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考试》2007,(5):56-56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是应试教育下广大中小学生痛苦学习的真实写照。如今.应试教育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穷追猛打。  相似文献   

2.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应试的背景下,师生对分数都很重视,也很功利。影响到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学生往往重视那些容易“拉开”分数的科目,比如数理化英。学生和老师都知道.一般而言,语考试分数比别人好也好不了几分.差也差不了几分,即语这门学科不易拉开学生之间的分数距离。这一因素也就成为部分学生不怎么“喜欢”语的原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谈心屋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透过泪光望卷子,卷子啊我的命根子。”这些顺口溜在校园里广为流传。又快到期末考试了,同学们的心态会怎样呢?请看“谈心屋”里怎么说。  相似文献   

4.
智能芯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每个学生来说,最难熬的就是考试,最难面对的就是不理想的分数,我也不例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是在我的大脑中储存一个芯片,一个专门解决各类考试题的:芯片,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那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5.
作为评价教学质量标准的考试分数,多少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激励学生奋进的有效手段,可是谁又能体会那些被列在“黑名单”中的学生幼小心灵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呢?公开分数承受压力最大的是学生。学生要承受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一个学生考了99分,教师鼓励她:“好好学,再努把力,下次考试争取考100分。”家长鞭策说:“不就差一分吗?再加把油,争取100分。”而这双方鼓励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只有学生自己知道。成绩好的学生说:“每天写完老师留的作业,还要写家长布置的作业。电视从不敢明目张胆地看,玩也从来没有痛快过。考…  相似文献   

6.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敢说;对于绝大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来说,考试都是生活中一件既重要又神圣的事情,因为许多人的命运由于考试而被改写。可是,当家长们想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一下孩子的考试时,却惊讶地发现:考试竟然变得让人不敢认了,因为一场考试的革命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曾几何时,一些人以为考试是走向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怪现象”小学生不考试或者只考一点儿;中学生则比小学生多考了一些,或者有些课程考而有些课程不考;到了…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最让人头疼却又不能回避的就是考试了。俗活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确如此,对于考试,我是一看试卷,两眼无神,三思不解,四肢无力,五脏俱焚,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面受敌,九死一生,十分痛苦。怎奈,我们始终逃不过正气凛然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企盼     
懵懂的孩童刚刚步入学校大门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和有趣,他们早就向往着上学、读书。可他们以及他们的哥哥姐姐所可闻可见的却常常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打、打、打,父母的家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学生的绝招。中小学教育以升学为唯一目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轻视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重视智育而轻视德鲁、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潜能的挖掘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等等,致使中小学生厌恶学习、厌恶教师、厌恶学校、厌恶家…  相似文献   

9.
有句俗语叫“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们上小学时,正值这股风盛行。高分便成了我们学生惟一的追求与梦想。  相似文献   

10.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在老师和学生中流传广泛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只是一张单一的试卷,而学生总是紧张被动地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未进行评价体系改革之前,我对“一张试卷定成绩”也乐此不疲,我所教的四(1)班学生整天忙于背单词,抄句型,读对话,成了考试的机器,而我则忙于批改,讲评试卷,而每次讲评试卷时,我都声嘶力竭,对所谓的重点是再三强调,  相似文献   

11.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是对应试教育最真实的写照,这充分说明了应试教育给我们的正常教学带来的危害:填鸭式教学——教师"死教",学生"死学"。  相似文献   

12.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在中小学校广泛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最新公布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而且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给学生排名次。  相似文献   

13.
按分数给学生排名次的现象,目前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已被在分数阴影笼罩下的学生喊了多年,但许多教师仍然奉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一个单元结束有单元过关考试,每月要进行“月考”,学校不定期地抽考,几个学校同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先来看三组镜头:镜头一:某小学五年级教室传出的歌谣——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镜头二:某学校大门外家长的议论—一家长甲:哎,模拟考试的分数出来了,你孩子考得怎么样?家长乙:别提了,孩子成绩不太理想,刚好90分,你孩子呢?家长甲:我孩子考了99分,可还是排在第三名!镜头三:某校教师办公室的谈话——教师甲:现在课程改革后,考试如何进行?教师乙:我认为课改后,仍需要考试。  相似文献   

15.
考场奇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试看考试来临时,各位"武林高手"为想保住"命根"又会使出怎样的绝招,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托福的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科院院士,被英国诺丁汉大学聘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曾提出中国教育有5大世纪难题。其中有一个难题———头脑是容器吗?他提到:中国的教师和家长经常会要求学生考100分,考了99分就不高兴,纵使这1%的错误都不允许;而自己做物理实验,5%的误差就是世界水平了。他强调,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火种,教师考虑的应该是怎样把学生的火种点起来。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绝对不是单单能用分数来表示的。但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由于升学率和考名校的压力迫使教师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  相似文献   

18.
考场奇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试看考试来临时,各位“武林高手”为想保住“命根”又会使出怎样的绝招,在考场大显神通呢?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7,(8):90-91
中外高等教育的首要差异是入学标准。学生怎么进大学的呢? 中国的景象是:千万人同考,千万家长跟随。这一天不得了,武警都出动,财政部与教育部拨专款保证考试安全。这种规模、气氛,国外少见。在中国。考试几乎成了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一考定终身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北大录取线600分。复旦录取线550分,一个学生考了595分而第一志愿报了北大,那他既去不了北大,也去不了复旦。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全面铺开,极大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教改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乡村课改工作举步维艰,课堂教学依然是“涛声依旧”,何故?分数:至高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分数”,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目的的纯利益性,致使农村教师不得不为“分数”而教,一切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为了扎扎实实地应试,“分数”自然在农村教育评价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变成了“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考、考,领导的法宝”。评价一位学生主要看其考试成绩;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