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贵的生命不在于追求生活条件优越,而在于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看到一则新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儿时的梦想竟然是要当煤矿工人。"矿工劳动是十分艰辛、繁重又危险的。只有那些勇敢的、强壮的男子汉,才配得上矿工的称号,胆小和孱弱者是不可能在井下工作的。"即便是多年以后已身为总统,他仍对自己儿时的梦想充满敬意。可能是总统的梦想和他的身份落差太大的缘故吧,有的人看到了总统的作秀与炒作,有的人看到了名利的枷锁,有的人看到了观念的嬗变,有的人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我却从中看到了平凡——总统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视卑微为高贵的普通人。亚努科维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冶金工人家庭,两岁的时候母亲去世,饱尝了生活的窘  相似文献   

2.
突然做这样一个特辑,也许对部分读者来说有些突兀。“椎名朔哉是谁?”相信不少人都会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对于迷恋cosplay的那部分读者来说,椎名朔哉已经是近乎偶像般的存在了。而这篇特辑将让她的fans们看到生活中的平凡的她,将让不了解cosplay的读者们能对cosplay有个正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10,(1):47-50,110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责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相似文献   

4.
陈美华年40岁,龙口市七甲镇车林家村人,是一个勤劳朴实而平凡的妇女。她用爱心凝聚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姑娘不嫌家穷1980年春,经人介绍陈美华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林端敬。两人见面那天,林端敬一口气把家里那本难念的经念了出来,把积压了多年的辛酸介绍给了这个陌生的姑娘。善良的陈美华被打动了,透过林端敬眼中那晶莹的泪光,她看到  相似文献   

5.
居丹丹 《学子》2009,(11):33-34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再一次回到我为考试而开辟的第二战场——图书馆,刚才暂时的逃离是去见证一种优秀——十佳大学生评选。期间有一个同学说:优秀的人是一样的优秀,平凡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平凡。坐在桌前,我转头望向窗外,思绪追随记忆,回顾我——一个平凡大学生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高贵,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肩负着塑造灵魂的使命,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在这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如果说高贵是一朵花,那爱心、责任、宽容、谦卑、诚信、乐观、坚强是它多彩的花瓣。一个高贵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爱是这个世界的经纬线。这个世界是用爱来维系、来支撑的。父母对  相似文献   

7.
电话那端,一个稚嫩、好听的童声细细地响起:“小路姐姐,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当然可以!北方的冬日,刘颖从另外一座城市给我打来的电话,让我的心立刻变得柔软而轻盈。刘颖让我感动。在她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忧伤,但更看到了人性的坚韧和美丽;在她的人生小语中,我看到了一个十二岁女孩的人生感悟,如此纯洁无邪;在她寄来的其他稿件中,我看到了一颗感恩之心,她写自己的妈妈,用那样深情的文字:母爱很平凡/但平凡的母爱/是世间一座高大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她面前/也要逊色/当誓言重新改写/写上的应是/孩子理解母亲无私的爱……刘颖让我感动。她是一…  相似文献   

8.
肖慧 《阅读与鉴赏》2007,(11):53-55
女权主义者奥利夫.施赖纳曾说:“妇女的体内孕育着人类,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然而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妇女便处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文学长廊上一个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令人扼腕叹息。曹禺笔下的繁漪更以独特的姿态立于其中.她悲剧性的一生让人在掬一捧同情泪的同时,更为其挣扎反抗与渴求爱的灵魂感动。  相似文献   

9.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医疗事故.她的灵魂被分成两半。长大之后,她有了一个灵媒师男友.却始终因为无法给予他整个灵魂而愧疚。终于有一天,她提出了分手。那天.她强自欢笑:”就这样吧。”男友没有说话.只是一脸忧伤看向别处。“你在看什么7”她问。  相似文献   

10.
神话,有时候,发生在我们身边;有时候,出现在我们的思维都不能到达的地方。这是一个美丽而悲惨、高贵而忧伤的故事。美丽的小人鱼为了追求人的高洁和不死的灵魂,放弃华贵的生活和三百年的重任,忍受肉体的痛苦,用她的爱心和她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追求永恒而崇高的人的灵魂的颂歌。这是编者为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评价。如诗,给人最大的艺术享受;如梦,给人朦朦胧胧的感觉;如歌,清唱着人世间最高尚的东西——爱。表面上,她失去了所有,爱、高贵、权力……当我们再去深入体会时,发现了……她竟然拥有了更丰盛的东西,如精神的升华。那种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最快乐的人     
余其芳 《新读写》2008,(10):62-62
外婆的生活虽然是平凡的,但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把它点缀得越来越美好,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当今的和谐社会,热爱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用微笑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外婆的快乐哲学让青春永远留在她的心间,也让她成为了最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12.
残雪在创作中表现出一个诗人的气质和使命:诗人敢于深入地狱的勇气,面对虚妄时的坦然,对人的灵魂的关注与剖析。残雪写的是灵魂内部的图景,她总是在现实世界和灵魂世界之间穿梭往来,更多的时候是在两者的临界点挣扎:她既不放弃世俗生活的乐趣,又执著于对人的灵魂的开掘、挺进。她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人的本质,揭开人的灵魂内部的风景,让人想起人本来的样子。她手下的梦境世界便是一幅幅灵魂的图景,它使读者进入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氛围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它是进入自己灵魂内部世界的通道。  相似文献   

