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戴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二者相辅相承。文化背景教学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揭示语言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揭示语言文化内涵的必要性及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语言的母体,语言交际的有效进行是在文化母体的语境中完成的。用外语进行语言交际就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行为。外语习得不仅是单纯语言要素和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同时也要有一个相应的文化习得过程,这样才能获得一个有效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文章在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视野下提出新型"语言-文化"教学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英语语言教学也就是文化教学。目前几乎所有人都认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离不开文化,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息息相关。怎样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是现在英语教学最应该关注的问题。讨论或辩论、角色模仿、演讲和情景分析几种方法被多数学者倡导,同时"冲突事例"方法似乎是结合各种方法于英语教学的最好解决方案。虽然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与英语教学息息相关,但是其培养与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有着非常紧密关系,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转变对文化教学的观念和态度,积极研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跨文化问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以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颖 《考试周刊》2008,(3):119-12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渗透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英语学习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日常交际中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导入,要由以往单纯“语言而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向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内容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本文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交际的符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化与交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本选题的重点在于研究讨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和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目前形势下研究讨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意在英语课堂实现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的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指出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在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出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出发,介绍了《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关理论,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研究人文化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一个研究热点.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语言.作为外语教师应该熟悉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分层次探索实践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新要求,表明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导人,使学生初步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里有我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希望能和各位教学同仁交流分享,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指出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在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出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在语言上有着直接的体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跨文化交际。正确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日常教学中积极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培养学生恰当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每个外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汤姆斯(Hym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后,人们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应重视语言的功能与使用,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上,在此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就是主张在实践中把交际教学法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就是把文化融入到语言的教学中,使得这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贾玉新(1994)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当交际双方分属不同的社会文化团…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校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表现形式,不明白我国同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就不可能对英语有比较深入的掌握.本文首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一定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英语教学中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和举措,构建新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刘云凤 《华章》2008,(18):111-112
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分析中,发现小学生在文化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知识的不足.这就要求对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应既重视语言教学又重视文化教学.因此,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样重要,两者具有同时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其目的是交流.在英语课上非语言表达的形式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新时期的英语教学是以语言的习得为主体,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交流的需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随着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广泛和深入,非语言交际作为文化教学的一部分逐步引起跨文化交际学界的广泛重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策略加强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在目前的经济和国际形式下,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跨文化教学渗透的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民族文化,行为及思想都能通过语言传达出来.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跨文化交际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它们也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张嵋琳 《考试周刊》2009,(31):85-86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还需同时同步地传授中西文化知识。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的介绍和语言与文化关系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