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古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意识落后性的揭示,结合了有关民族历史进程和国民性的思考。不论是同态复仇,扩大化残忍化的复仇,都是人类复仇意识发展历程中惨剧的重演。女性自杀的“有局限性”复仇,对恶势力是一种独特的有力控诉。以理智来约束复仇冲动的人物形象,填补了《原野》中所没有的一类正面人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古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意识落后性的揭示,结合了有关民族历史进程和国民性的思考。不论是同态复仇,扩大化残忍化的复仇,都是人类复仇意识发展历程中惨剧的重演。女性自杀的“有局限性“复仇,对恶势力是一种独特的有力控诉。以理智来约束复仇冲动的人物形象,填补了《原野》中所没有的一类正面人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古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意识落后性的揭示,结合了有关民族历史进程和国民性的思考。不论是同态复仇,扩大化残忍化的复仇,都是人类复仇意识发展历程中惨剧的重演。女性自杀的“有局限性”复仇,对恶势力是一种独特的有力控诉。以理智来约束复仇冲动的人物形象,填补了《原野》中所没有的一类正面人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是一位对黑暗社会中的苦难百姓怀有深切同情的伟大作家。他痛恨官场黑暗、吏治腐败、恶人横行,痛恨黑暗势力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他在《聊斋志异》中不仅表现了封建官吏对人民的欺凌、压榨、残害,更着力表现了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抗争、惩治、复仇。在很多作品中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复仇意识。在他描写的所有领域,都表现了抗争复仇内容。在公案诉讼题材作品中,在爱情题材作品中,在科举题材作品中,都塑造出了众多的复仇者形象,这些作品构成了一部奇特的复仇大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上向有掘墓辱尸的恶俗,多种古籍都记载了伍子胥掘墓鞭尸的事。宗法制度下为父兄复仇具有时代的正义性。伍子胥极其刚烈的个性和强烈扭曲的复仇心理,使他有可能做出掘墓鞭尸的出格行为,古代良好的防腐保尸技术,使鞭尸成为可能。屈原歌咏伍子胥,是从伍忠于君国,却无辜遭受腐恶势力打击,迭遭厄难,身死国灭的悲惨境遇中,慨叹自身命运并担忧楚国前途,并非歌咏他的暴虐行为。孔子等人的儒学观念,影响了他们对伍子胥复仇这一史实的记载、删削或篡改。  相似文献   

6.
众多复仇人物强烈的复仇意志、他们在复仇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侠义精神构成了《吴越春秋》一书浓重的悲剧色彩。赵晔正是通过这些充满悲剧精神的人物,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时代吴越地区那不甘屈辱、轻生尚气的强悍民魂,表达着他对这种原始血性和侠义精神的崇尚与赞美。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向有掘墓辱尸的恶俗.多种古籍都记载了伍子胥掘墓鞭尸的事.宗法制度下为父兄复仇具有时代的正义性.伍子胥刚烈的个性和强烈扭曲的复仇心理,使他有可能作出掘墓鞭尸的出格行为.古代良好的防腐保尸技术,使鞭尸成为可能.屈原歌咏伍子胥,是从他忠于君国,却无辜遭受腐恶势力打击,迭遭厄难,身死国灭的悲惨境遇中,慨叹自身命运并担忧楚国前途,并非歌咏他的暴虐行为.孔子等人的儒学观念,影响了他们对伍子胥复仇这一史实的记载、删削或篡改.  相似文献   

8.
鲁迅倡导超越于个体仇怨与小群体的复仇,但不排斥复仇的个体性与情绪性。他坚持弱者复仇基调,所关注的国恨家仇大多具有弱者复仇的基本性质和行为特征。他充分肯定复仇的否定性力量和非正统性质,而不顾及法律禁令。他对于自己有复仇偏好毫不掩饰,对复仇意念每多自矜自诩,砥砺与宣泄报复之渴望。鲁迅极为痛恨那些恩将仇报者,尤其是伪装朋友出现的小人偷袭。如果失却了多维多重富有个性色彩的复仇言论和情绪,鲁迅对于恶势力与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鞭挞,也就不会那么有力。  相似文献   

