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鲜于枢是元代初期著名的书法家,与赵孟颊同为元代书法巨擘,有“南赵北鲜”之称。其“复古”书法思想对书法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元代书法,无论是书法观念、书法实践还是书法教育,均弥漫着浓厚的复古气息。以赵孟为代表倡导的托古改制,改变了南宋以来相对萎靡的书风,使书法回归到正统的帖学范畴——王羲之书法体系。作为元代书坛的领袖人物,赵孟得到朝野上下书法家的崇拜与效仿。其效仿者占据了元代主流书坛,郭畀即是其中的一位。郭畀(1301-1355年),字天锡,号云山,江苏京口(今属镇江)  相似文献   

3.
名家名作欣     
元·张雨《独游龙井》行书诗卷赏析 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句曲外史,钱塘人。工书善诗,在当时为名道士,倪瓒评其:“诗文字画皆为本朝 道品第一”。可见在元代道士中张雨的艺林地位独高。  相似文献   

4.
正俞和(1307-1382),字子中,号紫芝生,暮年称紫芝老人,浙江桐庐人,诗人、书法家,隐居不仕。他擅长行草、章草、篆、隶、楷诸体,皆精到而文气,书法代表作有《临乐毅论》《行书诗卷》《千字文篆隶册》《临定武兰亭》《次韵答朱仲义见赠》等。元代的书法,基本上笼罩在赵孟"用笔千古不易"的复古大旗下,书风也大多效仿赵孟,俞和的书法也是如此。与其他书家相比,俞和的行草书可以乱真赵孟,落赵款后,不仔细比对是不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5.
元代方外诗人张雨与在元代诗坛影响较大的元诗四大家交往甚密。张雨皇庆二年(1313年)与虞集、范梈订交于京师,与揭傒斯订交于天历元年(1328年)后。张雨与四大家多有唱和赠答之作。张雨对虞集执弟子礼,诗文皆受其影响;张雨之诗以气韵为胜,则是受杨载影响;张雨诗风、书法与揭傒斯皆有相似之处。张雨与四大家的交游,使其诗风、书法风格都超越了道士空泛飘渺的限制,提高了自己在诗坛的地位与影响,成为元诗史上知名度最高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书法传统与传统书风、传统书风与“流行书风”乃至“民间书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书法传统中的经典部分是永远可以流行的;“流行书风”不排除传统,注重个性发展和自我情感张扬,具有群体可接受性;“流行书风”、“民间书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应有其探索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赵孟Fu是元代文人画的开启者。笔者从赵孟Fu的“复古”思想、“隐逸”意识和“书画本来同”的艺术主张等三方面,探讨了赵孟Fu对元代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基《春兴八首诗卷》书于元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春,其年刘基四十六岁,正羁管绍兴。该诗卷是其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重要手迹之一。刘基书法立足赵孟Ye,上溯智永、虞世南等,贯以二王遒媚书风,融以己意,跳出前人藩蓠,是元末明初一代书法名手。  相似文献   

9.
“宋人尚意”最早提出这个话题的是董其昌,准确概括了宋代书法的特征。“尚意书风”是唐代书学经过衰落后复兴的一种时代书风,旨在:(1)摆脱唐代严峻法度和书学求真迹原则的束缚;(2)把书法作为娱乐,表现人的性灵,重视性灵在笔墨中的发挥,表现自己的人格、学问和精神。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便是苏东坡.而最能体现苏东坡“意造无法”思想的书法作品是(寒食帖)。本文从苏东坡的哲学思想、创作心理状态、美学意蕴及(寒食帖)的历史价值谈自己的看法。(一)“尚意”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美学思想,其成功意味着对前世固有陈式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青苹果(高中版)》2013,(8):F0002-F0002
楷书四大家,通常是指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叛。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湖(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官太子率更令,封渤海男。他初学王羲之等前贤书法,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将古隶的用笔运用到楷书中,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1.
元初画家赵孟额(1254—1322年)倡导“古意”影响一代画风。本文从赵孟颊个人处境出发,研究其在特定环境下受到的种种压力和文化冲突,用以解释赵孟颊倡导“古意”的合理性。本文认为赵所倡导的“古意”是文化冲突的产物,也是赵孟颞的文化策略,是那个时代解决文化冲突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清代康有为也曾说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可见,笔法是书法的基础. 唐代张彦远曾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其在此强调了笔法与立意造型的关系.立意须造型,造型须用笔,笔法亦是中国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流行书风是近年来书坛出现的一种书法艺术新动向,目前已逐渐形成一种群体意识,并在全国中青年书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流行书风提出的口号是:“根植传统,面向当代,张扬个性,引领时风”。本文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对流行书风进行讨论分析,阐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试图为建立适应町代发展的书法风貌做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晋代是书法史上的重要时代,被认为是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时代,出现了象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伟大书法家。后世以“晋尚韵”对晋代书法风格作了概括,并以此来和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来区分。这种简洁的概括有一定的作用,便于效仿与识别,但是它只是印证晋代书法风格中的某一部分——即以王羲之为首的“南派”书风,而在晋代占  相似文献   

