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面对现阶段电大招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注重和加强各种方式的招生宣传,招生工作人员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提高竞争力。以海宁电大实际工作中拓宽招生渠道,开发招生工作新增长点为例,介绍了招生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很多新的招生宣传方式。与传统招生宣传方式相比,职业院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招生宣传不仅拥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也给招生宣传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单列举了10种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招生宣传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招生宣传工作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支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分析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招生宣传"的宣传理念,该理念弥补了传统招生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地域性的缺点,互联网技术的营运使得招生宣传工作更灵活、更生动,更易于接受。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高校招生宣传方式的探讨,以期为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地方及民办院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做好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招生宣传队伍,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招生宣传方式,结合招生宣传自身的特点,并将招生宣传提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对生源的争取日趋白热化,招生宣传工作是高校招生所倚重的主要方式。本文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概说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所应秉承的策略与技巧,以期借助招生宣传工作的创新推动招生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了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招生宣传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高校招生应该调整思路,要更加注重招生宣传的长效性和针对性。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招生宣传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要求,手机客户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宣传方式存在的弊端,使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更加高效完善。  相似文献   

7.
促销理论在高校招生宣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招生宣传是招生录取工作的第一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招生工作成功与否。在当今各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招生宣传显示出其在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借鉴企业市场促销理论,从招生宣传策划管理、宣传工具和方式选择以及招生宣传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提高我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佳鑫 《林区教学》2012,(7):117-118
分析了高职院校当前省内外招生宣传工作的形势,阐述了如何做好省外的招生宣传工作,提出了创新性的宣传方式,从而为高职院校的省外招生宣传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改革推动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院校+专业”的投档规则决定了以“专业”为中心位的招生宣传导向。概述新高考改革内涵,从素质教育、科学选才、高考公平三个需求角度阐述了新高考改革的迫切性;对比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现状,从招生途径、宣传内容、宣传方式、队伍建设阐述高职院校面临的招生困境;从加强专业建设、招生制度改革、创新宣传内容、科学选择方式、健全招生队伍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招生"本地化"倾向、"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招生录取方式以及招生录取优惠政策等维度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的高校招生政策,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造字法的理论,根据汉字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汉字中"家"的造字法。分析了传统意义上的"家"从宀,豭省声的形声字造字法的不合理性,从汉字的文化意义以及汉字及其结构的历时和共时的演化来阐述"家"从宀,从豕的会意字造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人"脸面"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研究中国人脸面问题的必要前提:一是“脸面”的分类问题,二是“脸面”概念的定义问题。很多学者认可“脸”和“面子”的分类,或者与其类似的“道德性脸面”和“社会性脸面”的分类。学者们对“脸面”的定义则是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脸面”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成分的分析,提出了“脸面”的全新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将“脸面”划分为“评价性脸面”和“互动性脸面”。“脸”和“面子”的区别也得到了合理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3.
康德"三大批判"按顺序分别探讨真、善和美,所以人们习惯用"真善美"表述三者顺序,并将其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但"真善美"的表述方式不仅和康德构建其哲学体系的初衷不一致,而且"善"高于"美"。中国文化是一个以"道"为灵魂、以"合"为途径、以"和"为目标的和谐文化,因此当以"善"为最高境界,守住"善本位",既可以按"真美善",也可以按"美真善"的路径去努力,实现"殊途同归"。人的真正本质就是追求以"真善美"的统一为目标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人类理性语言是呈“递阶秩序”的结构,所谓最高概念都是假定的,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制定的。如果我们一定要用一种肯定的方式来回答,那就只能是绝对无或者“真空”。而所谓“中介性”概念,我们通常的解释和定义,其实都是近似值。所谓“是”或者“有”其实都是“不全是”或者“不全有”。表语永远无法和主语相符合或者相一致。此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乃是一种“不知之问”,而像“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等问法,其实是“明知故问”。柏拉图的“美是什么”的命题,其答案就是“美本身”,而几千年来,与其说这种提问是一种误导,还不如说是后人对他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这是一个崭新的理念 ,崭新的角色。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 ,又怎样去引导学生学习 ,这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操作性问题。本文从“语文学习心理”角度出发 ,认为可循语文学习“心理路径”去引导 ,即循“动力———策略———取向———迁移”的路径去引导  相似文献   

16.
黄侃把"命意修辞"作为"为文之术"之纲维。在黄侃看来,作文之旨,大体是"命意"、"修辞"两方面的功夫。"命意"是内容方面的要求,"修辞"是形式方面的要求。他强调,词意为本,自然为质,并以此对"风骨"作以解释,从而使风骨论从虚空落到了实处;黄侃又主张"文不弃美",以"合乎中道"为理想之准的。故而他回避了刘勰之反"侈艳",而反"朴陋",树起了倡"文饰"的大旗。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科学抑或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是教育学史上的经典论题之一。围绕这一论题,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和文化语境,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总体上,“科学”指向“知”,追求符合教育事实的规律;“艺术”指向“行”,探寻指导教育实践的规则。因此,两者的对峙实质上是“科学理论”与“实践理论”的分野。随着教育学作为统一的知识体的瓦解,“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论题面临着前提性的困境,但又由于其对教育学发展路向的暗示,获得了在现时代的存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关于楚歌唱和的问题.通过对其音乐的研究,文章认为:其演唱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其歌曲性质属于先秦楚国民歌;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曲调由低而高,唱者与和者先在嗓音音高方面进行了比较,而"引商刻羽"的转调行腔描写,则是两者演唱技巧的比较.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文章认为:宋玉的楚歌唱和描写的喻义在于,说明自己既有极高的天赋,又有深厚的后天修为,而所谓的"遗行",就是自己的"瑰意琦行"的人生追求,不能被士民众庶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动机由“本我动力”与“超我动力”构成。“本我动力”会使教师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这需要管理制度发挥作用;“超我动力”会使教师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这需要化理念发挥作用。管理制度与化理念的紧密结合能使“本我动力”与“超我动力”两个方面有效控制与激发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西部书法     
古人生活范围狭窄,知识有限,论化艺术的风格都用“南部”、“北部”来划分。本作认为:宏观的看、全方位的分析,化艺术的风格划分应该是以“东部”、“西部”来划分更准确,本即以此来论以云南为代表的西部书法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