论述历代礼制沿革之时,征引史书礼志最多,其中<宋史·礼志>尤为频繁.笔者对<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三至一百六十所征引的<宋史·礼志>进行枝勘,分为<五礼通考>误、<宋史·礼志>误、两者皆误三部分,将可参考之处列于其下,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3.
<杏花村志>为中国古村志中的佼佼者,乾隆间被收入<四库全书>.它对旅游文献资源的搜集,民俗文化的描述,职官考试的记录,以及编辑体例的设置等等,都无不反映出其丰富的文化蕴含和很大的社会价值.它为后世子孙保留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宋敏求为宋代杰出史学家,家学渊源深厚,著述甚丰,其所撰<河南志>和<长安志>在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河南志>,无论在时间上、编写体例上和对后世的影响上都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书院志只有确立了"主教育"的体例,才能从一般方志中真正独立出来,从而成为教育史尤其是书院史的资料宝库.梁廷枂<粤秀书院志>以书院人述书院事,首次确立了在书院志"主教育"的体例特点.反映了清代广东书院的生存、发展与运行情况,也折射了清代初期至中叶的书院教育的变迁,在书院志史上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国中后期(1920-1949),文言小说不但没有很快消失,而且产生了如程善之<骈枝余话>、周明泉<养和轩笔记>、钟吉宇<牛鬼蛇神录>、吕美荪<葂丽园随笔>、朱镕<柘园野语>、李信轩<闾巷琐闻>、胡寄尘<客窗消闲录>、曹倜<古春草堂笔记>、郭则泫<洞灵>三志、何宗海<惜荫轩随笔>等一大批小说集,这些小说集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余绪,虽然总体成就上很难有所突破,但却昭示着文言志怪传奇小说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罗愿<新安志>"岐山"条涉及唐元和四年歙州刺史韦绶感梦而在休宁石桥岩置精舍之事.明弘治<休宁县志>之后的几乎所有徽州府志、休宁县志、齐云山志,直到现代新修相关志书,均认为韦绶感梦所置之精舍叫"石门寺",以至此说广为流布.经对休宁"石门寺"说法来源的细致考查和对罗愿<新安志>、<弘治·休宁县志>相关文字的分析,认为休宁没有"石门寺",所谓休宁的"石门寺"应为"石桥院".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颇为丰富,京房"六十律"与汉<易>"卦气说"象数模式的密切关联性,正是从<后汉书·律志>相关记载中得以显示的.本文对<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作出具体的分析评说,并论述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陆机是西晋文学大家,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一生著述丰富,据<隋书·经籍志>注可知,<陆机集>至南朝梁时尚存47卷,目录1卷,<连珠>1卷,计49卷.然自梁以后逐渐散佚,据<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至宋时仅存10卷,且许多篇章实为残篇.  相似文献   

10.
淳熙二年(1175)纂修成书的<新安志>是方志学和徽学等研究的重要资料.康熙<徽州府志>与淳熙<新安志>属同一性质的徽州地方志书.康熙<徽州府志>在内容上对淳熙<新安志>的继承主要体现在非常重视人物、人口、土地、赋税、物产等内容的记载.但是,由于两部方志的纂修年代整整相距500多年,康熙<徽州府志>在纂修内容上也适应了时代发展,资料含量明显扩大.内容更为翔实.  相似文献   

11.
民国版石印本《新纂康县县志》共有六篇叙/序,五位作者。其内容反映了当时修志者的史志观念:坚持为"为政者"服务;忠于历史事实,重视方志的认识作用;修志事关重大,既要集思广益,又要分工协作;坚持严谨的修志态度,讲求科学的修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石阡县志》是贵州省现存为数不多的一部旧地方志,其内容涵盖面广,包括人文、历史、地理、资源、艺文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当地历史、人文、地域风貌等的宝贵资料.作为该志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文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伴随着历史的流转而沉淀下来.文章立足于文学角度,就《石阡县志·艺文志》的文学倾向、文体分类、“采诗、观风”观念等方面做浅要分析,并试图揭示它的文学文体观.  相似文献   

13.
《旧唐书·经籍志》(以下简称《旧志》)、《新唐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新志》)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后出现的另两部重要的史志目录,是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典籍流传情况的重要工具书,特别是对我们掌握唐代典籍图书流传著录情况有重大帮助。并试着从两志的著录体例着手去研究,进而发现二者之间在这其中存在的异同之处和两志在著录体例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著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多种版本。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宗昌、周至元及其《崂山志》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简要回顾该书传播、整理及相关的研究历史,总结其得失,对崂山文化和崂山道教研究的推进,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明史》最好的版本当属中华书局点校木,它几乎于每卷之后都附有校勘记,对研究明史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足的是,其校勘记尚存在校勘未尽、失校误字等缺憾,本文特举其四十五例试作匡补。  相似文献   

16.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上海成人教育志》之第9章"远程教育"第1节"函授教育"的撰述具有非常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是经过考证和核对,可以发现其对一些函授学校办学情况的介绍与《申报》的记载不相符合,出现了较多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此前提下,文章认真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将来可以更好地提高这部教育专志的撰写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上海成人教育志》之第9章"远程教育"第1节"函授教育"的撰述具有非常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是经过考证和核对,可以发现其对一些函授学校办学情况的介绍与《申报》的记载不相符合,出现了较多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此前提下,文章认真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将来可以更好地提高这部教育专志的撰写水平。  相似文献   

18.
英藏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共12个编号,十三卷,存部分经、传、注文。其中十卷为杜预集解之抄本,三卷为《春秋左氏传》节选本,多为南北朝时期所抄。与阮刻本相比,保存有参考意义的异词、异字千余处,在版本、校勘、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明万历版《山西通志》由李维桢、范弘嗣、邢大道、阎重光等编纂,山西巡抚李景元、魏养蒙、樊东谟、吴仁度相继监修。是志纂修始于万历三十四年,至万历末成书刊印。初刻本至少有23卷完整保留在现存的两个残佚本中。通行的全帙本由巡按山西的御史祝徽在崇祯二年用万历旧版重印,并补写叙文,残佚本卷二十二、三十及卷二十五中的两页即据此本补刻重印。是志上承嘉靖志,下启康熙志,所纂聚三晋一方自然与人文各类典要,自上古迄万历四十二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地方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史书体是两汉文学批评重要的言说方式,其体制又可细分为史传体、史赞体和史志体三类。史传体批评主要是以“叙”为外在的语言呈现,寓“论”于“叙”中;史赞体批评则以“论”统摄.兼具抒情、叙事:史志类批评以目录方式结撰文学批评。开后世文集类批评文体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