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5,(9):56-62
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是社会分配的两个重要指标。风险社会下,我国"重财富"而"轻风险"的分配模式开始背离了社会分配的初衷,资源与财富的过度集中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风险分配的缺失更导致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失衡。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带有倾向性的分配模式可能导致管理目标与结果的偏离进而形成一种逆向激励。实现风险分配的正义,政府应具备风险管控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建立以风险认知机制、风险决策和评估机制、社会保障和要素同步机制以及风险分配惩罚机制为一体的多元运作体系,形成机制要素间的相互补充与配套,在正向激励的作用下实现管理目标与管理结果的动态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风险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伴相随,我国转型期各种潜在风险日益增加,正确处置风险是政府职责。本文探讨了政务微博在社会风险事件中的功能和传播机制,阐述了我国政务微博在应对社会风险方面呈现出的不足,提出了政务微博在社会风险事件中的作用机制:塑造公信力、提高亲和力、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升运营人员的媒介素养、形成网上网下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崛起加速了青少年社会化时空转型,并推动青少年社会化模式变迁。社会化媒体勃兴,进一步加剧了青少年健康社会化风险。身处网络社会时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榜样缺位、认同危机和人际区隔等风险越来越凸显。为了应对上述风险,当前除需要重塑青少年社会化时空、再造青少年初级群体及其认同外,还应大力培育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与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风险研究表明,主观感知的风险和客观存在的风险很不一致,风险常常被放大或者缩小,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机理仍不清晰.本研究以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为例,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下,利用社交网络的大数据再现了疫苗事件从持续发酵到舆情爆发的全过程,分析了风险放大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心理机制包括情感启发式、锚定效应和选择性关注,放大了个体风险感知,社会机制则是通过自媒体信息加工、情绪传染和社会争议等过程放大了社会整体对问题疫苗风险的感知.疫苗事件中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交互作用为舆情演化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分析表明,自媒体环境中公众和社会的风险感知极易出现偏差,且较难形成自我纠偏机制,规范自媒体信息加工行为、监测和引导公众情绪是危机中风险沟通的关键,而现实中快速有效地处置风险事件是阻断风险持续扩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和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在于风险治理.应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在政府和全社会培育和建立风险治理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保障条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探讨教育选择风险的内涵入手,指出教育选择风险的现状,并对教育选择风险进行理性分析,从树立风险意识、形成充足的教育供给,创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防范机制,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各方有效的决策机构,依法治教、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觉规避教育风险,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以及信息网络化进程加快,我国高校风险已不仅局限于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而是以意识形态风险为主的包括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在内的多维度的风险。因此,需要创新发展高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高校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的实质是人类文明传统的转换,也促发了现代社会的风险。在当代,科技革命成为风险社会的建构机制,风险社会成为科技革命的发展困境。为了有效应对新科技革命时代下的风险社会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公共治理成为科技社会的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97):1-2
人格是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形成的,健全人格由于社会化程度较高,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行为方式与社会规范相一致,而有人格缺陷的社会个体适应社会非常困难,难以融入社会而与社会对立,不健全人格和病态人格是导致风险的人格因素。人格缺陷作为人产生危害性行为意识的总体因素,其中以人格品德缺陷、人格性格缺陷和人格心理缺陷最容易转化为危害性行为意识而导致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工程风险是风险社会的主要根源,也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哲学视角剖析工程活动中的多重矛盾,揭示工程风险的基本结构及其认识论特征,概述工程风险的预防策略以及社会应对机制等问题,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工程风险问题,进而形成工程哲学的风险范畴,推进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知识、风险与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社会中,大学承担了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物化的功能。由于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知识社会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因此,大学在知识社会化过程中应承当政治、社会责任,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西部一定要把这件关系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事进一步办好。西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还比较低,管理尚不规范,社会保障的立法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个人社会保障帐户,推动社会保障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构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新型关系,塑造合理的利益机制,改变社会保障经费的筹资模式,降低道德风险,实行个人账户资金由民间运营。政府应减少对社保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限制,进一步加大对特困职工困难补助的力度,加快地方法规建设,依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并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3.
任何快速转型与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风险社会.社会风险包括制度风险本身却是一种社会资源,而风险治理就是分配和安置这些资源.警察权是一种带有强力的政治、法律机制.在政治的视域中,风险社会中警察权的科学发展需要从"理解"、"参与"和"责任"三个方向上实现其"政治的"和"法律的"两重维度上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中政府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只是整个社会服务社会化的一部分,是分享社会分工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既表现为有序地牵动整个社会,也反映了靠一个或几个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因此,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并使之成为各种资源实体发挥效能的连续点,才能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风险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范畴,风险社会是现代性自反性运动的制度效应与负面后果。超越现代性风险困境的前提是反思启蒙与重构理性,因而必须重释生态启蒙。作为一种知性革命、政治运动与社会实践的生态启蒙,实质是启蒙的启蒙、理性的理性化,也是一种生态民主政治与批判性社会实践。生态启蒙要求吸纳生态理性、维护生态正义、开展生态治理与构建全球生态正义,通过重构人与人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伦理道德规范而超越人与自然的二元困境,从而推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有关社会风险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风险的特点,提出防范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素质拓展必须顺应社会要求,反映社会变化,利用社会资源,使素质拓展主体最终适应并服务于社会。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素质拓展社会化推进的含义及必要性,并就素质拓展主体的社会化、实施的社会化、认证的社会化分别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认为它对人类的发展、历史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进而针对音乐在社会化作用及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化功能,使其实现社会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是人类社会走向后工业时代的重要特点,风险从宏观的社会表征逐渐向社会的微观领域渗透,人际交往风险便是交往场域对风险社会的凸显。信任是针对人际交往风险的一种解决办法,信任文化的生成与信任行为的选择之间存在循环上升的相互强化作用,而信任文化的破坏与失信行为的选择之间存在循环下降的彼此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