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农村学校进行有效教育的保证。同时,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实质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身,尤其是在当前疫情环境下,农村教师务必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村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国家也加大了对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要求引导和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前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对学生的生命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全寄宿制学生长时间离开家庭,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必要,一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他们的理财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要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行为习惯,总之,全寄宿的生活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要帮助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农村初中实行寄宿制对于拓展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某寄宿初中调查,发现寄宿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该从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入手,培养学生树立时间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形成"寄宿生精神",促进寄宿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甚至有很多小学生是留守儿童,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父母见一面,对于这些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会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因此养成了小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吃懒做,不懂礼貌等的不良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小学生交流,从而帮助小学生渡过心理适应期,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何玉梅 《考试周刊》2011,(29):215-215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阐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高虹 《西藏教育》2012,(8):53-53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开始,而如何养成初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直是困扰每一位教师的棘手问题,若使初中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凭借教师单纯的说教是根本不起作用的,因此教师们必须谨遵教育原理,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去自主学习、自主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从而为养成初中生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很多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以及一部分家长追求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成为农村学生上学的主要选择。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教育资源较集中,师资配备较全面,把同一乡镇的学生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入学(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有利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一管理,能最大限度营造良好的农村寄宿学校育人环境,提高寄宿生的生活能力,使寄宿生具备健康心理。笔者立足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出发点,以“宿舍+班级制度”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以宿舍才艺展示活动等为载体,将爱心教育和教育惩戒相结合,实现了农村学校不同学段寄宿生的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乐园,让宿舍成为他们温暖的精神港湾,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智育水平,有效保障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寄宿制小学的悄然兴起给学校的管理从内容和方式上带来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小学生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弱,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是学生求知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除了政治课的教学之外,还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学协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地要承担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助力于学校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世东  张杰 《教育导刊》2006,(11):59-60
农村“留守”学生因家庭教育缺位、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行为失范。要弥补家庭教育缺位,优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等,以矫正“留守”学生的失范行为,必须取得社会、社区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引导“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心理行为习惯,矫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社会群体关系中一个包含多元因素的一个关系体系,它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关系,也包含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大部分是在学校养成的,特别是寄宿制小学。而餐厅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活动场地,生活指导老师如何与学生很好的交流沟通,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仅是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浙江省慈溪市逍林初级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规模较大的农村初中,由于地域特点,本地生源大量流失,同时又有40%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生源参差不齐。学校很多学生缺乏自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不足。作为班主任,急需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教育资源整合,乡镇中心校成为寄宿制学校。寄宿制班主任要在学习、生活上更加关心学生。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关爱、亲近、照顾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对生活也非常乐观和执着。因此,在新时期,寄宿制学校必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尝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一个爱学习、守纪律、懂文明的新一代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多是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多为13—15周岁的少年儿童。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比较娇惯,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好表现自己,但自控能力差。因此学校既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导致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9.
撤点并校,实行教育资源优势集中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由此形成了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撤校前各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学生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新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就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创造高效自主的课堂,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0.
汪争会 《家教世界》2013,(7X):104-104
养成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主要靠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