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城市最具特色的一大空间,历史名城是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当前众多的历史名城在景观设计中,只是单纯强调保护历史文物及建筑,忽视了对于人文景观的设计,导致现代城市记忆大幅衰退.可以说,历史名城的景观属于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本文重点围绕怎样才能够展示出历史名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南昌市旧城区这一历史名城为例,分析了当前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原则,并重点介绍了地域文化特征下的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确保地域文化能够植根于景观之中,从而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万州是沿江对开放开放的主要文化商埠名城和遐迩闻名的旅游城市。万州新城区的发展及旧城改造尚存不尽如人意之外,因此为了加强保护万州城市景观,建好山水园林城市,可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制定有关规定,结合利用城市地形,有效维护自然地貌环境和生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了桂林、成都、北京这几个在"旧城改造"上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进行分析,对目前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破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从中吸取了经验,指出了在当前背景下,旧城改造应当采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改造方式,以保护居住文化,旨在帮助郑州更好地规划和改造旧城.  相似文献   

4.
旧城中心区更新不但是物质实体的更新,而且还承担着时代发展对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多重功能要求的实现,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谐交融,共同发展的结果,关乎着市民和城市的未来发展.面对旧城更新进行设计、合理地选取更新模式,成为了旧城更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记成了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整座城市的特色。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历史名城现代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在经济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的大潮中,许多名城和文物名迹遭受到了大量“建设性的破坏”,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既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规制度的不足。本文梳理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制度建设的现状,并对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广州旧城荔湾湖公园一带是传统的贸易商业地和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城市游憩产业发展已成为该社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旧城更新、城市社区重构的价值取向.本研究利用景观判读、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法,针对社区肌理物质和非物质的双层属性,研究社区尺度的历史表像、空间肌理、交流特征、环境尺度和文化符号,进而从物质和非物质角度剖析城市游憩业发展带来的社区肌理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城市政府将目光放到了城市旧城改造上。旧城改造迎合了城市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得是历史文化遗产遭遇破坏和遗失。本文在对旧城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重庆市内抗战遗址现存状况进行分析,并重点以重庆市抗战遗址公园的建造为例,对抗战遗址公园建造原则及保护模式进行研究,结合目前抗战遗址保护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石家庄城市发展历史的追溯及对城市文化定位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石家庄文化形象应定位于:河北省政治、文化中心,科学、教育、体育、卫生和艺术中心,优美的园林城市,国家旅游名城,健康之都,商贸名城,应通过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和城市景观要素的优化,提升文化中心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寻求文化保留与商业开发的和谐共存。通过恢复旧城中心区主要街道历史上的人行尺度,打造海口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营造海口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海口标志性城市空间,恢复与其历史文化信息相称的魅力。另一方面把对旧城中心的建设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使旧城中心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整体性大幅度提升,实现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需走提升城镇质量、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城市优秀文化的健康发展之路。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的理念、保护方法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对完善汉中名城保护机制的路径提出了若干建议,应吸取国外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建设大破坏的教训,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竞争力的强弱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性、地区性的城市文化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容、创新外来文化,保持、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名城的旅游文化传统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城旅游文化的拓展创新应立足于国情民情,扎根于名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上。要首先选择国家业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其中属于全国旅游热点、次热点的那些城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有特色地进行,探索一条大力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积极发展旅游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濮阳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有一个远大理想——再次成为“名城”。名城做为城市中的佼佼者,应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有较强的城市职能。名城具有独特性、区域性、历史性三大特性,根据名城的独特性可将其分为七大类。濮阳市的城市形象应定位于“有龙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其核心表现为主体文化的较量。怀化作为新兴城市,以什么文化作为自己的主体文化,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并进入名城之列。侗、苗等“少数民族文化”不能从总体上构建怀化城市文化骨架;怀化“铁路文化和移民文化”没有鲜明个性;“五溪文化”是一种地域共有文化,并非怀化惟一;“和平文化”则缺乏强大的包容力和全面的向心力;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发明和展杂交水稻过程中形成的“杂交水稻文化”则具备城市主体文化的各个要件,可以此为基础将怀化城市建设成国际稻都,从而踌身世界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