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步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大试管氯气,加盖胶塞(不能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否则胶塞塞不住),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长约10cm,内径约1cm的玻璃细管转动着插入吸掉煤油的钠块中,截取1cm左右的一段钠柱,并用小刀切去钠柱外端的氧化膜。用一支比玻璃管内径略细的玻璃棒,从管的上端插入,将其中的钠柱顶出管外些许,拔  相似文献   

2.
十八、电磁学实验(五)14.放电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一手拿橡胶棒,一手拿玻璃棒,使它们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观察是否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④左手拿橡胶棒的一端,右手拿玻璃棒的一端,使两棒的另一端慢慢地互相接近(如图1)注意听是否有声音发出。  相似文献   

3.
1 实验装置2 操作步骤:2.1 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再用锯条将钠将成粉末状,加入少量玻璃粉与钠粉混合,然后取适量粉末钠放入带橡胶塞的玻璃管中(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上端塞一个小橡胶塞,防止钠与空气作用.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人教版化学课本第96页(实验4-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有以下不足之处:a.为了避免锥形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必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并根据玻璃棒下端位置,将白磷放在细沙上,操作起来比较烦琐。b.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称量时可能产生天平不平衡的现象,使学生产生疑虑。原因有:①将红热的玻璃棒插入锥形瓶时部分空气因受热而溢出锥形瓶。②用酒精灯将玻璃棒灼烧时玻璃棒不免被粘污。c.将橡皮塞取下,在锥形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五氧化二磷时不免使少量五氧化二磷的浓烟散失…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的改进 如图1所示,在较粗玻璃导管的两端,一端用附有止水夹的乳胶管封住管口,另一端套上单孔橡胶塞,塞紧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的瓶子.在乳胶管的另一端套上同样的带有橡胶塞的玻璃导管,塞紧装有空气的瓶子.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铜与稀硝酸反应如下 :3Cu + 8HNO3 (稀 )   3Cu (NO3 ) 2 +2NO↑ +H2 O实验现象应该为生成无色的气体 ,但往往观察到的是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需改进。2 操作步骤及现象          图 12 1 按图 1所示连接好仪器。2 2 取下b端胶塞将铜丝一端插入胶塞内约0 5cm处。另一端绕着玻璃棒盘成螺旋状。2 3 把U形管略向b端倾斜 ,从b端加入稀硝酸至满 ,将带有铜丝和玻璃棒的胶塞塞紧b端管口 (不能混入空气 )。反应开始由慢到快 ,液面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蓝色。随着…  相似文献   

7.
课题的提出 :课本上讲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于是有学生问 :用绸子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玻璃棒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用尼龙摩擦它们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带着这个问题 ,我组织学生课后来到实验室 ,用实验来揭示答案 .实验步骤如下 :1.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电 (接触带电法 ,验电器原本不带电 ) ,再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 ,发现张角变小 .实验次序倒过来结果也是如此 .2 .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  相似文献   

8.
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需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并“迅速”塞上带尖嘴导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塞。若操作稍慢,则可能因瓶内氨气的逸出而导致实验失败。而改用如图1所示装置,则操作简便,成功率高。1实验准备a.给250mL圆底烧瓶配上1个双孔橡胶塞,一孔中插入1根约150mm长的尖嘴玻璃导管,另一孔中插入1根约60mm长的玻璃导管。将其塞紧瓶口,再在两导管口分别接上一段约50mm长的橡胶导管并各夹一止水夹(A,B)。b.检查气密性后,把烧瓶倒夹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A,B,从尖嘴导管口B处通入氨气,空气则从短导管口A处被排出。可将滴有酚酞试液…  相似文献   

9.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很多教材都是用悬挂的方法,也就是将有机玻璃棒或橡胶棒悬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有机玻璃棒或橡胶棒去靠近,从而观察相互作用现象.但是在具体实验中,悬挂起来的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晃动,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这个实验之前已有很多物理同行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改进,实验现象也比较明显.笔者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突发灵感,发现了一种更为简单易行且现象十分明显的改进方法,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放在桌子边沿,  相似文献   

10.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张同权 《物理教师》2008,29(2):60-60
对于电荷的电性,中学物理教材中都是这样定义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但是,如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做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实验,玻璃棒却有可能带负电荷,请看下面的实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认为实验不易成功有如下原因:一是空气、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等不够干燥、洁净;二是静电力较微弱;三是实验中放在悬着的挂钩上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易摆动、晃动,稳定性差,静电力作用效果容易受棒重力的影响;四是一旦玻璃棒或橡胶棒偏转,由于悬线扭转时会产生一个阻力矩作用,使得棒不能连续偏转或偏转不大(可见度差)甚至回转。教师难以把握,实验效果常令人尴尬。  相似文献   

