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音乐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人的听觉、视觉和思维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完成的全过程.使音乐课堂上的语言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启发能动性,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会协助音乐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声语言的引导可将学生带到充满着无穷魅力的音乐世界.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是一个音乐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而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则是这种氛围的催化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和人的感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艺术.音乐教学如果不能和聆听、感觉实践、音乐作品甚至音乐创造联系在一起,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音乐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人的听觉、视觉和思维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完成的全过程。使音乐课堂上的语言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启发能动性,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会协助音乐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声语言的引导可将学生带到充满着无穷魅力的音乐世界。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是一个音乐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而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则是这种氛围的催化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和人的感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艺术。音乐教学如果不能和聆听、感觉实践、音乐作品甚至音乐创造联系在一起,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语义性的听觉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的今天,要想做一位教学理念新、教学效果好的优秀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艺术的锻炼,在追求音乐美和语言美的结合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课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几年,以前单一的音乐课变得更有趣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音乐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但繁华之后也看到,许多热闹的音乐课堂因为忽视了聆听而使音乐性大大降低。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虚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聆听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养成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约束。1.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聆听兴趣。小学生学习对教师和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学习活动是否有趣,教师态度是否亲切,成为小学生能否认真聆听、能否上好音乐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新惠 《考试周刊》2014,(19):171-171
<正>我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个年头,对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有一定的教学经验。音乐课作为审美教育课,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那么音乐教师如何才能上好音乐课呢?下面我谈谈体会。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语言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灵魂,音乐教师要懂得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和感染学生。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7.
陈萍 《教学与管理》2008,(1):151-152
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音乐的本质是人类感受的本能表现,是一种自然流露,它是听觉的、感觉的,它是实施素质教育很好的载体,是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正确的、优雅的体态语言能够改变、扩展、加强、否定或增进课堂口头语言的信息和信息量;  相似文献   

8.
陈赛凤 《考试周刊》2014,(63):177-177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活动都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对节奏、旋律、速度、力度、曲式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就要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并贯穿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聆听音乐是增强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欣赏力的关键。教学内容应围绕聆听兴趣,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洞察力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庄妮璇 《考试周刊》2013,(97):176-177
音乐是以听觉为基本感受方式的艺术。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因为"聆听"是参与音乐教学的关键,一方面学生可以从聆听音乐中开阔视野、获得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艺术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艺术审美评价能力。聆听是音乐欣赏的必用手段,学生们只有在聆听的环境中展开想象和分析,才能更加主动、有效地参与音乐,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聆听,是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做好音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本文谈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语言是表达、交流音乐知识及其应用的工具,音乐教师要真正理解并掌握音乐教材,上好音乐课,搞好音乐教学活动,不能不把自身音乐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放在头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李娜 《黑河教育》2014,(11):55-55
正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而且要学会用从整体上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我深深体会到了肢体语言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对引导学生表现音乐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肢体语言艺术让学生从被动聆听到主动感受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是孩子们喜欢的课程,能够尽情歌唱、表演、游戏,但是由于太投入和兴奋,往往忽视对音乐课最基本的音乐音响的深入感知,造成表面上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对音准的掌握、音乐形象的感知情况并不乐观,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静心"开始,慢慢学会用心聆听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对教师而言,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这是任何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的。而语言艺术的目的就是使这一交流工具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无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音乐课教学与其他课相比有其特殊性,更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音乐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合理安排,优化各种语言,上好音乐课。形象、有趣、富有感情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5.
夏伟 《考试周刊》2011,(88):227-228
在日益追求音乐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聆听的有效性,是音乐教学中必须关注的目标。音乐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学会聆听,有效聆听。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多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跟唱、听唱、机械模仿等传统教学模式。这种被动倾听的读谱学唱教学割裂了音乐语言与身体语言、心理语言的沟通,使得音乐课堂枯燥乏味、沉闷,学生喜欢音乐却厌烦上音乐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本能听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赏能力,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沈红梅 《考试周刊》2012,(68):182-183
课堂语言艺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的效果。音乐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也应有其特色。本文论述了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一是音乐语言、二是口头语言、三是态势语言。  相似文献   

18.
张艺 《亚太教育》2019,(11):181-181
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聆听便成了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也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事实上,小学音乐课堂中常出现有些学生不能安静地聆听;有些学生不能坚持认真地把乐曲听完,容易注意力分散等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聆听是每个音乐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祝云 《四川教育》2008,(5):47-47
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文学艺术修养 语言的表达 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以为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音乐语言应该是通过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转换出来,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圜,就不能准确诠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听觉、视觉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它是最直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艺术。在人一生的生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会聆听。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由此可见,注重聆听,感受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