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模印塑造出浮雕图像的古砖,学界一般称之为"画像砖";而上世纪中期不断发现的在砖面泼墨作画的小砖画,亦被称为"画像砖"。这种名称混淆了两者性质的不同和艺术特点的差异,从而为研究带来混乱和不便。后者名实相符,前者据其本身的性质看,应为"模印塑像砖"。文章还梳理了模印塑像砖在河西地区的使用轨迹、敦煌模印塑像砖墓的墓葬习俗和特点、敦煌地区的厚葬之风以及敦煌模印塑像砖的艺术特点和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发掘的6座唐代模印塑像砖墓中,其中弧方形的墓葬形制参照长安地区唐墓可知属高等级墓葬。文章分析了墓葬年代、墓葬等级及P.2523《敦煌名族志》的编撰年代,认为两者均为开元年间,因而认为M123、124、125等墓为外任归葬的敦煌望族——阴氏家族墓葬,其中阴稠或阴仁协以及阴仁希可能与M123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1995年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发掘了6座唐代模印塑像砖墓。其中M123模印塑像砖上的骑士着幞头、袍服等服饰以及墓葬所出镇墓兽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参照典籍、相关墓葬和文物资料,本文认为M123年代约在开元年间,M125、134、141应不晚于德宗建中初,M121约当玄宗时期或以后。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出土于楚国贵族墓葬的两件玉佩进行释读,院墙湾出土的“人物驭龙”是一块“神人操两龙形”玉佩,熊家冢出土的“人物驭龙”则是一块“神人操一龙形”玉佩,二者从造型到寓意,都属于同一文化概念的作品,它们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箔片有着相似的外形构造与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李湘 《文教资料》2014,(3):37-38
本文对元代窖藏和墓葬出土的叵进行了梳理和归类,通过器物组合、文献和元代壁画等资料探讨了叵器在元代社会生活中的用途。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中的"弔"、"笇"、"姤"、"叶"、"解褐"等五词释义有误,本文结合传世文献、汉魏六朝碑刻文献、敦煌卷子等材料作一梳理,以冀对该文献的释读有所俾补。  相似文献   

7.
董晓荣 《家教指南》2011,(3):46-50,127,128
文章结合元代与金代文献、图像、出土实物资料等,说明敦煌壁画中所绘蒙古族供养人所着云肩是元代流行的式样。其形制源于金代,但与金代云肩相比,制做工艺及服用范围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关尾史郎先生的新著《另一个敦煌——镇墓瓶与画像砖的世界》进行了介绍,并评述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上的特色。该书在序章介绍了敦煌的地理环境及从汉代到北魏的敦煌历史,第一章介绍了敦煌古墓群及其出土镇墓文、画像砖的概况;第二、三两章分别考察了镇墓瓶、画像砖和画像砖墓的情况,旨在揭示敦煌的这两类墓葬文物与河西其他地域的差别;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第四章重新探讨了敦煌地域社会的形成。作者引用汉简及敦煌文书等资料证明汉代迁入敦煌的还有中央官员及其家族,他们带来的儒学素养及黄老思想都成为敦煌以镇墓瓶和画像砖为代表的独特墓葬文化形成的背景。这些也可以看作敦煌地域社会形成的表现。关尾史郎这部著作的出版,表明其对墓葬文物进行综合研究具有可观的潜力,提示了未来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巨野博物馆保存有一组元代金饰品,这组金饰品包含有金簪、镶嵌宝石的金戒指、金耳环和金钱,此外还有一个嵌宝石掐丝金饰件和一对金十字架,金十字架形制与景教的教徽形象一致。这些文物出土于元代时期的一个墓群中,墓地现存石像生、汉文墓碑等,墓穴与棺椁也为同时代的传统形制。根据出土碑刻与县志等相关记载,墓葬属于元代济宁路达鲁花赤按檀不花家族,其家族有着信奉景教的传统,特别是嵌宝石掐丝金饰件与景教教徽同时出现在一个墓穴中,为我们解读这一类金饰品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景教是典型的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外来宗教,其与中华文化结合之深,在按檀不花家族身上体现地尤为显著,显示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元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元代传世画像、墓室壁画和出土实物资料等,探讨了敦煌壁画中所绘蒙古族供养人所着半臂的形制。  相似文献   

