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正处于社会深入发展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关系的转换社会冲突逐渐增加,并显示出复杂化、多样化和联系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冲突表现为利益冲突、城乡冲突和阶层冲突。社会冲突的成因主要是利益主体多元化、城乡二元化结构和社会阶层多样化。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社会冲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高公民有序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调控功能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高校组织冲突的主要表现是:(1)社会转型中行政管理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带来社会权力结构重新配置.引发高校组织的权力结构变化.从而加剧权力关系冲突:(2)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与调整.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势必发生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了高校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社会排斥理论在最近十几年由西方引进中国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各个领域来分析当今的社会问题.从农民工群体被排斥来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造成的影响,探讨农民工被社会排斥的后果,以及造成此状况根源,分析可能会造成的潜在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最后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4.
孙辉 《教学与研究》2004,12(12):5-1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矛盾冲突增多,成为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社会特征。同时,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国家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减弱,依赖于各种体制内资源预防、化解矛盾的做法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转型的社会呼唤着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整合作用,消解社会矛盾,无疑是对这种形势变化和挑战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均衡 利益的均衡并不是利益的平均分配,而是按社会各个利益主体都能接受的方式和规则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平衡。在现阶段.人们对利益的占有必然与自己在利益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相对称;但同时,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也必须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核心理念相一致,从而使社会各阶层感觉到合情合理,如果各阶层之间出现了利益矛盾,社会能够及时地加以协调和化解。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表现为没有或很少有利益上的矛盾或冲突,而在于它能够协调和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间组织蓬勃发展,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民间组织的发展又促进传统国家和社会二元结构格局的解体,一个多元、异质的社会正在浮现,同时人们的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矛盾冲突增多。文章试图从理性利益表达和矛盾有序解决两个方面来探讨民间组织在社会矛盾消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治信仰是一个阶级、集团或个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终极关怀和对社会理想“政治模式”的理解。社会经济政治利益关系是政治信仰产生的社会根源,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是政治信仰产生的基本前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及其性质和社会分工等在政治信仰的形成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旧城改造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重分配,这一格局的变更,带来的巨大利益争夺,是引发旧城改造中拆迁矛盾冲突的根源。本文在深入细致地分析旧城改造中各利益群体、利益群体的利益取向以及矛盾分歧基础上提出缓解利益矛盾冲突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民根本利益,表现为一个国家带有整体的、长远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讲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根本利益实现的过程中总是与现实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又是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总根源。协调好这对矛盾,必须注意好几个原则,并正确地处理好现实社会中几对经济和政治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改进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目的的社会政策,在化解社会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社会政策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促进社会合作;能调整社会利益结构,减少利益冲突,促进阶层和谐;有利于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经济基础;有利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为社会和谐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语篇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人们使用语言来建立发话与受话之间的关系,交际的双方互换着言语角色达到交际目的;本从体现人际意义的语气和情态出发,分析语篇中的社会互动和身份构建。认为语篇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是社会语境中的一种社会实践,因而具有互动性。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化群体选择不同的社会语言构建不同的社会活动和身份,表达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型期社会冲突观念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一直处于总体性社会中,在这种社会框架下。人们的社会冲突观局限在政治和阶级的视野内,这在当时的社会框架之内是有其合理性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冲突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原有的社会冲突观念为指导已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解决社会冲突了,重构与新的社会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冲突观势在必行。本借鉴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新的社会冲突观应当立足于阶层分析、由政治定性转向突显经济利益取向、承认冲突的正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失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政府只有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利益导向、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利益补偿、利益约束和利益矛盾疏导体系,才能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的动态的利益均衡,化解社会矛盾,使我国长期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冲突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普遍现象,揭示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协调和控制社会冲突.本文分析了社会冲突的总根源和基本根源.  相似文献   

15.
科赛是美国著名的功能冲突论代表人物。他致力于将结构功能论和冲突论两种理论有机地调和起来,并试图证明冲突对于社会结构的建立和维持能够作出潜在的和积极的贡献。因此,他的冲突论不仅在西方社会学界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尤其对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大学校长角色的期待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期待大学校长能够扮演四种基本的社会角色:一是作为学术利益的代言人,二是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三是作为学术组织的领导人,四是作为社会利益的主动反映者。而现实中大学校长的角色经常是缺位的,其根源与数字化、任期制的误区不无关系。现阶段大学校长角色的建构方向是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治理对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益矛盾是引起基层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根源,普通民众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是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基层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以及党政干部的权力寻租行为都加剧了矛盾的凸显化形势。中国共产党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策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从而实现全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强行推进到发展国家,它要求企业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诸如资源、环境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慈善事业、服务社区等等,它认为只有软竞争力提升了,企业才会长盛不衰,这是一种制度的提升,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有时也被一些发达国家滥用,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存在的几种突出的社会利益矛盾是:城乡差别带来的利益矛盾、地区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不同经济类型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不同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等。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已有所缓和,但新的社会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问题严重,要使得社会稳定与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缓解社会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20.
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和个人认同,群体认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社会成员群体属性越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上行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距离是群体成员区分群际关系的心理边界,是描述群际差异的重要指标,群体间的社会距离存在相交、相切和相离三种关系;社会学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群际认同特点的描述上,更应该通过对群际社会距离的研究,预测群际关系走向,减少群际矛盾和冲突,寻找建立和谐群际关系的策略。实现群际和谐是社会认同研究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