15.
董源与黄公望,两位都是我国早期杰出的山水画大师。董源生活在五代,其《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都是我国关术史上少见的珍品。他在艺术上的创造及主张,对后人影响颇深。宋代米芾对其推崇备至,元代赵孟颊、高克恭及“元四家”几乎都从董源那变化出来,而最能将董源的江南画派发扬光大的则非“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莫属。黄公望遵循董源以造化为师的创作道路,以笔墨精湛,苍茫秀逸,澹远宏浑的艺术风格被董其昌称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画院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并拓展出一个学董为风的时代,不但发扬光大了江南画派,而且彻底变革了南宋院体的画风。  相似文献   

16.
颜、柳、欧、赵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他们的书法可谓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典范。颜指的是颜真卿,柳指的是柳公权,欧指的是欧阳询,这三位都是唐代的楷书大家;而赵指的是赵孟頫(fu),他是元代的书法大家。前面的两位大家本刊已作过介绍,这次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孟烦及其赵体楷书。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两位杰出代表,苏轼与米芾在书法创作理念上追求自然天成、任性而为,书法目标理念追求不薄古人、大胆创新。他们的书学思想有重要的趋同性的同时,又有各自独立的书法识见:苏尊唐、米贬唐;苏重学问、米重技法;苏视书为娱事,米视书为正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徐渭《玄抄类摘序说》进行解析 :一、由于明朝整个时代的文化心理与社会文艺心态扭曲变形造成了明朝书坛日趋萎靡的书风 ,针对这个书法历史现状 ,徐渭提出此论。二、对徐渭书论中提出的雷太简“江声中笔法何从来哉”进行剖析 ,解释徐渭书论中所指出“悟”和“书神为最”与我国哲学的关系。三、从书法论著的发展史角度来分析“心为上 ,书神为最”这个书法论点 ,以及徐渭《玄抄类摘序说》的学术意义 ,阐述笔者所理解的书法本质、书法精神境界、审美境界和书法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胸次”一词的使用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但作为书法批评词语的使用,主要是在北宋。书法批评之中延用了“胸次”在审美体验获得的过程当中,所强调的人的修养、学识、道德品质的作用这一涵义。北宋科举考试中废除书判取仕之后,书坛凋敝。在学当时人书法的功利书风背景下,“胸次”在书法批评中的提出,并作为一种审美价值判断,其涵义与“书卷气”、“韵”等批评词语的相联系,使书法批评中对伦理道德、学养天资等非艺术成分更加关注,形成以人心直接对应宋代及其以后书法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徐渭《玄抄类摘序说》进行解析:一、由于明朝整个时代的文化心理与社会文艺心态扭曲变形造成了明朝书坛日趋萎靡的书风,针对这个书法历史现状,徐渭提出此论。二、对徐渭书论中提出的雷太简“江声中笔法何从来哉”进行剖析,解释徐渭书论中所指出“悟”和“书神为最”与我国哲学的关系。三、从书法论著的发展史角度来分析“心为上,书神为最”这个书法论点,以及徐渭《玄抄类搞序说》的学术意义,阐述笔者所理解的书法本质,书法精神境界、审美境界和书法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