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形塑了大学科研评价标准的更迭,以知识逻辑为根基的传统大学科研评价标准日益朝向集知识、应用和社会三重逻辑为一体的多元科研评价标准演化。伴随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大学科研评价从人文化走向功利化,工具理性主导大学知识生产,传统科研评价标准遭到解构,这就要求重新审思大学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的价值,促进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有机耦合;观照大学科研评价传统的规训意蕴,重塑大学科研评价的价值理性;完善大学学术治理的法制建设,深植大学科研评价传统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研究商业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迁。以知识生产的应用语境、超学科性、异质性、反思性等为特征的新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崛起,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新型知识生产组织的不断涌现。知识生产新模式对研究型大学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原有封闭办学模式在"模式2"时代将面临终结。研究型大学要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继续成就辉煌,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是由其自身发展逻辑与组织形态的变迁所决定的。大学处于变革与发展中,发展逻辑由学术逻辑到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大学组织形态随之由传统的学术组织变革为学术组织、科层组织、政治组织与企业化组织并存的组织形态,大学治理模式相应地由学术治理、官僚治理到共同治理、企业化治理。大学组织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未改变大学组织的自治性质,改变的是大学治理的主体、形态与方式,"谁在治"、"治什么"、"如何治"发生着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4.
陈乐 《高校教育管理》2019,(3):10-18,60
知识的价值边界在知识经济时代被极大地拓展,知识的生产、传递、交换、消费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伴随着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信息技术革命等现代社会的多重特性,知识生产模式正从传统的"模式1"向"模式2"转型。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具有多重本质性差异,知识范式的转型或将成为以知识为本质属性并兼具知识生产密集性特质的研究型大学结构性变革的外驱力。在转型时代,研究型大学应保持改革的敏锐性、主动性、自觉性与前瞻性,悦纳知识范式转型、积极与弥散性知识生产机构开展互动与合作、基于自身优势建构具有内在独特性的知识生产体系、控制知识生产者的生产过程、改革并完善评价体制机制以驱动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等多重职能的整合性发展,从而继续处于社会知识生产体系的中心并对其发挥持续性、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学分类是大学分类评价的前提。大学分类的既有视角主要包括大学职能视角和多元复合视角等。大学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机构,其职能与知识生产密切相关,其治理模式也受知识生产模式制约。因此,本文提出大学分类评价的新构想,即以知识生产为视角,进而将大学分为以学科知识生产为主的模式1型大学、以跨学科知识生产为主的模式2型大学和以超学科知识生产为主的模式3型大学,并分别构建其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知识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出知识生产的情境化、集体性和跨学科协同性,知识生产的主体多元性和组织多样性,知识生产的社会责任性和杂合式的质量控制标准等特征。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科研的理念、目的、地位、组织结构、科研评价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兴趣主导、以学科为基础、"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知识生产的内在复杂性及大学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打破了既有的大学科学研究的学科依附壁垒,改变了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方式。因此,基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导向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等多种知识生产模式,成为个体自由探索研究之外的重要研究范式和大学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学知识治理内涵的把握,应超越本体论知识观而以价值论知识观来统领。大学知识治理是指大学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行为主体选择科学的结构和机制对关于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等管理活动进行优化,以促进价值创造和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相统一的过程。大学知识治理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人本的“知识-组织”活动。知识基础理论、治理理论以及组织间关系理论是大学知识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泛在知识环境的日益形成、知识生产模式的深度变迁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广泛兴起是大学知识治理研究缘起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70年代,多伦多大学实现了治理模式由两院制向一院制的变革。这一制度变迁背后存在什么样的逻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基于有限理性的算计是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微观基础,权力冲突是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动力机制,基于文化认同的合法性是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经历了从学科自治下的知识生产模式1向“三维螺旋”与“行政主导”下的知识生产模式2再向多元主体与多方共治下的知识生产模式3的转变。伴随着大学知识生产向模式3的转型,我国大学学科行政主导的治理方式面临着制约多元主体作用发挥、难以适应学科要素发展、影响学科文化体系重塑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我国大学学科治理方式改革中,应积极呼应知识生产模式3的现实需要,优化多元主体参与学科治理的顶层设计、构筑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学科治理方式、打造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学科文化体系,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美国创业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与吉朋斯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II都以"社会关涉"为取向,通过校内跨学科组织中多样性、异质性的知识生产者的研发,再经技术转移的渠道将知识流通到产业界。