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1990-1997)》,收录了我国90年代以来教育经费投入、分配与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包括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及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全国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的分配;全国教育经费的使用;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刊将在信息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20年上海各级教育发展规模预测为基础,采用生均经费指数预测等方法,对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能力、与教育事业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投入目标进行研究,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育财政投入的首要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努力达到或接近与教育系统总体产出要求相匹配的经费标准。基于不同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结合Evidencebased和成本函数法,对达到充足要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进行标准化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能够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但也存在规划目标与经费投入匹配度不高、处于较低层次教育扩展状态等问题。此外,后"4"时代的充足水平增速放缓、区域间和城乡间充足水平不均衡等问题,也迫切要求教育财政投入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全社会教育总投入: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迟迟未能实现.从未来十年教育经费需求看,4%的投入并不足以支撑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全社会各方激励相容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互补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合力作用,发挥国家和社会"两个伙伴"的合作作用,逐步实现"两个比重"不断提高的目标:一是不断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2020年至少达到4.5%;二是不断提高企业、社会团体和私人等非政府的多渠道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争取达到2.5%.  相似文献   

5.
全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投入,并且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比例差别很大,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体制的障碍,还与经济发展程度、教育决策等因素紧密相关.应明确投入目标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改革投入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监控机制促进资源合理使用、拓宽筹措渠道保障经费总量增长,保障教育经费满足教育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强度需求预测及实施方案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正在对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展开多方面研究,其中关于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投入保障条件和需求测算是一个重点。这里,我们在分析近三十年来全国教育经费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以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应该达到的目标为参照,运用国际比较和生均经费指数测算的方法,对2020年我国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和各级教育经费进行了初步研究和需求预测,形成了若干推断和想法,希望引起教育界同行的关注、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然而,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我们实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聚焦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走向成熟,与此相对应,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仍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书迅速发展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开始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之后主要是扩大和增加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一博 《教育》2007,(12S):54-5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然而,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我们实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教育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逻辑上,教育经费不足即教育经费供不应求,所以其原因有两个方面: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和教育经费需求扩张;对此,已有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往往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缺乏微观经济分析。鉴此,本文拟从运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使用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十一五"期间公共教育经费进行了预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到2010年,从供给能力看,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可以迭到4.11%的水平;从需求角度看,比例应该达到3.99%。因此。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定在4%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而要保证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必须改革长期以来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投资体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元化结构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经费投入少,固然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从教育本身来讲,应该看到教育经费管理不严、法规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益比较低,也是事实,因而内部仍然有节约开支的潜力可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经费核算,降低办学成本,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现将我县抓的几项财务改革措施介绍如下: 1.压缩超编,控制编制。根据上级规定的各级各类  相似文献   

14.
阿富汗于2006年通过了2006—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对阿富汗各级各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国家整体教育提出了一个为期五年的教育规划,并提出具体的相关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从而对阿富汗全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框架,加大政府力度,改善阿富汗的教育现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该规划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弥补我们教育史上有关阿富汗国家教育文献资料的空白,推动世界教育尤其是贫穷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要达到4%,表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决心.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奠定坚定基础;二是分解任务、量化指标,建立与各级财政收支结构相适应的资金分担办法和机制;三是建立严格监督考核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益参与教育供给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教育需求,建立多元教育供给机制已不是“是否要”的判断,而是“如何做”的问题。建立多元教育供给机制,体现多方利益诉求,不仅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短缺,扩大教育供给总量并提高教育质量;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调和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的冲突和矛盾,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旨归。本文旨在讨论多元教育供给视角下,社会公益参与教育供给的相关议题,在承认政府主体保障作用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发挥社会公益的参与作用。文中所指社会公益参与教育供给是指公民个人、法人通过第三部门或直接向教育事业提供的各类公益捐赠和援助。  相似文献   

17.
教育经费指国家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与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是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然而,我国教育经费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不适应。解决好教育经费问题,是极其紧迫的。一、教育经费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若不考虑物价影响,1994年财政性教育总支出达到1174.7亿元,比1989年的503.9亿元增长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长26.6%。199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支出1928.4…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根据成都市本级和区(市)县地方财政教育投入和各类教育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成都市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地方财政教育投入与绩效管理现状,研究投入总量和优化支出结构,探索建立地方财政教育投入效果与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江苏省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供求并不完全平衡.江苏省应通过采取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各层级招生比例和各学科招生人数等措施来调节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进入第十一个五年发展的历史时期,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都将纷纷出台。什么是教育发展规划、为什么要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怎样制定好教育发展规划等问题无疑是迫切需要弄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教育发展理性思辨能力的标志教育发展规划通常与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