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年级的应用题虽然简单,却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选择解题方法时,往往只注意题目中的一个因素,常常把运算与个别词语联系起来,如见到“还剩”、“少”就用减法,看到“一共”、“多”就用加法,这直接影响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影响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真正学好应用题,必须将应用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说”、“操作”、“补”等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一、从“说”入手,弄懂应用题的构成要素,理解数量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及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目标 ,教好小学的两步应用题应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一步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 ,对学生来说 ,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而学好两步应用题至关重要。精心“搭桥铺路”。新教材加强了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沟通了“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两步应用题”是在“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条件多了(有直接条件、间接条件) ,数量关系也稍复杂了 ,这给学生解题带来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精…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了解应用题教学的现状,我们对全校各年级学生的应用题能力进行了测试,对八三年五年级数学升学考试有关应用题的部份进行了质量分析;还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共同探讨了“应用题难教”、“应用题难学”难在哪里的问题。通过全校应用题教学现状的调查,总的来看,应用题教学质量是两个“马鞍形”:一是低年级简单应用题和高年级应用题教学质量比中年级好,是两头好中间差的“马鞍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两步应用题教学,从知识体系看,一步应用题是基础,两步应用题是关键,多步应用题是发展。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解答过程是一次质的飞跃。因此学好两步应用题是学习简单应用题到多步应用题的过渡。可见两步应用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理解掌握两步应用题难点和关键是找出题中隐蔽的“中间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中间问题”,还要适当穿插结构训练,移变“中间问题”。  相似文献   

5.
解答简单应用题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难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训练。下面根据儿童学习简单应用题过程中的习惯及心理特点,谈谈简单应用题的组织教学。 改“习惯于算”,促“想算合一”。简单应用题是伴随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是明显的。但也有已知条件不很明显,隐蔽在应用题中的,这就为学生解答应用题增加了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或者把隐蔽的条件落掉,或者把题中的“一星期”、“六月份”等当成了“1”、“6”等。因此,教给学生找出应用题中的隐蔽条件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千变万化,解答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思维受阻,甚至无从下手。怎样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应用题教学的“五步曲”──审题、分析、计算、验算、总结。一、审题是基础学生理解了应用题的题意,就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解题意首先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用“读”、“画”、“复述”三个步骤审好题意。读。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读题,低年级要求教师范读、带读,最后能自己读。读题的目的是弄清应用题讲一件什么事,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熟悉理解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求对学生不讲“类型”、不出“结论”、不套“模型”。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讲“类型”、出“结论”、套“模型”更能使学生明白所学内容是什么,了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有的教师也知道应用题教学不能讲“类型”、出“结论”、套“模型”,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那么,如何在旧教材中体现新理念,切实做到在应用题教学…  相似文献   

9.
要教好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找出“中间问题”,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在“组合”两步计算应用题中找出“中间问题”。 1.抽去。就是引导学生将连续两问的一步计算应用题改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抽去哪个问题,哪个问题就是所成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关“比”与“分率”的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解答此类应用题,首先要加强学生对“比”和“分率”的认识,经常进行转化训练。此类应用题有好几种解法,但有些解法学生理解较难,如果能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把它转化为比的形式,用“归一法”解,学生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的经典板块,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某些学生的认知观念里,“应用题”有时甚至还成为了“数学”的代名词。新课程标准将传统的“应用题”改名为“解决问题”,主要是使数学教师不要被原来的应用题所束缚,换成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小学数学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是学生学习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应结合应用题的类型,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加强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图画应用题要注意“问”、“管”有序图画应用题直观、形象。表示的是学生所热悉的事物。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一类型特点,的目的提  相似文献   

13.
开放型应用题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能促进学生从“怕学应用题”向“想学、会学应用题”转化。设计开放型应用题 ,可以从应用题的叙述、题型和问题入手。一、让应用题的叙述“活”起来教材中的应用题叙述一般过于平淡 ,缺乏浓厚的生活气息 ,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应用题时 ,有意拓展应用题的叙述内容和范围 ,赋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 ,不但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如 ,在教学“整数连乘应用题 :学校买来 5箱热水瓶 ,每箱 1 2个 ,每个 1 1元 ,一共要多少元 ?”时 ,我把“…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电教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术语正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术语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前提。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加、减应用题时,还不懂什么是“和”,什么是“差”。教学时,围绕关键性的术语,选择日常生活中学生熟知的铅笔刀、橡皮等实物、活件,利用投影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一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课程改革中将“应用题”更名并扩展为“解决问题”.从此,“应用题”一浏在《课标实验稿》里几近消失(只在“内容标准”中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部分“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一句中提到过一次),其实“应用题”是座宝库,是经过历史大浪淘出来的金子。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抽象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图画”应用题是在“7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教学中首次出现的,本节课是学生第二次学习此类应用题。教材在“7的认识”里编排的“图画”应用题,不管是已知部分,还是要求的问题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图画清楚地数出其数量,因此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一目了然。而本课时教学的“图画”应用题,已知部分的数量采用数字注明,不能用数的方法得到,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后,才能确定计算的方法。显然,这是对前面“图画”应用题的发展。因此在导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把握此类“图画”应  相似文献   

17.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持这种观点的老师认为,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殊不知,多步计算应用题并非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简单结合而成,因为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问题”才能顺利解题。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将多步应用题“拆”成多个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本领,才能抓住“寻找中间问题”这一关键。如果老师用长期的“合”替代了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是过渡年级,必须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加深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列“数量关系”及应用题的“拆”、“拼”、“扩”、“缩”等一系列训练,使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看图分析填空。  相似文献   

19.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解这类问题时,不仅要学生学会分析题中数量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间的对应,更应指导学生学会解分数应用题的一些策略和技巧。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应用题近几年成为高考的“热点”,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但是,多年的高三毕业班教学发现,学生非常惧怕解应用题,高考应用题的得分率很低,“热点”成为“难点”.近几年,笔者对高中应用题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研究结果.1 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下面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本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