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十八大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是以"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管理现代化"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保险是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助推器,有助于破解城镇化建设难题,保险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布局应从六个方面着手:以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接续为支撑,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协调发展;以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为支撑,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提升保险服务为支撑,推动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完善巨灾保险为支撑,强化新型城镇化巨灾风险管理;以保险业参与承接公共服务,辅助政府创新公共管理方式;以保险资金融通为支撑,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状况对于黄河流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构建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在运用熵权法对二者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二者在空间上均存在差异性,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呈现出“高耦合、低耦合协调度不平衡”的特征;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类型从2019年由同步发展型转变为农业现代化滞后型。基于此,黄河流域省份应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创新城乡融合机制,促进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高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皖苏两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远低于江苏省,总体处于低度失调水平;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普遍较高;皖苏两省各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均较高,相互促进作用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两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协调发展状况.结论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状况逐步改善,并进入中级协调状态,应采取有效对策加快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依托和载体,为促进湖州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找到了一条新路径。文章在分析旅游城镇化的内涵与必要性基础上,对湖州旅游城镇化的现实基础及有利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探讨,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城镇化空间布局、利益相关者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州旅游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城镇化和其他“三化”共同构成了“一体两翼”、“一化”托“三化”的逻辑关系。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是夯实城镇化的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规划、农业地产、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其中的城镇化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随之召开的两会再次掀起城镇化的热议浪潮。"城镇化"已经上升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亦成为推动我国未来高速发展的一条主线。归纳总结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未来方向,对于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四化”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目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以平衡理论和效益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模型分析河南省新"四化"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结果表明:2000—2005年河南省"四化"整体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但协调发展度则处于上升状态,2010年左右则开始步入良性协调阶段。为此河南省应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形成合力,推进河南省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其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河南省工作的重心之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文章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视角,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并从政策制度、经济保障、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目前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速度与城镇化速度不协调、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地位丧失、省内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距过大、城郊失地农民不愿市民化等问题.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对推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ArcView GIS软件将分析结果与图形数据相结合,对河南省18个地市三个年份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中心有向豫中地区偏移的趋势,且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历史依赖特征;城市化发展阶段相同的地区应针对内部特征实行有差异的城市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有序发展。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一部分耕地由于建设用地而被大量征用。因此,必须处理好耕地与征地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全省耕地资源的前提下加快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也探索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地区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安徽加快皖北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皖北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刚刚起步,规模小、总量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结构失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问题,将是实现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原地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促进民生改善,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可以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性,既是破解河南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所以,要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农业、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民生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体制机制的完善,更好地发挥财政引导各地科学发展的作用,推动中原经济区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全省城镇体系,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纳入全省城镇化战略,是河南城镇化道路的重大创新。这种以底层突破和内生驱动为主要特征,蕴含巨大发展能量的城镇化路径创新,对于拓宽人口转移渠道、提速河南城镇化进程,对于消除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对于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推动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对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樊粹庭在豫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开拓性地促成传统豫剧向现代豫剧的转型,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他推进了豫剧都市化进程,创作和改编了一批豫剧经典剧目,大幅提升了豫剧品位。他确立编导中心制,组织管理新型团队,促成豫剧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的现代化,并为豫剧的传承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