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通过述评John Newman和Sally Rice关于坐、立、躺三个主要英语姿势动词的使用在语料库语言学当中的认知探究一文,指出该文主要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及其它研究方法,并辅以认知语言学解释,对英语的三个主要姿势动词趋于语法化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论文的综合研究方法对目前及今后的认知语言学及相关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此外,阐明所述评论文的不足之处,揭示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对于相关语言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述评John Newman和Sally Rice关于"坐、立、躺"三个主要英语姿势动词的使用在语料库语言学当中的认知探究一文,指出该文主要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及其它研究方法,并辅以认知语言学解释,对英语的三个主要姿势动词趋于语法化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论文的综合研究方法对目前及今后的认知语言学及相关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此外,阐明所述评论文的不足之处,揭示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对于相关语言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和统计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国外100种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的词汇模式。结果表明:标题主要有AbC、Abc和ABC三种形式,其中,Abc式使用最多,占54%;摘要中动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体,三种时、体的使用比例分别为66.57%、26.54%和4.01%;关键词主要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学论文写作中摘要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对全文进行全面的介绍,如对研究目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此能够使人们在了解该篇文章时能够一目了然,明白作者整篇文章所要研究的大概内容。因此,论文摘要作为整篇论文中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论文英文翻译中水平如何与其被检索或者被引用的次数有直接关系。而为了语言学论文中摘要的语法隐喻英译情况有进一步了解,笔者就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了5篇语言学中文学术论文,以此对其中英文摘要进行相关分析,以能够对语言学论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论文英语摘要中的核心动词往往在语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医学学术论文为例,运用语料库方法,对比SCI国际医学期刊和国内中医药类核心期刊英文摘要目的部分中的核心动词。结果表明,这两类期刊核心动词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出国内中医英文摘要写作时受母语、英文摘要写作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研究思想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英语教学、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词语态历来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论文从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的基本思想出发,对动词语态的选择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语动词语态历来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论文从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的基本思想出发,对动词语态的选择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引述动词     
《海外英语》2012,(5):15-15
引述动词,即那些能够把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动词。本期“语法拾趣”,我们继续学习引述动词。  相似文献   

9.
引述动词     
《海外英语》2012,(4):13-13,64
引述动词,即那些能够把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动词。本期“语法拾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引述动词:  相似文献   

10.
语类分析是篇章语言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而迄今为止对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语类的研究较少。作者通过对六十篇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语类进行分类和语步分析,发现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并不完全遵循Swales(1990)的CARS论文英语摘要写作模式:中医药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摘要、中医药博士论文英语摘要、中医药期刊论文英语摘要在语篇模式上存在差异。该研究对中医药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医学论文摘要的英译旨在实现科研成果的海外传播。医学权威数据库Pubmed里收录的国内医学论文摘要中,只有少数译文能较好地实现其预期功能,也只有少数期刊的译文质量是有保障的。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有术语译名不规范、译文信息缺失、译文信息与原文不符、句子结构混乱、表达拖沓冗长。对此,译者、语言工作者和刊发部门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来提高和确保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英汉教育学学术论文摘要是否在修辞策略上存在差别为研究目的,研究采用斯威尔斯学派(The Swalesian School)的语步分析法,对学术论文摘要部分的宏观语篇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在语篇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关学术论文摘要的历时研究不足的特点,基于自建语料对1980-1984年和2010-2013年发表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体裁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发现:与80年代的摘要相比,目前的摘要长度增加了,语步结构更趋完整和规范化;构建语步结构时过去时和被动语态的使用较80年代显著减少;模糊限制语、加强语和作者身份指称语的使用呈增加态势,使摘要具有更强的推销功能和人际意义。这些结果表明摘要语类具有演变性,对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英文摘要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该文通过运用体裁分析法,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图式结构和语言体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英语专业本科论文的摘要写作存在结构过于简单、语言表达不符合英语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笔者呼吁改革论文写作课,把体裁教学法引入到写作课中;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要以语篇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语言已经成为一种以书面语表达但带有口语特色的独特的网络交际用语。语言的隐涵现象是现代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所要研究的焦点之一。文章利用会话隐涵理论解读近几年流行的微博语言,指出在网络交际语境下,人们能够借助语境和认知因素推导出微博的隐涵意义,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该隐涵意义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研究是国外应用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二者之间的接口之争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两种知识接口的研究多建立在语法学习和教学的基础上。然而,词汇是国内英语学习中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在揭示外显/内隐知识内涵,阐明无接口说、强接口说和弱接口说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弱接口说的主要特点,并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英汉摘要的体裁结构潜势由相同的结构成分构成,其中研究目的在两组摘要中均为必要成分,但就实际语篇来看,英汉摘要在结构成分的选取、成分的排序及出现频率上则有一定的差异。相比而言,英文摘要在结构成分的排序上更为灵活,其具体语篇结构也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周宇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6):126-128
以2004年10月21日出版的Nature摘要为例,阐述了Nature摘要的编辑原则及语言特点,为中国科技期刊在英文摘要的学习和写作上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立场标记语是标记作者立场、体现互动的语言资源,包括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学术语篇摘要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但较少从语步出发研究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硕士论文英语摘要和国际期刊专家英文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可以看出两者在"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研究发现,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类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其中模糊标记语和增强语使用最为频繁,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的使用频率均低于专家;在"研究讨论"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但在这一语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专家。本研究对于中国学习者正确使用立场表达策略以提高其摘要写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research further extends recent data revealing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s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with the aim to explore if meditation practice can reduce automatic mental processes initiating prejudice. Forty adult experienced meditators and 34 meditation-naïve individuals performed an evaluative priming task. None of them presented any disability. Results show important discrepancies between control and meditation practicing participants: subliminal disability-priming inhibited evaluation of positive words and facilitated evaluation of negative word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us revealing the presence of an implicit prejudice toward people with disability. In the meditator group, a quite different pattern of results emerged: disability-priming did not affect the evaluation of words, whe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editation practice could deter automatised categorisation. They provide a hopeful message in the limited current armamentarium for decreasing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