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晚 《成才之路》2011,(26):99-I0016
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有一家精英教会高中男校,其教育一直坚守贵族教育的初衰,颇值得参考。这所高中的校训,是“为了别人的人”。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了别人的人”,所有毕业班学生必须从事至少40个小时的社会服务才能毕业。低年级学生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受整个学风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闻月评     
◎学会做一个为了别人的人2010年5月14日《世界新闻报》讯美国华盛顿的一家精英教会高中男校以为了别人的人为校训,所有毕业班的学生必须从事至少40个小时的社会服务。低年级学生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受整个学风的影响,大多数也都积极投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它从满足人的根本需要出发,体现尊重、关爱、平等等因素,充分调动人的激情与活力,激发出巨大的个人创造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的信条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索朗达瓦 《山东教育科研》2014,(22):F0003-F0003
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答案就是:快。当今礼会瞬息万变,你不快,就会被别人赶超,你不快,就会被社会淘汰。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任何一一个人也都是如此,小快就只能被淘汰。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快”的心理,数字化信息服务也应当体现出一个“快”字。  相似文献   

5.
火花     
易中天 《学习之友》2012,(12):17-17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自己才能生存;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剐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  相似文献   

6.
尊重学生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来看,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不应再是“以教定学”,而应是“以教助学”、“按需助学”的个性化服务,学校应成为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近十多年来,美国所推选的服务学习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目的是促进学生适应,技术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本文介绍了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服务学习的过程及其对学生学习,社会性发展和今后职业的影响以及服务学习实践和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萧县师范在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举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演讲辩论会,收到了良好效果。 这所学校四年级班共有学生160人,即将毕业走向社会。最近一个时期,有些学生考虑个人的问题多,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他们赞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政治教师侯雪峰在讲授《共产主义道德概  相似文献   

9.
3.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人生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不妨在社会生活中开阔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一个有良好社会应对能力和具有成就感的人,不仅要有优良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此,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成为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职校应采取多种方式,从多个层面上实施。  相似文献   

11.
许青云 《河南教育》2011,(10):24-25
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就是服务。”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就是要使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  相似文献   

12.
薛涌 《教师博览》2010,(8):47-47
人是怎么富起来的?正当的财富,都是你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而得到的报偿。如果你想成为未来一代的领袖,就必须学会做一个“为了别人的人”。  相似文献   

13.
使别人高兴     
一个主日学校(基督教都会为了向儿童灌输宗教思想,在星期天开办的儿童班)的老师在对学生讲使别人高兴的重要性。“现在,孩子们,”她说:“你们当中有谁让别人高兴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地在农村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并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了加强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我们认为已进行办学模式改革的学校,应利用学校现有的文献资源,建立“绿色”图书馆,所渭“绿色”图书馆是指图书馆在满足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教育改革,扩建成为农民服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5.
从“文本”走向“人本”语文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语文教学与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与设计不仅着眼于“文”,更是着眼于“人”,要通过“文”这一载体而实现“人”的发展。正因为坚守“生本位”,即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位,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备课设计就必须由“文本”转向“人  相似文献   

16.
落花生是一篇说理性的老教材,教育学生做一个“拥有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但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化成流淌在学生血管里的精神营养就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7.
    
朱韶坤 《宁夏教育》2009,(7):127-127
快乐和幸福是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目标。作为教师要想把教育变成快乐幸福的事。要想把受教育者变成快乐幸福的人,教育者必须首先是一个懂得快乐幸福的人,还要懂得如何使别人快乐和幸福,才能把这件事做好。教师要有服务意识。服务的形式、方法、态度、环境、技巧和时机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服务。以写促读,促观察,在动态化过程中获取、发现、  相似文献   

18.
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不被人理解的卡夫卡,在精神上是孤独和恐慌的,在现实生活中感觉不到安全感,找不到人生位置,觉得自己是寄居于这个社会和家庭中的流浪者,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为了排解无家可归者的这种孤独和恐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无奈的他将之诉诸被称为“伪装的自传”的日记、书信和小说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切实做好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服务,为各部门的工作服务,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20.
【回归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分类目标中把“自尊自信”明确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成长中的我”部分提出“培养自尊精神”的总体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课程标准规定具体的内容标准为:“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