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一年级学生的数感需要以认数为依托,通过丰富的直观活动,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具体地说,是要重视数出数感,读出数感,用出数感。  相似文献   

2.
许爱华 《广西教育》2013,(37):88-88
数感是学习者对数量关系的一种感悟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要立足于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上,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3.
数感一词对于人们而言并不陌生,但是人们对它却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等的感知,感觉甚至是感悟。《数学课标》中将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标准,本文就对认识数感和发展数感提出了明确想法,数感的认识和发展要以实践为手段,以生活为背景,以学生为关注主体进行。数感的建立是一个建构过程,需要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上进行补充,因而这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感是指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估算的感悟,学生建立数感后便能很好地理解数的意义,能描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和估算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等方面的感悟,是学生对数学的直接感觉,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师要紧扣学科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文章从联系生活经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巧借数的运算,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为人们所关注。数感便是一种,数感指的是学生对数量的感受、学生对运算的理解、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学生潜意识的应激反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基于此,要想培养学生数感,就要将数感培养生活化,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7.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小学一年级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是培养学生数感良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通过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表示生活中的数,萌芽数感;通过学生间的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形成数感;通过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及估算加深对数的理解,发展数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把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并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学生对数与数量的关系、数量运算、数量结果估计等的内心感悟。通过数感的建立、动手操作中数感的体验和实践训练中数感的应用等方式,从学生的习惯和态度入手,促进学生丰富数感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学习目标,教学中坚持以教材为本,挖掘培养学生数感的素材,通过估算,创设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实践补充,提供培养学生数感的机会.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数感并不局限于对单个数的感悟,还体现于对多个数之间联系或者规律的一种敏感。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建立运算概念,使抽象的运算式对他们"有意义",即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活动来体验数之间的联系,强化对数量关系的感悟,进而逐步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2.
数感是对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高感悟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下面结合“8和9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从不同切入点,谈谈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是学生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改"用心地教"为"自主地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养成和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19):71-72
数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学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自己实践中总结的有效培养学生数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联系生活、引导观察、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概念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数概念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数感,主要用于表示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的感悟,也可被理解为"数感觉"。数感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当学生具备数感以后,他们将更加善于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认识事物,慢慢养成良好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将针对课堂教学中数感培养问题展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徐斌 《江西教育》2014,(9):30-3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概念教学历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而“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属于数论初步知识,是规定性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8.
数感是对数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抽象数概念时以形思数,在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时以形想数,在理解数量关系时数形结合,使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增强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9.
对比解读2001版和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的内涵,结合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量关系,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和数的问题解决这六方面内容,并以数感的基础性、直觉性、抽象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特点为指导来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联系生活、引导观察、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概念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数概念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