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教学方法,能分析、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懂得青少年歌唱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从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教学能力。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声乐课采用了上中课的教学形式。师范艺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般声乐教学旨在培养专门的歌唱人才,因此,侧重单一性目标训练,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地指向演唱技能;高师声乐教学目标是培养音乐教师。因此,不但重视演唱技能训练,还非常重视范唱能力的培养,重视对音乐文本分析能力的训练,重视教学设计的立体功能,使学生通过训练,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样,才算找准了高师声乐教学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声乐集体课是一种特殊的授课形式,在幼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独特授课方式的优势,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通过发声训练.作品分析以及多种演唱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歌唱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大高校开设音乐相关专业对于声乐教学的不断深化,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注重,声乐演唱能力势必成为教学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针对受教育学生目前的专业现状,突破传统理论的樊篱,把握舞台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一根本性原则,适当对学生培养机制、培养策略、培养步骤及方法进行实时的调整,进而达到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演唱水平,使高校的声乐教学步入更合理的发展进程,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演唱人才.  相似文献   

5.
作为声乐教学成果的最终呈现形式,作品演唱既是检验声乐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完善歌唱技艺的重要途径.声乐作品的教学指导主要包括作品的选择、作品内容的分析以及作品的艺术表现等.  相似文献   

6.
吴蕾 《华章》2011,(23)
幼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的技巧,以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歌唱的语言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本文就歌唱语言的生活性与规范性两者之间的特点,联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孟艳芳 《新疆教育》2013,(6):145-145
声乐是高中音乐专业生的重课程。声乐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必的歌唱理论知识、歌唱技能技巧及演唱表达作品的能力。笔者就“高中音乐声乐教学”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训练歌唱的技能,还要同时贯穿歌唱思维能力的培养,演唱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作品,而不是一个发声机器,因此歌唱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歌唱思维作为心理活动的根本出发,通过歌唱思维的四个特征来分析说明它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应用,最后进行总结如何提高歌唱思维。  相似文献   

9.
歌唱心理是声乐演唱和教学的关键因素,没有健全的歌唱心理,就不能完美地进行声乐演唱.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发声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声乐教师应遵循科学的心理方法展开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歌曲作品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歌曲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正确地、有创造性地塑造歌曲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有目标地引导,学生演唱的情感表现能力,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课程。是以发声技能训练和歌曲情感处理相结合,突出声乐特色的教学课。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逐步地了解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正确地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具备"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声乐教师都渴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获得完美的声乐演唱能力。因此,高校声乐教师普遍认为将优美的声音,尤其是声乐演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作为声乐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极其重要的。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训练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仔细揣摩,我们发现技能的学习过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声乐演唱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演唱及整个声乐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对歌唱进行心理训练,为歌唱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打下理论基础,从而深刻认识声乐演唱与教学歌唱发声的内在心理规律,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歌唱者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声乐基础教学由于重"技"轻"艺"等急功近利思想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歌唱技能的培养,导致声乐课成为单一的技术训练和技巧传授,声乐教学变得单调而片面,本人认为声乐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演唱技能、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三个层面全面着手,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演唱技能为中心,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为补充和提高,这三个层面互为联系并成为统一的整体,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歌唱基本技能基础,同时对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更具有全面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与演唱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歌唱心理培养和训练,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姜辉 《文教资料》2007,(19):175-177
歌唱艺术不仅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乐器”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歌唱就是歌唱者在一定心理活动的调控下,使用自身“乐器”的过程。但是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和演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歌唱的心理状态,并探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声乐教学的目标是演唱者通过课堂授课的学习,能够运用演唱技巧演绎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演唱曲目的科学选择发挥重要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科学选择演唱曲目,对于歌唱艺术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声乐教学中演唱曲目的选择技巧。  相似文献   

18.
贺星 《教育与职业》2007,(9):181-182
声乐教学中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但学生对高音的恐惧、对技巧的盲目追求和对演唱的陌生感,均为心理状态不协调,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所致.因此,掌握声乐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心理与生理协调作用,融声乐技能技巧为一体,才能不断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声乐是一门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法进行歌唱的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追求一种自然优美的声音,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流畅、动听,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歌唱潜能,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笔者认为,以下四点在声乐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多年,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演唱时跟着钢琴可以唱准,离开钢琴就跑调,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声音缺乏美感,跑调现象更是严重。在多声部作品的演唱中,音准问题尤其严重。音准能力差导致演唱水平难以提高。影响音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从听力和多声部歌唱两方面来进行音准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听、仿、唱"和二声部歌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真正地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