13.
自在的舞者     
蹈演员邰丽华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自幼双耳失聪。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一个听力上有缺陷的人如何做舞蹈演员?舞蹈是有节拍的,它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了音乐,灵魂将何以安身?然而,我们却真切地看到:邰丽华在台上翩然起舞,裙裾飘飘,俨然是一个纤尘不染的精灵。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干净利舞落,让你感觉到连她的骨髓里都渗透着韵律。于是,有人怀疑,邰丽华真的失聪了吗?在大连的一次演出中,有人在中途突然将音乐停掉,全场观众都惊愕地看到,邰丽华浑然不觉,她依然像沉醉了似的,在飘逸的舞步中轻歌曼舞。音乐重新响起,人们发现,邰丽华的舞步居…  相似文献   

14.
精神家园     
李红星 《中文自修》2005,(11):52-54
文学,本质上是人学,写作.它挥洒的是色彩.浓缩的却是生命的抑扬顿挫。作文的苍白,说到底是写作者思想的苍白。写作者拥有了精神的底气,方能下笔如有神.谱写出生活的灿烂。这精神,是愚公移山的坚毅,是夸父追日的执着.是大禹治水的不懈.是岳飞刺青的忠诚……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吧,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高贵的精神的种子.让它不断发芽,生长,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支神奇的大笔.发掘出生命的精彩,无论它雄奇奔放澎湃激越也好,壮烈悲凉凄切落寞也罢.高贵与卑贱,伟大与平凡,我们都能从中奏出黄钟大吕,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5.
她一个注定永远平凡的女孩,一个长得普普通通的女孩,一个在平静外表下有着极为热烈情感的女孩,一个看似对外界毫不关心却事事关心的女孩……她的优点,没有人说得上,缺点,同样也没有人说得上,她的一切只能用平凡来形容。由于剧情需要,她的特点在平凡的基础上,又多出一条多情来。当然,多情是不能让任何人发现的,除了你、我,仅此而已。永远的蓝白色花格裙和淡蓝色外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爽,但也还是平凡。这一年的十月天气异常,温度上蹿下跳,一个星期之内让人走过春夏秋冬。伤风感冒变得很平凡。平凡中当然有她。这时出了件不平凡的事。在接连几个喷嚏之后,她用光了她所有的纸巾。她全  相似文献   

16.
在这篇作品中,周国平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尚和卑鄙。我想,周国平所说的灵魂生活,应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生活。的确,灵魂生活是丰富还是贫乏,是深刻还是肤浅,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生命品位的高低。人人都有灵魂,但并不是人人都有心灵生活。看一个人是否有灵魂生活,要看他有没有纯正的精神追求。人的物质追求,是为了安顿肉体;人的精神追求,是为了安顿心灵。一个人,不管多么有钱,不管有多高的文凭,多高的官位,如果缺乏纯正的精神追求,就绝对…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鉴赏》2010,(7):23-26,108
他善于从平凡中发掘伟大的思想火花.善于从身边的小事情中洞悉大的人生哲理,让你从小中见大,从粗糙的生活中看到细致的一面.从他的身上你会发现一些东西.他是一个在平凡申发现真相的人.在很小的事情上预见大的真理的人。你在他的身上会发现一种叫做童真的东西.他能从孩子的视角来洞见大的真理,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啊!这就是新锐作家朱成玉带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所在即人与兽的差别。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肉体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也即是说人之为人,端赖于有一个动物所欠缺的灵魂,且这个灵魂应该是一个可以分美丑、别善恶的灵魂。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而言,人活在世上,往往背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并非为追求灵魂的善,而是为了肉体欲望的满足。教育的职责所在,就是要人认识自我,主动意识到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所在,培植人灵魂的善。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包含或指向人对自我的认识。而在一般意义上,经典代表了人类认识自我的最高成就。经典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优良的人性,拥有高贵的灵魂,有意识地追求善好的值得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忧伤的海     
孙立沙是典型的80后,看她的作品似乎让人回到了童年,这是她生活的一些体验,她想,捕捉的是一种感觉。"艺术来自生活,艺术真正的挑战可能并非都是源于社会现实,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袒露和内心的宣泄,一种单纯而稚拙的表达,一种高贵品质的追求。"这是她对艺术的禅  相似文献   

20.
张炜 《科技文萃》2001,(3):179-1930
列宾(Ilya Efimovich Repin1844-1930)。 看到这个名字,会首先想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起那幅托尔斯泰肖像画以及《哥萨克 人写信给苏丹》……伟大的俄罗斯在十九世纪产生了两位巨人,这就是托尔斯泰和列宾。他 们都拥有如椽大笔,都是一个时代最忠实的记录者和不朽者。 像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总是在使我们深深惊讶的同时感到阵阵羞愧。他劳动的质量与 数量,特别是他的劳动精神,更不要说渗透在这些劳动中的高贵灵魂,总让我们产生深刻的 自卑。那个时代的空气与水土已经流失更移,那样的伟大孕育已经不再。列宾可以用长达十 年的时间完成一幅巨画,可以在二十六岁的年纪里画出不朽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 感叹天才的同时还能说些什么?大概我们难以释怀的还有他那可怕惊人的耐性与顽强,他的 不知疲倦,他的专心与痴迷的本性——整个生命都化为了艺术,他是为绘画艺术而存在的一 个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