11.
西晋时期中原地区墓葬的形制较之曹魏和东汉时期墓葬的形制有很大差别,模拟宫室制度的多室葬制不见形迹。由单室墓代替东汉时期的多室墓葬成为主流,墓葬规模有所减小,其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出现了引人瞩目的装饰性的墓葬装饰。中原地区出土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墓葬情况来看,出土的牛车周围都伴有佣或佣群的出土。东汉魏晋后,洛阳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墓葬随葬牛车佣群的传统首先是于西晋时期流行于洛阳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敦煌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Abhidharma-kos′a-bhāsya-tikā Tattvārtha-nāma)》是现存回鹘文献中篇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写本之一,原件藏于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75A-B。从回鹘文题记看,该写本的抄写时代应是元末。但值得注意的是,写本末尾出现有蒙古文题记,称"大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初一"。这一题记表明,在该写本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敦煌研究院编号第17窟)之前,原藏于伯希和编元代181窟(敦煌研究院编号第464窟),甚或已流落民间,再经蒙古人之手留下了"光绪三十年"的蒙古文题记。后由王道士将其移到藏经洞中,再为斯坦因于1907年获得。这一史实为藏经洞晚期文献来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3.
式盘又称栻,是由天盘、地盘合二为一组合的占测日时吉凶的器具。各地出土的式盘有文字、构图的差异,而天盘的北斗七星图、十二月将(神)和地盘的八干、十二支、二十八宿、四门是其核心。2013年敦煌祁家湾墓葬出土一套保存基本完好的漆木式盘,与已知式盘比校,试图考察式盘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吐鲁番文书看敦煌文物及其地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发现了大量文献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几乎与敦煌文献发现的同时,人们还在其西面的吐鲁番发现了大量文书。但是,这些吐鲁番出土文书不是从石窟寺院发现的,而主要是从“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画线的悠久历史 从现在所见的战国帛画、唐宋重彩。直到明清两代的各种卷轴画、壁画、以至木刻版画,无不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另以工笔花鸟为例,从出土于长沙南郊的陈家大山战国墓中的帛画《人物蔓凤图》、敦煌壁画《风纹饰》到唐代的阿斯塔那墓葬屏风,以及唐代《簪花仕女图》中鹤、玉兰花等的表现手法,都是运用了线这一表现形式。到了五代的黄筌、徐熙,宋代的赵昌、赵估、李安忠以及元代的钱选,  相似文献   

16.
宋代以后的历史时期,固原的区域考古化呈衰弱之势,物考古发现主要有泾源县泾河源镇和西吉县西滩乡宋代墓葬的发掘,以及固原城郊元代墓葬的清理。基中出土了一批雕砖,内容有推磨图、碓米图、担物、孝子故事、武士、花卉图等。这些雕砖,雕刻技法较高,工艺简洁,内容很有特点,是研究宋代本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弥足珍贵的资料。还有零星的考古发现,收集到了一些十分珍贵的物。  相似文献   

17.
《回鹘文契约文书集成》评价荣新江吐鲁番文献与敦煌文献有所不同,因为主要是来自墓葬的废纸和石窟寺院的遗址当中,所以大多数残缺不完。古代的高昌位于西域,较敦煌的民族更为复杂,沿丝路往来或定居该地的外国人也更多,因之吐鲁番出土文献的语种远较敦煌为多。在众多...  相似文献   

18.
敦煌出土早期回鹘语世俗文献译释牛汝极,杨富学自本世纪初以来,敦煌地区相继出土了为数相当丰富的回鹘语文献,它们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听出,另一部分则出自464、465等元代洞窟。前者属早期文献(12世纪以前者),后者则属蒙元时...  相似文献   

1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源远流长的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中国文化以鲜明的民族特色。1987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三组(B1、B2、B3)蚌壳摆砌而成的龙虎图案,这一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三组图案呈一字形南北排列:B1为墓葬附属物。墓主人居中,为一壮年男性:头南足北,仰身直肢,身长1.84米。龙居于墓主之右侧,长1.78米,高0.67米,昂首曲颈,状似腾飞;虎居左侧,长1.39米,高0.67米,张口露齿,尾下垂,四肢如行走状。龙虎…  相似文献   

20.
敦煌新出土叙利亚文书释读报告(续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出土了一件罕见的文书,经识别,笔者认定它是一件叙利亚语文书。该文书的照片以及拉丁字母转写和译文已发表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的附录部分,此次发表的是释读报告的《续篇》。 《续篇》主要做出了如下的结论:一、B53:14号叙利亚语文书是《诗篇》的Shurayi类节选,供景教信仰者于平时每日黄昏祷告时唱诗之用。二、《诗篇》节选的断句依据是唱诗时轮流应答的形式,每一行末尾的句号实际上应该是休止符号。三、文书证明景教在元代在敦煌曾经有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