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彝族悠长的历史发展中,舞蹈艺术永远伴随着彝族人民生活的转变而成长与发扬.艺术形式的演变往往揭示着一个民族社会的进化状态,而舞蹈艺术恰好最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的基本风貌和民族精神,所以舞蹈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社会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众所周知,舞蹈的呈现是综合性的,身体作是它的主体媒介,运用身体语言(动作律动)来进行舞蹈活动,同时结合身体辅语言(舞台、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共同呈现舞蹈表达的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2.
试析彝族原始宗教舞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原始宗教舞蹈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舞蹈源于远古生产劳动、宗教祭典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彝族舞蹈。从其所表现和反映的形式和内容考察看:彝族原始宗教舞蹈,起初最明显的是为了娱神、祈年或祛鬼,或期盼五谷丰收,祝愿灵魂安宁或人畜康泰,因之向神灵祈求。彝族先民原始宗教舞蹈已经不局限于自娱性,而是发展到具有一定技巧的可供观赏的表演性艺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苗族、水族、基诺族、侗族、瑶族、傣族、彝族、佤族等被称之为“温和的民族”,因为其特殊的居住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会结构,女性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基诺族的民族舞蹈的表达方式更是具有男女有别的审美情感,女性主义美学色彩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渊源、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历法、伦理道德等层面挖掘彝族舞蹈“擦大钹”的多重文化内涵,以发现在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形态中,彝族擦大钹所蕴含的民族个性、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及其对维系、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命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舞蹈是其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廊中的精华所在,这些民族舞蹈充分展示出了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等方面,众多民族的民族舞蹈共同构成了我国宏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是我国艺术文化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李霞 《华章》2010,(33)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一个民族的舞蹈涵融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和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剖析舞蹈动作体态、姿态的由来、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舞蹈教育中充分重视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最新动态的手段、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性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旨在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很多优秀的影视、音乐、歌舞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是取材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充分渗透着文化积淀。民族舞蹈作为表演艺术的一大类别,最能反映出民族当地的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一直以来都倍受中外艺术学者和表演者的学习追求和大众的喜爱,其创作的来源也和各民族精彩纷呈,缤纷各异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有着非常大的关联。随着人类长期的历史演化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在各自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雕琢下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艺术精髓,从表演形式到舞蹈内涵上都闪烁着独特而精彩的灵魂,丰富多彩,魅力十足。本文就针对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和全面的阐述和研讨,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民族舞蹈创作实例来展示民族文化背景对其演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期提高民族文化的受重视程度和隐含价值,为日后民族舞蹈创作工作在民族文化中的深入挖掘和开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复杂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对原生态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形态的舞蹈从原生态源流留到现代社会,逐渐成为当今民族智慧的结晶,原生态舞蹈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永恒性和基础性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区域性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之间的关系、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以及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专业民间舞蹈艺术创作者的独特视角,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深入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原因与风格特点,运用最科学的方式,恰当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将这些宝贵的艺术营养,自觉吸收并融入到个体创作的深层意识中去。并以具体个案的论述与分析,提出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应以尊重民族文化为前提,以严谨的态度,遵循"充分继承,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作中"继承"与"发展"的准确关系。  相似文献   

10.
"舞蹈道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定义是"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乐器和长绸两种类型,并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及在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析云南红河彝族舞蹈中江外、江内之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外彝族”和“江内彝族”作为云南红河彝族的两大支系,虽然同为彝族,但在语言、服饰、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上却有很大的区别。舞蹈更是如此,展现出它们各自原始而真实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彝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对当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彝族体育文化和运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读傣族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影响和形成了傣族人民个性鲜明的水文化。文化是各个民族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成果的总和,透过傣族人民对水的独特钟爱,将可以领略到该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审美追求和民族文化。以神话传说、节庆活动、人生礼仪为切入点,探讨傣族水文化。  相似文献   

14.
《楚雄彝族文化史》是楚雄彝族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作者在对一个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研究中,体现了一种文化的自觉意识。彝族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其发展过程是一个积极进取和交融吸纳的过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是它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15.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标志性文化形态,是以摆手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土家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摆手舞的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等风格的分析,论述了摆手舞与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入手,以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态环境决定了毕节彝族体育文化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毕节彝族体育文化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有主观能动性。阐释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毕节彝族体育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峰彝族火把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化符号,它以祭祖祭天、祭火送火,驱邪撵鬼为核心,以大刀舞、傩仪祭祀、狂欢歌舞等表现形式烘托节日气氛,是高峰彝族人民对天、地、神、火等原始崇拜的具象行为的世代传承。笔者于2011年7月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高峰乡大、小花箐村火把节祭火仪式中的大刀舞进行了调查,试图将大刀舞放在民族学视野中,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小麦地冲彝族的虎傩产生于民族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民族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形成。随着环境的改变,虎傩文化在保留其内核的基础上,自我调整、自动更新,融进了新的文化元素,实现了小麦地冲彝族虎傩文化的变迁。在小麦地冲这个社会空间场域中,虎傩文化这一惯习,在抗拒变化,固守传统的同时也适时地生成、建构出新场域下的游戏规则。生存环境与文化、场域与惯习之间始终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或“建构”关系,并通过不断地互动与调整达到吻合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浅析地理因素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结合孕育蒙古族传统化的地理环境以及蒙古族传统化的形成史,分析了蒙古族传统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认为地理环境对蒙古族传统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物质场所和物质原料,而蒙古人民在适应这种环境的游牧生活基础上创造了蒙古民族传统化,并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丰富、成熟和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