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近年来在高校开设的两门独立的课程,二者在课程性质、内容体系等方面各有其特点。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体现着揭示生存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本质特征;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三生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挖掘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切合"三生教育"教育方式的要求,深化了"三生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了教学效果,有助于"三生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可以成为高校"三生教育"的有效而重要的实践途径之一。考虑到"三生教育"课程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以及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性与优势,可以考虑将志愿者服务活动整合为"三生教育"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说过:"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对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生本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即"三生教育",作为云南素质教育创新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举措,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从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教育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育模式,和"三自主"教育模式的内容、内涵、作用和实行的实际性。并对目前仍存在的实际和潜在问题,给予了进一步阐述和说明,就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对我国各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的良好作用,进行了展望。对高校体育改革更深入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命贯穿人生,以生存为根本,以生活为载体。所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是蔓延于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三生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共同参与。学校推行“三生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式进行着力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教学管理与所有的管理一样,不仅有依据、有目的、有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以学生为本"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根本要求,"以教师为本"是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以服务为本"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三生教育”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总被引:33,自引:15,他引:18  
“三生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为目标的本真事业。实施“三生教育”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和主体教育理念的要求,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需要从体验、实践、认知、感悟、内化、外显等方面着力,从体制机制、研究和宣传、师资培训等方面强化基本保障措施,从认识上正确处理“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从工作上处理好课程资源整合等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生本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它倡导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提升学生主体价值.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视野,“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无不透射出生本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揭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并积极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推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生教育”理念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以生活教育为目标,以生存教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为根本。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来确定劳动课程内容,通过生存课堂、生命课堂和生活课堂促进三生教育、劳动教育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在劳动中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伟 《考试周刊》2012,(50):107-107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在于如何能够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大批量的"预备役"体育人才,而是要通过各式有效教育,努力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个性,帮助他们初步确立终身体育意识,同时逐步形成体育与健康运动项目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首推情感教学,这无论是对职高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心理健康发展都颇具重要性和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2.
汪述斌 《广西教育》2014,(34):14-15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南宁市应把"三个牢固树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根本要求,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服务南宁教育的发展,提升南宁市教育首位度。  相似文献   

13.
李晓军 《云南教育》2008,(22):13-13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实施素质教育的全国首创经验。作为"三生教育"第一批实验区,自云南省启动"三生教育"项目以来,五华区始终积极参与此项工作。我们认识到:要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整体推进"三生教育",让它进学校、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只有通过"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能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军 《成才之路》2011,(20):57-57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模式都是建立在"增强体质"这个论点上。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也是用"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为标准。有人提议"体育,即身体教育""身体教育即体质教育",经过这一系列推演,大中小学体育课变成了一种纯生物属性的改造过程,于是衡定体育教育的标准大多是那些生物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管教育的方法手段千差万别,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让受教育者得到人生的教育。此所谓大教育,或者叫做生涯教育。而改变"双困生"的教育乃是大教育中的最根本的任务。本文依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过总结研究,认为完成转变"双困生"的教育任务,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持久等待,让美善的种子在等待中苏醒发芽;二是沟通,让正能量在沟通中成长壮大;三是赏识和宽容,让道德人生在赏识与宽容中开花结果。完成这些任务,才算是教育之功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家访是一项旨在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活动,是高等教育和管理的补充和延伸,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辅导员假期了解学生入校二年来在接受了"三生教育"之后的一些变化,以及学生家长对"三生教育"的关心、了解与支持程度,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管理,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命伦理学研究者的视角,对"三生教育"的高层目标和积极意义进行了阐释,认为"三生教育"以促进幸福为高层目标,应进入幸福研究的行列,并把有意义的成果引入课堂。同时本文还提出,促进幸福有赖于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理念,"快乐教育"的主旨是要为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快乐,快乐教育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实现快乐教育的三种途径: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开展体育游戏,寓教于乐;以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课,使活动课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应当钻研各种方法和手段,并用于实践,实现快乐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三生教育在现代教育价值定位中的内容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