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是提高道德认识(明理)和培养道德情感(激情)的目的所在,亦即明理、激情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导行。二、导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动力,能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完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悟道明理以理育情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一般是通过教材中一些浅近的正面事例,由教师讲述获得的。这样的教法往…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而当前小学思品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即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为,往往出现“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而课后的行为却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品课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是说,着力导行,注重实效是思品课的重要特色和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认识与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  相似文献   

5.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担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耍在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教会他们一些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现在,我将多年来对小学思品课教学中的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直接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的主渠道之一.在教学中,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并指导他们的行为.所以,它在小学教育乃至整个被育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他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动。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去完成《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所规定的任务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其中心环节是明理,所谓明理,就是对学生讲明道德,使学生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提高道德认识。怎样使学生理解课文讲述的道德,激发道德情感,进而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实践?一、紧扣课文主题明理每篇思想品德课文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明确告诉学生,本课体现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什么,为什么要按本课讲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做,怎样去做。如教《学习礼貌用语》一课,教师应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本课所阐述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加强针对性,讲求实效”。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实际;针对社会各种思潮对学生的影响。所谓讲求实效,是指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一、用身边的实事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知道为何行动、怎样行动,并把道德行为坚持下去。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样一个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道德情感,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强化学生道德实践,开展学生角色体验等活动,引发学生行为共鸣,内触学生心灵,让学生从自觉自己的行为逐步走向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向学生传授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指导行为实践。思想品德课的板书必须突出道德观点,讲明道理,提出行为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板书的作用。 板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手段,它能组织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理清思路,提练要点,突出重点,便于记忆。 二、板书的要求。 1.观点明确,醒目达意。 2.文简意赅,提纲挈领。抓住道德观点,突出重点,明理清楚,行为要求明确。 3.布局要合理,边讲边出现,条理清楚,可以用各种符号突出重点,表示关系,如:——、=、;;○○○、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行为实践。怎样才能达到此目的呢?根据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我认为必须围绕“理、情、行”三个方面组织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记得我刚教书时,老教师便给我介绍思想品德课的授课过程:导入→学习新课→明白事理→深化观点→导行。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导行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讲一套,行为又是另一套,则说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只停留在道德认知上。如何让学生在获得道德认知的同时产生良好的道德愿望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呢?一、跳出书本,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为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规定小学至少要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研究表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如果没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实践中去教育,只是局限在狭小封闭的教室里说教,必将导致思想品德课的知行脱节。因此,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以及知、情、意、行各要素的整合,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规范;能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增加教育的可信度;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锻炼其为人处事的实际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刻苦的实践精神、认真的实践态度和科学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涛 《师道》2008,(7):75-76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道德力量、道德准则的有血有肉的心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情感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规范学生的情感行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教学要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 ,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 ,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思品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外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少年教育的金科玉律。”那么 ,思想品课教学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促进道德内化呢?一、明理先导———内化的基础“知”是先导 ,讲清道理、明辨是非 ,可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  相似文献   

18.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知识转变情感的情知内化过程,并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划分成“明理”、“育  相似文献   

20.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主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为目的。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打好基础,关键在于优化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使思品课教学力求生活化、社会化,将激情、明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