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玉霞 《考试周刊》2008,(51):173-174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高度关心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合格率的问题。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是大学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我院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我院非体育专业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特点,以便结合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对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的体质健康越来越重视,各个省市区也逐渐把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因为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影响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可以这样说,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民族的未来。中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学生的体质健康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长兴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初一、初二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提出学校的教学改革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於洪良 《考试周刊》2013,(7):109-109
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花朵,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及我国人才质量的总体水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体制健康水平,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我国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现在青少年体制健康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及学校体育工作的改善与变化,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水平也相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中得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青少年学生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身体发育匀称有所改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然而在这同时还存在着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明显增多,近视率仍然居高不下,所以要  相似文献   

6.
伴随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学校、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双减”文件精神指导下,学校方面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积极将足球运动引入到校园,并作为课程体系与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足球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校园足球背景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而且是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并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对于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切实加强初中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自2010年起,我市初中升学考试体育测试在内容、分数和标准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中考体育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因此,体育教师应认真思考如何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9.
阐述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和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危害,从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提出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现象,国家于2007年正式颁布并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办法,目的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高职艺术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以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体质与健康。2005年7月6日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该公告中公布了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3)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4)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质健康测评能有效反映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体质健康水平.健康教育能维护健康,促进体能的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评的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在体质与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健康教育知识,提出了高校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用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到2012年,评价阳光运动目标是否实现,主要是考察是否有85%的学校全面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否8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是否有85%以上的学生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以此来检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笔者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体质健康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状况,它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青少年是同家的未来,他们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朱的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正面临着臣大挑战,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与研究,从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学生体质缝康教育,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体系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担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生的健康体质水平有所下降,尤其是速度、耐力、上肢力量等方面,在每年进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所呈现的数据全面下滑。对初中生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探寻提高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积极推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主阵地",对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调查发现,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无论是耐力素质还是各项机能均处于明显下滑的状态,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体质健康测试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确保其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要求相符,发挥自身的价值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也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主要问题。学校必须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体质健康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策略,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远  姚继方  张浩 《教育与职业》2007,(35):189-190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应引起各方面的广泛重视。文章分析了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发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为立论根基,结合时代特点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从体育教学资源中的运动场地、器材设施,体育教师因素中的认知风格、丰富经验、专业知识,学生因素中的体质健康水平、原有技能水平、体育动机水平等因素探讨体育教学,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云南农业大学2016-2018两学年度,四个年级的本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具体分析云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整体特征和各单项指标特征,对比同年度年级、学院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年度整体特征和各单项指标特征的变化,寻求云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特征及变化趋势。提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和建议,为我校体质健康工作及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探究其原因,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锻炼水平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状况.通过对比研究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得出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几方面有较强的影响,而且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高校应提高对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重视,推动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应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