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渴望投身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 ,他们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主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大学生把人生的价值转向获取狭隘的自身利益上 ,出现了背离社会和集体利益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倾向。培养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要采用课堂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 ;其次要给他们树立学习榜样 ;再次要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 ,进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这种精神拓宽着教育内涵,能净化学生灵魂,促进学生思考;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激情,这种激情诞生着教育力量,会激励学生立志,鼓舞学生进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它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与成  相似文献   

3.
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校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导地位,引领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培养大学生对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夯实道德培养的心理基础;丰富社会实践内涵,在知行统一中坚定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精神追求,认为当前大学德育要密切关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指出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共识,理解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对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要努力形成一种关心“国家大事”、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难题而“求解”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以“社会需要促学习”的学习理念;要为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创造条件,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才干,培养起担当社会生活重任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民族造就脊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金钱观正在发生各种变化,现代社会金钱观的偏离使大学生在金钱观上产生许多困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优化社会环境,用马克思主义的金钱观引导学生,以培养他们树立起科学的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的主要方式,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有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切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本文基于这两者重要性的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结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国权 《考试周刊》2014,(87):168-169
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树立正确婚恋观,从大学生自身而言,要端正恋爱动机、培养爱的能力、正确对待恋爱及挫折;从学校层面而言,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康、科学的生理、心理知识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梁亮 《华章》2014,(27)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预先踏足社会,了解将来所要走的路,把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地运用。通过参加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地树立起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地走下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人生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如今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的个人立志出现偏离社会主流的倾向。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大学生立志教育值得民办高校教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课余生活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目前韩师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应从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注重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11.
唐红 《林区教学》2013,(9):33-34
梦想是人生的希望,也是人生的追求。国人的梦想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国家的追求。每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梦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著名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和人品,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组织学生从深层探讨重要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在崇敬历史人物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悟中,产生梦想的冲动,树立正确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是人格的基础,并且认为个人私德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培养现代公民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私德开始。陶行知对金钱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很有意义。陶行知的道德观与金钱观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3.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出顺利融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高校因素主要有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班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高校校园文化等。应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的社会化;加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重视营造优良宿舍文化;推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教学社会化;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作为当今社会情绪的“晴雨表”,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巨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实际上就是在高校网络舆论这一大环境下,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促使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的舆论观倾向主流化,最终实现态度的转变和认知的平衡.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使我们明确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媒介背景的重要性;态度改变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指明了重点;培养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明确了方向.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是使他们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达到促进精神成长的目的.根据培养理论的当代延伸,从社会网络舆论的主流和大学生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方面明确引导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幸福与痛苦是相反相成的,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体验痛苦,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又要批判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承担人生责任,实现意义人生——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必然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追求意义人生,就要承担人生责任。文章从自我、家庭、职业、集体他人、社会六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对策;对个人来说,提高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对家庭、社会、学校来说,则要全力配合,突出教育重点内容,优化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价值取向是主体以满足需要为目的的目标选择和追求。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改革的深入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的重组、青年的个性特征等诸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变迁,主要表现为:自我化、实用功利化、多元化等。在正确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变迁的同时,必须给予适当的引导,大学生要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正确认识贡献和索取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等价”原则渗入人生价值领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功利观,处理好实惠与理想的关系,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因受职业化、实用化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高校应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富有实效的全方位人格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的认识不清,提出高校应该通过全面、系统、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模式,有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理想和专业特点,树立明确的就业方向,确立各阶段的努力目标,培养抗压和耐挫能力,顺利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建国 《考试周刊》2013,(3):156-156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精神传播、学习氛围及校园规章制度的建设,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道德文明等。校园文化包含了办学理念、精神文化及人才培养方向的确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