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两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现状,从操作的层面提出了作文教学理应责“备”求“全”的观点。明确了教师在教中“导”的方向性和学生在学中“练”的针对性,力求实现作文教学的规范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2.
孟令余 《教育文汇》2014,(12):28-2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近几年来,在备教部分上了好几轮的语文教材时,我力求不“驾轻就熟”地重复老教案,尽可能地体现语文新课程理念,充实一些新内容,尝试一点新教法。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师语文“每课一得”教学法伊春师范学校刘春龙当前.中师语文教学有各种方法,本文试从“教师默课”、“学生每课一得”、“教后小结”三个方面谈谈“每棵一得”教学法。一、教师默课教师默课是备课的一种好形式,而通常备课是说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似乎了解了教授...  相似文献   

5.
胡晓明 《甘肃教育》2003,(10):31-31
活教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备反馈,才能体现教法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才能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避免墨守成规、照本宣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用求新、求活、求真的原则,既要教方法,教做人,又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案是在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的备课要求和工作计划逐步落实的基础上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这里的备方法是指在备内容和备学生的前提下的备教法.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为主,教为导,学是为了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基于这种观念,在教的基础上研究学、设计学,促成教与学的协调运作,匹配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的备课应由单纯的备教而要转移到既备教师的教又备学生的学和教与学的匹配上,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原理本来是针对文学艺术而言的,是指文学语言的反常化。用“陌生化”原理进行文学创作,会收到特殊的审美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灵活运用“陌生化”原理进行教学,那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吃透“两头”上好思想品德课所谓吃透“两头”,就是指教师必须吃透学生思想和教材内容这两头,认真备课,把备课和备人结合起来,做到备课先备人,备人先备思想。吃透学生思想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教学有针对性。如,教学《谁最美》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许纪友 《学语文》2014,(1):10-11
散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大户.中学语文教材除了诗歌、小说和戏剧选文以外,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归入广义的散文教学范畴。当代散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刘锡庆对散文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教师教的是散文,学生写的是散文,阅读考的是散文,散文每天和我们亲密接触.但令人纠结的是.教师经常备课时拿到一篇散文不知教什么,随大流跟着感觉走,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重视备教法王有典九年义教《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教学工具,要善教学之工,必先利教法之器。然而不重视或不备教法的沉疴已久,要使语文教学从这种禁锢中挣脱出...  相似文献   

11.
冉国锋 《中学理科》2007,(11):31-31
“问题解决”教学新理念提倡以“问题”为先导,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探究,谈不上创新.能否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物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教学中“教”与“学”是双向的、互动的,“提问”本身也具有双向性,理应提倡互动.本文力求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做粗浅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孔子告诉弟子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我的课堂就是“一以贯之”:想方设法引领学生沉思静读、自求博取。2000年我教一年级时。借鉴“韵语识字”的教学经验,一学期学习人教社语文课本和韵语两本教材。2006年,我又一次教一年级。教法更加大胆,课堂上不是读两本三本书.而是二十本三十本书。然而“主旋律”依旧:力求教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力求尽早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一个伟人说过,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就是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也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到学生的头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教”,而忽视、轻视“学”,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大部分同志备了教法,但又有几个备了“学法”指导,所以要改变学生中存在的那些不会学习、不良学习习惯,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也要重视学法研究;还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学法,决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着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那么,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经过多次实践。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下述“备教、备学、备机”三个方面准备:  相似文献   

15.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篇课文前究竟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6.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17.
主备试教以“互助、互动、互启”的方式,克服了传统集体备课方式无课后研讨的弊端,使“教什么”和“怎么教”不仅贯穿于课前主备、课堂实践之中,而且与课后研讨很好地融合了起来,教学反思成了教师日常的教学习惯。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以研促教、发展学生、提高教师等方面对主备试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械制图课的特点,从备课要备内容、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和学法、备习题入手,提出“掌握和熟悉教学内容,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理念,从而通过科学备课,达到机械制图授课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任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认清自己所教学科所占的比重。要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因生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自己学科的教学成绩,就需要科任教师创造一些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为了让学生记住八种复句的名称,我便编了一句话:“曾经因为有病——旋转,递假条”。“曾”便是承接复句;  相似文献   

20.
石东方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2-12,29
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备教材、备实验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明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采取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动态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