9.
人生路漫漫,坎坷难免。在艰难困苦甚至生死之危面前,我们感到恐惧,甚而动摇、退却,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敬畏着生命,敬畏着自然。然而,也正如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我们畏惧的同时也发现了我们人自身的巨大力量: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人生的种种磨难。残障的美国教育家海伦·凯勒,轮椅上创造奇迹的张海迪,伏地坛以痛彻与苦楚抒写生命的史铁生……他们都是在与自己人生的大不幸抗争中而让生命愈发璀璨的勇者。他们是名人,同时,他们又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不凡的。亦如我们本文的小主人公张清燕,她用顽强的毅力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演绎了非凡的生命奇迹,更演绎了一种不息的抗争精神。勇者的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勇敢地面对,顽强可以引导我们克服一切苦难,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10.
在《古船》里,苦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生活在洼狸镇上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姿态面对苦难的生活。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追求的态度,对苦难对恶势力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不管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家族利益,亦或是对人类生存的考虑与人伦道德的担忧,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活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中涉及到很多宗族复仇故事,阐述并分类归纳出相似之处,为后文分析宗族复仇产生的原因和依据作一铺垫。针对司马迁对伍子胥复仇故事的加工改造,论证了司马迁是通过发表议论表明其复仇观,而且对复仇的抗争精神是予以歌颂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白鲸》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复仇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恒久的主题———人与神的抗争,抗争的动力源于主人公体内勃发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对上帝与世间一切的叛逆,这种勇往直前的叛逆与反抗使主体的欲望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与显现。同时,在与荒诞世界相对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行动也包含了生命的矛盾、痛苦、孤独与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铸剑》和余华的《鲜血梅花》是两个关于复仇的小说。复仇对眉间尺和阮海阔来说,是命运给他们开的一个尴尬玩笑,他们不可能完成复仇任务。两篇小说虽然最后都以复仇的完成作为结局,但复仇已经超越了复仇本身。眉间尺的复仇完成了对自我的重塑,阮海阔复仇的形式被美丽的漂泊消解,变成对复仇本质的嘲讽。眉间尺的复仇体现了鲁迅真正的启蒙叙事立场,而阮海阔的复仇则暴露了余华精神资源的缺乏带来的"伪先锋"纯情的痞性本质。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秋播夏种季节,都是农忙时节。有经验的农民无论如何种植,是插也好,是抛也好,是种也好,秧苗生长总有那么大的自由空间,接下来便是施肥、打农药,在有效的田间管理中长势自然好,收成也自然好,农民管理的有效不是“治”而是“促”。反思今天的学校管理,更多是在“治”上,  相似文献   

15.
彭颖杰 《教育艺术》2002,(11):57-57
近些年来 ,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 ,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准超过15分钟。在人们的头脑中 ,“讲”似乎成了“灌”的同义词。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 ,然而 ,实际上教师天天都在讲课 ,不管他是怎样讲 ,点拨也好 ,引导也好 ,启发也好 ,教师总是要开口的 ,或讲的少些、精些 ,或讲的多些杂些 ,总之 ,教师与“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师不是来讲书的 ,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 ,把文言翻成白话 ,把白话翻成另外一种白话的 ,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 ,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 ,容易忽略处给他们…  相似文献   

16.
跳槽很难说是一种时尚,可时下跳的人越来越多也是事实。过去人们总以为跳是不如意者的一种退却、一种被动无奈的选择。现在不同了,人们已认识到,跳或许是一次转机;或许是对自己的重新审视;或许是对命运最和平又最倔强的抗争,是一种勇敢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不是么,敢在上司炒自己鱿鱼之前先炒上司鱿鱼;敢脱离一片自已熟悉的土壤,而闯入并适应一片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不是勇者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少年时代,青壮年作家喜欢写:“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不知名的野花”、“林子里不知名的鸟儿在歌唱”……诗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这种语言都早已储备在词语库里,仿佛一碰就能滑出来。在他们的言传笔教之下,当我还是中小学生时,就经常娴熟地使用这种“不知名”法玩潇洒了。多省事,多心安理得,除了那几种人人皆知的花草树和动物,其他的东西我们有何必要一一道出它们的名字?再说了,名字还不是人造的?但人又天生不满足这种张三李四都能使用的表达。后来听到的许多植物的名称不断让我感动。这些名字是有人文内蕴、审美价值的。比如东北山地…  相似文献   

18.
近一时期,王小平现象被炒得沸沸扬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透过这一现象来研究和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笔者认为,王小平们著书立说也好,退学自修也好,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就像自然界中的花开花落一样平常,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胆识,他们的成功,都是可喜可贺的。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关爱和呵护,但不需要捧杀。这是其一。其二,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并不否认它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这些孩子们的发展过程有其特定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盲目…  相似文献   

19.
胡安国《春秋传》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其中极力宣扬《春秋》复仇大义,强调"臣子于君父有讨贼复仇之义"、"仇者无时焉可通"、"能与仇战虽败亦荣",许多三传都没有解释成复仇的史事,在胡安国的笔下都有了复仇之义。《胡传》复仇说是在《公羊传》复仇说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的,但又反对《公羊传》九世复仇及臣可向君复仇等主张。胡安国推崇《春秋》复仇之义,从现实角度讲,固是为向金复仇张目;从根本上讲,则是为维护儒家伦理做出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0.
路遥小说中活跃着一个抗争者形象系列.他们在抗争方式、作为文学形象达到的审美高度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他们都积极进取、勇于向既定命运挑战,最终却都又走上了无奈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