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法治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主要标志;法治保障的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维护的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法治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社会。法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法治建设的基本价值要素——秩序、人权、正义、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建设所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目标取向就是社会和谐。因此,法治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法治文明是国家实行法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法治文明被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法律自身所具备的文明属性,以及法治文明的发展始终与人类进步事业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治文明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必经路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民主法治社会,法治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必经路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民主法治社会,法治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治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宗旨都是保障权利、限制权力,因此,建立法治也是在创建和谐社会。本文主要阐述了法治体系的完善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起的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保护权利的同时限制权力,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是法治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下的秩序安定,公平正义,利益协调的社会状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贯彻法治原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多维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失衡是社会失调的主要原因。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的有效调整机制,前提就是法治政府和公民社会的独立空间。这是形成各社会阶层利益有效表达,协调利益关系达成和谐社会的机制保证。行政法通过限制政府权力并保障公民权利,形成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有效互动,从而,在行政法治之下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权利文化是依法治国的文化根基,是法治社会形成的人文条件.和谐社会是倡扬权利、保障权利公平的社会.将权利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折.加强学生基本权利保障是依法治校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时期的重要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推动和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的质量,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与和谐社会互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相对完整的法治理论,其法治理论涵盖了法治的内涵、实施法治的根据与法治的具体实施手段等内容,成为西方法治理论的主要历史渊源。以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为背景,结合当前的和谐社会理论,阐释当代我国法治的理念及其构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法治社会,是法治保障的稳定、有序、发展的社会.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法律教育等层面充分认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本文提出,法律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法律机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使其享有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法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应当通过法律各系统的和谐加以实现,以一种系统的整体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观念是人们对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比较自觉、比较稳定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的要求和态度以及对人们某些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依靠现代化的法律观念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来协调社会主体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从而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5.
后劳动合同法时代,应将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置于实现社会权、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理念下反思和重构。就业协议定性为附期限的劳动合同,具有法理正当性和劳动合同法规则依据。现行就业协议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就业体制之上,以劳动关系的行政控制为特征,实现社会稳定,体现国家本位;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法治化的要求,将加剧经济和社会的断裂,悖离民生,不利于社会和谐。人们应从理念更新、主体改造、权利义务设计、责任机制和救济机制设计等方面重构就业协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法文化"是法治建设过程中在法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关注法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将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法治是公平正义的保障,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环境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需要大力实行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的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