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地。便利的地理条件,使衡阳人民同周围地市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衡阳戏剧的发展。一直以来,活跃于衡阳舞台的剧种包括祁剧、衡阳湘剧和衡州花鼓戏等,在衡阳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羽君 《新读写》2011,(7):55-56
昆曲的调儿在哪儿?谁又能陪我再游园,惊起那一帘幽梦?外婆是地道的安徽人,本该在地方戏的熏陶下哼着一口委婉的黄梅调,就如树下的宝、黛两玉。但却不知怎的,梦魇般地爱上了昆曲,那让我觉得凄凄怆怆的调儿。  相似文献   

3.
曾艳 《教育导刊》2007,(3):39-42
设计意图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广州的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许多人可能忘记了那些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西关大屋、地道的小食和我们广东的艺术——粤剧。然而,在一个清朗的早晨,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突然兴奋地对我说:“曾老师,我昨天跟爷爷上剧院看粤剧了!我看到那个将军拿着一把大刀,好威风!”随即一群孩子都凑热闹地围在我的身边热烈地讨论着:“我也在电视上看过粤剧!”  相似文献   

4.
宋超 《同学少年》2010,(2):31-31
不知从何时起,校园边多了一个戏台。从下午开始传来阵阵鼓点和那富有韵味的长叹。那是婺剧,金华的地方戏。在我的印象里,它永远都像那相框中的老相片,由练功房中那一阵聚结着底气的拖腔和那听不懂的方言交汇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戏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历史悠久,《梨园春》作为河南电视台的一档电视戏曲栏目,依托现代传媒的优势,把传播优秀的河南地方戏曲艺术作为自己栏目的宗旨,在继承中国历史上戏曲文化交流传统的同时,弘扬了中原文化,宣传了河南形象,成为河南省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6.
河南地方戏的唱腔音乐来源于民间小调,群众十分熟悉那亲切的乐调、板式和旋律。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各种复杂的内心情感,它那优美迷人的韵味对河南及周边各省的广大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相似文献   

7.
王静 《考试周刊》2014,(46):20-21
怀梆,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是河南地方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剧种。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怀梆音乐》载:现在怀梆的流行区域为河南省的济源、孟州、沁阳、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等地。关于怀梆的起源,众说纷纭。本文全面爬梳现存的史料及出土文物,并结合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历史地理环境、宗教民俗信仰等,旨在对怀梆的起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戏曲从戏曲电影到戏曲音乐电视剧经过多次改革发展,戏曲的剧场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丢失,现在废弃方言的争论也非常激烈,但方言乃创腔之本,地方戏方言不可废。丢失方言的中国戏曲只会逐渐模糊乃至丢失自我,而戏曲音乐电视剧中使用普通话也只会破坏了戏曲的美感,戕害了地方戏的神韵,无论从戏曲的演变发展还是从方言对戏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来看,地方戏中的方言都是不可废止的。  相似文献   

9.
王德兵 《文教资料》2014,(16):67-68
作为安徽地方戏主要剧种的庐剧历史悠久,流派纷呈,上中下三路各具特色,传统剧目、现代小戏一应俱全。虽然庐剧的起源区域和形成年代尚无科学论断,且说法不一。但是建国后庐剧所经历的发展、传承和危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十分明显,人们对庐剧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由此,对庐剧艺术资源的全面调查;对庐剧传统剧目与创作剧目的整理编制;对庐剧的唱腔表演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对庐剧文化的综合价值与发展前景,以及对庐剧文化的生态保护与艺术传承等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方戏是中国戏曲百花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朝阳沟>则是河南地方戏中一朵最光彩夺目的奇葩,它的创作与表演,把河南地方戏推上了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秦东地方戏历来以演传统剧目为主,不仅是因为其传统剧目颇丰,而且是因为其文化基础相对坚实。虽然传统剧目的丰富曾造就了秦东地方戏昔日的辉煌,但其文化惰性也是导致秦东地方戏当下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本文以国家非遗戏曲亳州二夹弦引入校园为例,探讨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戏曲氛围,推进校园文化艺术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将地方优秀戏曲艺术赏析纳入地方高校课程教育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和趋势。丰富的地方戏资源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伦理价值,也具有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因素,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探索。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米祈 《成长》2006,(10):68-69
我看《东北一家人》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二人转”这个名词,之后看了电视上“二人转”的表演,个人觉得,作为一种地方戏,一个艺术门类,“二人转”有很明显的色情成分,更有“以丑为美”的嫌疑。  相似文献   

15.
晚清戏曲家、戏曲理论家杨恩寿不但对戏曲的价值和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在戏曲创作中主张“神情之合,排场之佳”,达到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完美统一。他还对地方戏的演出特点和表演技巧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地方戏面临生存困境,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振兴与发展途径。在挖掘整理和保护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进行剧目创新,同时建立健全演员培养机制,进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化运作,有了自身的改进和突破,加上外部的运营和操作,地方戏会再次绽放出艺术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二人转”由来、特征的总结,提出给它正名为“东北二人戏”,并指出它今后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创作出更多的反映新生活内容的本子;二是要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05,(7C):80-83
京剧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戏剧”,它是我国的国粹。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调戏班子纷纷进京演出,京剧就是在这两种地方戏基础上,吸收昆剧和北方梆子戏的曲调,结合北京的语言特点逐渐形成的。早期的京剧都是男演员,因此,京剧发展史上有不少的男性的旦角名家。  相似文献   

19.
鲁迅短篇小说《祝福》曾多次被改编成各类戏曲作品并广泛传播,但学界对其进行分析的文章却并不多见,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对越剧《祥林嫂》的探讨。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祝福》戏剧改编作品,能窥见鲁迅小说《祝福》在进行戏剧改编时出现的情节嬗变、主题偏移及时代烙印等现象,这为鲁迅小说的改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衡 《安康学院学报》2013,(4):57-61,77
虽然秦东地方戏已有37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也评选了本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一些年轻艺人因生活压力而相继离去以及愿意投身于地方戏的青年人愈来愈少等因素,秦东地方戏遭遇了后继乏人的生存危机。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系统的应对方案,在加强投入、开拓市场、培育兴趣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