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
陈柏林 《文教资料》2010,(34):74-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而作文能力又是一种将学过的语言理论知识运用于作文实际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文的全过程,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最终转化为作文能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的内容之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便于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信手拈来;要重视作文情境的创设,便于诱发学生写作的情感;要重视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便于学生挖掘写作的素材;也要重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便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做好这几点,学生的写作兴趣将日益浓郁,写作水平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这是发展个性的前提;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这是发展个性的途径;第三要运用评价激励来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密切联系生活,真切表达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它是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正所谓: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离开生活,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作文,进而快乐地作文。一、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境,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目光投向返璞归真的自然、目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放为主,以扶为辅.合理引导,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在实践、快乐及欣赏中增强写作兴趣,形成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章君 《考试周刊》2012,(89):41-42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从生活中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使“巧妇易为有米之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3.
王绍娜 《考试周刊》2013,(89):51-5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作文教学生活化.为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广泛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自主习作,用自己的手描绘七彩生活,让学生在快乐作文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提高,无论是语言内容,还是线索结构,都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自己去认识感悟,自己去加强提高,要让学生常常感到有内容可写,知道怎么去写,不再害怕写作文,而是喜欢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傅含冬 《生活教育》2013,(1):100-101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相似文献   

16.
陈献红 《中学文科》2007,(10):66-6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搞好作文教学,语文教学无疑成功了一半。但综观现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作文为应试而生;作文教学无计划性、无系统性;作文评改指导不得力。加上农村学生阅读面窄,知识积累少,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等特点,使得农村初中生普遍对作文兴趣不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写作要求的提出,让我们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通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让学生重视材料积累,丰富写作素材;还要从作文的立意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训练,强化写作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作文教学在选择命题时应依纲据本,具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在作文要求上应层层提高,拾级而目;在作文批改上应做到不拘一格;在作文讲评时应不断提高标准,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李伯南 《广西教育》2004,(12A):24-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也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积极探讨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学生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关键是题材;而题材则源于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用心观察,认真积累,才会在写作时顺手拈来,有事可写,有情可倾。走进生活,细心观察,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接手这两个班级直到现在。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忽略自己的体察的积累,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阅读量少,语感贫弱,语言词汇单薄,驾驭语言的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学生作文“三大难”的基本问题。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窭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要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作文教学中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往往有口难言。初中三年,教材中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训练.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仅凭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作文辅导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