这种知识生产涉及到了官—产—学三方利益的考量,同时大学内部还需平衡传统的院系与新兴的跨学科研发中心的诉求。美国创业型大学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为大学自身、国家以及产业界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地位、道德规范带来巨大冲击,这也正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下引人深思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受到新公共管理浪潮的影响,大学治理与模式的转型被置于"新自由主义"的卵翼之下,其市场价值和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导致治理分支之间的张力。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公立大学在私有领域"共享治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大学治理ABC模式,试图融合学术治理、商业治理和企业治理三大治理结构之间的冲突,完成对大学传统"竖井式"治理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政策范式直接影响决策者理解世界的方式,并规定行动者的角色。根据政府与大学的理想角色,世界大学治理主要有3种基本政策范式:国家本位、高校本位、市场本位。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遵循国家本位的政策范式,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传承高校本位的政策范式,市场本位的政策范式是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美国实用主义结合的产物。在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政策变迁上,当前世界两大高等教育体系正在逐步靠近。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从"松散的安排"向"严密的正规体制"转移,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由"集权体制"向"分权体制"转移。从隔离型大学走向介入型大学也是两种传统共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服务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主题,现代大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服务社会,这也是大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学作为智力资本的源泉,服务社会主要通过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生产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逻辑起点。古代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生产呈现出整体性发展、学科发展、跨学科和问题解决为中心等特征。大学服务社会的模式随着知识生产变化而变迁,古代社会通过传授知识服务贵族和神,工业社会通过科学研究服务世俗社会,信息社会大学与产业界关系日益密切,展现出合作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治理是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学术机构共同构成了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英美传统的大学历史久远,一般均在其章程中对此做了明确规定。结合有关大学章程,我们可对英美传统大学的治理结构进行类型化梳理,进而认识多元治理模式与大学自治模式的决策机构,实权型与荣誉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咨询型与决策型的学术机构,从而对英美传统大学治理结构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的挑战。空间资源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的基础性资源,它的优化配置对于促进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总结当代社会特点,提出,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由以学科为目标的"模式1"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模式2"转变。"模式2"下知识生产呈现出应用性、跨学科性、规模性和信息性等特征。知识生产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教学组织以及科研活动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但目前研究型大学空间配置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因此需要通过搭建知识纵向流转的空间平台,打造知识横向融合的学科熔炉,构建生态型和智慧型校园环境来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新型知识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治理涉及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公众和市场等内、外部相关权力主体,其组织隐喻因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的组织隐喻会使大学做出不同的治理模式选择,选择结果代表了治理模式背后的价值取向。美国学者鲍曼·李认为,大学有"工厂"、"家庭"、"丛林"和"剧场"四种隐喻,它们可能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大学之中,也可能存在于一所大学的不同情境之下,这反映了该组织"科层"和"知识"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8.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促进大学学术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现实知识生产模式的双重性决定了大学学术组织不可能遵循单一的逻辑,而体现为融合发展的趋势。大学学术组织的建立与创新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适应人类社会对知识生产的要求,不断进行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或模块化整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由于不同国家大学的历史传统及现实背景的不同,中外学者对大学治理结构研究的视域存在差异,大学治理结构多源于非教育目的,变迁多为自上而下的行政过程,其中大学利益相关者很难在治理结构变迁中发挥作用。目前,大学个性治理结构发生变迁,正向共性治理结构演进,这一演进过程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意味着大学知识生产被纳入社会分配和消费领域中,始现于物质生产领域的"物化逻辑"开始向大学知识生产领域渗透,知识生产工具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其表征。大学知识生产的物化逻辑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其合理性体现在大学知识生产资源的获得、现代化大学知识生产组织制度的建立及大学教师创造性与价值性的展现等方面;不合理性则突出表现在大学组织内主体间关系的异化、大学及其个体内在精神超越性与丰富性的消释、大学知识生产的学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方面。客观认识这种物化逻辑的内涵及合理与否的二重性,通过制度建设、精神塑造等可有效规避大学知识生产的过度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