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农民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创新者,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新时代,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民对产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需进一步提升。为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需要尊重农民,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促进农民增收,激发农民的生产主动性;通过引领农民创新,增强农民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农民培训目标是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民从劳动力转变成人力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点,加强农民培训,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要提高农民培训效益,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制度。本课题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农民培训项目的调查,指出当前农民培训面临着制度创新的困难,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尊重农民培训的自主选择权,调整农民培训管理体制,强化农民培训质量监控,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在农民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实现农民培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农村现代化呼吁农民现代化.农民知识化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必然渠道。在推进农民知识化的进程中,平衡的农民价值观系统结构和牢固的农民主体地位是两个关键的要素。但是,在现阶段存在农民价值观系统结构失衡和主体地位丧失的难题,使农民知识化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为进一步推进农民知识化,须以调整农民价值观结构、完善农民主体回归机制为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农民职业化是将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的过程,农民职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由于农村人才流失,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农业,缺乏完善的农民职业化教育体系,导致我国农民职业化进展缓慢。文章提出从小学到高等教育阶段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并与农民职业化资格证考试制度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农民职业化教育格局,以解决农民职业化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民族地区农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必须大力实施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加快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投资优先发展战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的需求结合,继续深化中高等教育改革,培训农村急需的中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强化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意识,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农民教育思想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农民教育问题,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农民教育思想。这些农民教育思想是:关于农民教育的出发点;关于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农民教育的首位的思想;关于立足农民的长远利益,兼顾目前利益,根据农民的觉悟程度有步骤地教育农民的思想;关于用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思想;关于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认识和掌握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在现阶段对于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尊重和保护农民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是农民人权的根本保障。加强农民人权保障,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治的推动。应当通过完善农民人权代表和表达机制、农民人权立法保障机制、农民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农民人权行政保障机制来强化农民人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应该覆盖所有有劳动力的农民,不同的培训对象适合不同的培训模式。当前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为高涨。培训师资的水平是决定农民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当前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农民培训在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民职业化培育的变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梦瑶  张亮 《成人教育》2019,39(10):43-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解决好农民问题始终是改革工作的核心。回顾四十年农民职业化培育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大体分为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农民概念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民职业化培育由农民素质教育向新型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我国已进入新时代,要全面促使农民回归到职业属性,未来的职业农民培育将向着制度化、组织化与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双向耦合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下的农民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继续教育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继续教育应以农民为本位,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科技和创新能力。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解决当前农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应整合城乡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将农民市民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时代地位。农民市民化不仅包括农民自身内在素质的市民化,还包括与农民内在素质协同发展的外在条件的市民化,而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的核心和关键。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市民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探究当下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现状。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现代转型,分析了职业教育在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保护农民的金融权益对于实现农民平等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民金融权是保护农民金融利益的基础。给予农民正当的金融权利,制定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法律制度,是进一步实现社会正义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配置金融资源,同时要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缓慢,与农民素质、农民教育密切相关。提高农民素质,大办农民教育,应以政府提供资金为主;农科教统筹,形成合力;教研结合,不断完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农民权益的维护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努力,即通过组织起来,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风险。一方面,农民组织化有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农民权益的实现。因此,必须通过坚持政府的适度引导、强化农民组织的自身建设、整合民间自组织资源、提升农民政治参与与自组织化意识等途径,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健康发展,以有效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5.
农民市民化不仅包括农民自身内在素质的市民化,还包括与农民内在素质协同发展的外在条件市民化,而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过程的核心和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市民化的具体内容,探究当下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现状,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现代转型,探讨职业教育在促使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民》是由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董时进在家乡四川成都创办的一份刊物,注重向农民传达农业知识和替农民代言。在抗战时期,它致力于调动农民抗日意识的启蒙,并站在农民立场,呼吁政府政策要有利于农民抗战。具体表现在:培育农民的爱国意识,鼓舞农民死守田地坚守抗战;向农民传达新农业知识,为抗战增加生产;始终站在大多数农民立场,要求政府保护农民在粮食价格方面的利益,以利于农民更好地抗战建国;引导农民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力主政府应切实帮助农民改善乡村政治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民休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休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闲暇增多,农民将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特别是闲暇生活,农民休闲成为可能和必要。农民休闲促进新农民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促进新农村人际和谐,推动新农村全面进步。当前相对滞后的农民休闲,有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要发展农民休闲,除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一基础外,还需做多方面工作:培养农民文明休闲观念,提升农民休闲品位;开发农村休闲资源,建设系统休闲工程;倡导农民休闲方式多元化,拓展农民休闲范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始终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深入了解农民,正确认识农民,加强教育农民,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农民利益,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毛泽东的这些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农民教育职业化发展既是农民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民教育本身发展的基本趋势。农民教育职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农民教育的水平和农民的职业技能,还能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从农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上看,职业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的。因此,需要增强农民教育职业化特色,更需要构建农民教育职业化的培育体系,丰富其职业化培育内容以及创新其职业化培训方式,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农民教育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话语权是农民权益真正得以实现的保障,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话语权的现状,探究其话语权缺失的原因,认为农民话语权的缺失致使农民权益遭受侵害,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实现农民话语权,保障农民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