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人都在探索散文繁荣振兴之路,力争散文创作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余非的散文创作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尝试。 余非,1935年生,1947年参加革命,解放初期在纺织部工作,195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开封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百花园文艺社工作,现为郑州市文联专业作家,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品。余非的散文作品不多,却颇有影响,1983年获全国散文一等奖。本文就其《笑的回忆》、《年初一》两篇散文,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春》是朱自清著名的写景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紧紧抓住它们在春天独有的特征,以写意传情的笔触,把美好的春天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杨惠 《学语文》2004,(6):15-16
《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许多选本都将其选入 ,多年来也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必选的散文示范篇目之一 ,不知熏陶了多少少年对春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文学的热爱。那么 ,这篇散文究竟魅力何在呢?除了朱自清先生一贯的充满诗意的情趣之外 ,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我想 ,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即这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遵循自然规律 ,又契合人的心理感受 ,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 ,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 ,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春》的开篇说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虽然简单 ,包…  相似文献   

4.
论及香港散文,总得提到小思。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该系任教。从1973年以来,她的散文创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迄今出版的散文集有《丰子恺漫画选绎》、《叶叶的心愿》、《彤云笺》、《小思散文》等十余本。她的散文以独特的风格和鲜活的特色而受到好评。《香港文学》1985年第三期曾出版“卢玮銮特辑”,多位香港、台湾与大陆的评论家就小思的散文发表过很好的意见。概而言之,或许可以用以下文字综述小思散文之特点:小思散文“内中有人有事有  相似文献   

5.
【名家简介】肖铁(1979—),北京人,青年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小说《标本》、散文《壶口的黄河》《童年》等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儿童文学选刊》等书刊选载。在北京汇文高级中学读高二时写的散文《壶口的黄河》,被作为2005年高考广东卷的阅读材料。2002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生院东亚语言文学系,现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文中17处用了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来一同探讨叠音词的运用之妙。  相似文献   

7.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一般由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三部分组成。其中散文阅读的分值最重,但这一部分的得分率往往不高。因此优化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的应试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一首散文诗.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言,"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的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蕴涵着丰富的诗意,尤其以<春>为代表,它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还具有一种自然朴素的和谐美."朱先生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三十家散文札记>)笔者认为,朱先生散文之美,除了对自然有精确独到的观察之外,更在于他对古典诗歌的融会贯通,将诗的意境融于散文之中,将自然之景与内心的独特感受和谐统一,在诗的田园里进行了一番漫游,而成其一家之言.所以读<春>,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古典文学中那些优美的诗词名句.例如:  相似文献   

9.
唐会霞教授     
唐会霞,女,1967年7月生,陕西周至县人。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陕西理工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唐会霞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汉魏  相似文献   

10.
春归     
总会在一个原本没有定好的时间,上来把不常联系但却一直放在心里的你们的空间看一个遍,总结性的发现:在08年的1月里,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期许…有那么多的你们在回顾过去的一年,在思考着新的一年……翻翻自己的日记,很少有纪念性的日志……现在回忆起来,高中毕业时,给自己留下了  相似文献   

11.
梁实秋是台湾硕果仅存的一位“五四”以来活跃于文坛的老作家,其散文小品以典雅简约的风格而标彪文坛,成为台湾散文界的一代宗师。梁实秋,1901年生于北京。14岁小学卒业后考入清华学校,8年后毕业游美,插入科罗拉多大学英语系4年级。1924年大学毕业,赴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各肄业一年。1926年回国,先后应聘为东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次年新月书店在沪成立,刊行《新月》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大学期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持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他散文的艺术美。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真挚自然流出,整体的结构较为严谨,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朱自清的散文被人们称为"充满着诗情画意"。细细品味,语言的独特运用无疑是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独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朱自清多篇散文进行展示学习,可谓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马丽华,曾被人称之为“太阳的祭司”。当然,这是就她的诗歌而言。那么,在散文世界中,她又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马丽华自她创作诗歌起始,从未间断过散文的创作。她自述:对西藏生活十年的渐悟,我选择了诗。也选择了散文。198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为这位“充满开拓精神的新文化人”的散文作品结成专集出版,题为《追你到高原》。这是马丽华自临沂师专毕业以后,由山东齐鲁之地远赴世界屋脊十几载,笔耕舌耨,孜孜求索、文学与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当代中国文坛上的散文佳品。  相似文献   

15.
郁茹同学问:《春》一文中,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春景来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情的?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就像是在眼前展开一幅幅美不胜收的连环春景图,作者饱蘸热爱、赞美之墨细腻描绘、精心雕琢。笔下的春色惹人爱、令人醉。“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作者先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锡庆教授是“新时期具有贯穿性和重要贡献的散文评论家”。他自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以散文、报告文学研究见长(2001年曾被中国作家协会聘为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另外,他对基础写作学、写作文体学也深有研究,“对中国现代写作学的奠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3):170-171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佳作,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结构安排严谨,而且意境超群,是一篇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的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春》这篇散文中体现出来的语文的图画美、音韵美、语言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18.
与一般韵文不同,散文朗读要求尽可能流畅自然、平易生动。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春》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要想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文章的韵味、欣赏散文的美感,朗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这篇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咬文嚼字,读出"趣"、"味";二是巧读"儿化音",贴近生活;三是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多感官相互交融;四是朗读与感悟结合,同时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Z2):77
王小妮,1955年生,吉林长春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从事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代表作有《重新做一个诗人》《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半个我正在疼痛》《看望朋友》《和爸爸谈话》《十枝水莲》等。  相似文献   

20.
《春觉斋论文》是一部不可忽视的古典散文写作理论专著。在这部著作中,林纾首重习作者思想、学识的博大精深,以“理”为散文内容之本。这对以情为主,无节制地挥霍情感的当代散文内容论具有明显的纠偏作用;林纾继承并创造了多角度、递进式化解写作难点的方法,对于克服当代散文教学写作论上存在的静态、平面、角度单一、主观随意的缺陷,具有一定的针砭作用;林纾以“意境”为艺术美的前提,讲求散文艺术的自然天真之妙,追求立论的辩证公允,对于当代散文教学在艺术论上存在的偏狭、极端以及诸多分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补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