13.
用废弃的注射器、输液器、青霉素药品(带橡胶塞)、塑料药瓶、包装片剂或胶囊的塑料药板、小号矿泉水塑料瓶等材料经过清洗消毒,可以组装化学微型实验仪器,替代常规化学实验仪器,使用更方便、药品用量少、污染少、实验现象直观明显、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学生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一、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在注射器中装入锌粒,吸入稀硫酸,套上输液管即可导出氢气.在输液管口沾肥皂水,可用来吹肥皂泡,以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器材: 1000毫升的烧瓶一只;橡胶塞一个(配烧瓶用);5—10厘米长的玻璃管一根;15厘米长的橡胶管一根;止流夹两个;酒精灯一盏;铁支架一个;天平(连砝码)一架;水若。 二、实验步骤: 1.在橡胶塞中间打一个穿心孔(孔直径比玻璃管外径小1毫米),玻璃管紧穿在橡胶塞中间;再把橡胶管套在玻璃管上。 2.烧瓶内盛以约为其容积的十分之一的水,塞紧橡胶塞后,置于铁架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待烧瓶内的水剧烈沸腾时,移去酒精灯,迅速用止流夹夹紧橡胶管,不让橡胶管漏气。 夹紧橡胶管,这点很重要。夹不紧,瓶外空气就会进入瓶内,实验就得重做。我们是这样夹的:一个夹子平夹橡胶管后,把胶管折起来,用另一个夹子再夹起(如图)。如果用医疗器械用的橡胶  相似文献   

15.
陈烨  张守法 《化学教学》2002,(2):10-10,28
镁能在氨气中剧烈燃烧 ,本文将对该反应作些实验性的探讨。1 实验装置2 操作步骤及现象解释用小刀在橡胶塞上切一深口 ,并把一弯成“几”字形的光亮的镁条插入深口中。用橡胶管连接A、B两瓶 ,打开止水夹C。在A、B两瓶中充满氨气 (B瓶瓶塞上的另一根长玻璃管和大气连通 ) ,将插在橡胶塞上的镁条点燃并迅速插入A瓶中 ,塞紧瓶塞 ,发现镁条能继续燃烧 ,瓶内充满棕色烟。火焰熄灭后 ,关闭止水夹C ,取下A瓶瓶塞 (保持瓶口朝下 ) ,发现有橙色和黄色残渣落于塞上。迅速取下残渣 ,再赶紧将橡胶塞塞紧A瓶 (尽量防止空气混入 )。将D处橡胶…  相似文献   

16.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涵,可以按照实验感知、现象透视、结论推广、理论追溯四个步骤加以探究. 一、实验感知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瓶口用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塞住(塞子塞好后玻璃棒要能跟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伸入瓶内的一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同时将白磷点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将其放到托盘天平上,发现天平依然平衡.  相似文献   

17.
1 精心准备材料 实验课前,老师必须将实验材料逐个测试后分发给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为学生准备了干燥的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材料经过摩擦后,却怎么也吸不起纸屑,导致实验课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这些玻璃棒、橡胶棒使用时间长久,人的汗水、皮脂和灰尘等污物粘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才使棒不带电.  相似文献   

18.
验电器是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例如,直接用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杆下端的两片金属箔依然下垂,表明此时玻璃棒或橡胶棒不带电(如上图)。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便张开,表明玻璃棒或橡胶棒带有电荷。箔片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带有同种电倚互相排斥而推开的。那么,验电器金属箔  相似文献   

19.
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引燃白磷的新方法浙江仙居县职业高中(317300)周秀云浙江仙居二中(317300)张汝建一、实验步骤1.取一个干燥的锥形瓶和一只橡胶塞,在橡胶塞上钻二个合适的小孔,分别插入燃烧匙和胶头滴管,注意让胶头滴管置在燃烧匙正上方约3厘米...  相似文献   

20.
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静电产生的方式很多,当天气干燥时,一些化学纤维质地的地毯、内衣、坐垫和墙纸等受到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另外,家用电器使用时也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例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上了负电;那么,如果用玻璃棒和毛皮摩擦,带电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