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探讨职业院校技艺传承及非遗进校园路径,激发传统技艺活力,引领职业院校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8年12月7-8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门委员会及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无锡召开。大会以"匠心·传承·创新"为主题。来自全国近百所职业院校的领导、专家、非遗大师等400余人齐聚此间,聚焦传统技艺,共商传承发展良策,这在全国职业院校领域内尚属首次。活动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古今工匠精神。文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教育,并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及研究体系、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养成体系、平台建设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对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滋养沁润作用,共同致力于成就职业院校学生实现就业光彩、生活精彩、人生出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代呼唤诗教回归--关于人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而中华诗词则是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在培育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而中华诗词则是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在培育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规划人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有机融合,让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既是大语文观下提升青少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更是有效提升我国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讲座、课外阅读经典、环境熏陶的途径和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溶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7.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表明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要求。台湾技职院校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办学理念、以传统文化推进全人教育、积极开发隐性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等教学实践,对大陆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现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扣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文化认同建设应该成为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使命和任务。中国文化认同是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有意义的属性的肯定性体认,核心是对其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对象既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包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更具时代感的文化本性。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立德树人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文化认同为目标的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局部的课程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模式和质量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要实现文化认同,要求大学的学者们秉持一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本源与根基的探索,同时以"四个讲清楚"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切实建设好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形成实现新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讲座、课外阅读经典、环境熏陶的途径和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溶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