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惠及农村.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加强我国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建设,增强体育文化素养,转变农村居民的健身观念,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2.
以商丘市周边农村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及农民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影响商丘农村体育发展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经济收入较低,农村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年龄偏大,农村体育娱乐场地及运动器材匮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发展乡土特色体育,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公共体育锻炼场地;建立完善的农村体育工作队伍和培训机构,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与实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的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价值观、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和农村体育人口、体育设施等问题展开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体育设施和体育人口及农村体育协会较少,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提高;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如何加快发展农民体育、促进农民健康的建议与构想.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新农村建设诉求下体育的功能与作用,认为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体育不仅是提高新农村健康水平的基本方式,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新农村生活方式优化的重要手段,还是增强农村居民社会情感的理想途径.在农村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丰富农村社会文化生活,培养农村居民的规则意识,还可以成为新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体育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达成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游  朱涛 《教师》2010,(30)
作者以江苏省苏北地区部分市、县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体育现状出发,查找农村居民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影响农村体育活动的制约性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农村体育经费短缺、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偏低、农村教育的落后以及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是直接导致农村居民体育落后、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体育健身状况和体质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体育设施差、组织力度弱、不懂体育锻炼方法、工作任务重等因素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农民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和余暇时间的增多,对体育需求也必然会增加.通过逐步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委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及文体专干的组织、指导职能,帮助农村居民掌握体育锻炼方法,挖掘民间体育和文化资源,培养他们体育参与的兴趣,增强体育需求,从而大力推动农村体育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探索发展农村体育途径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以“四在农家”创建为契机,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补充完善农村体育场地器材,教会农民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农民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农村体育发展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体育习惯的形成与人的体育知识、健康需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制度、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体育健康知识对形成体育习惯起到了先导作用,体育的形式、措施、制度、环境等等是形成体育。习惯的必要手段。体育健康知识可促进人们形成体育习惯,加深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从而使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体育锻炼的方法更加科学,向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华蓥市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观念淡薄;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中青年较少;农民体育消费低;场地设施缺乏;体育锻炼人数稀少;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议: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建立全民健身体系;发挥农村学校的辐射作用;与经贸活动结合争取部分经济支持;举办农民运动会及单项比赛;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积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社会文化生活;结合农村实际、开展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课程的延伸和发展,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吕游  朱涛 《教师》2010,(33):113-114
作者以江苏省苏北地区部分市、县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体育现状出发,查找农村居民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影响农村体育活动的制约性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农村体育经费短缺、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偏低、农村教育的落后以及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是直接导致农村居民体育落后、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加强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练就健康的体魄,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但高校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程、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等,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体育活动行为是受体育意识影响的,参加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参加体育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体育价值与功能的认识程度和所持的态度.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指导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有助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化,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孝利 《考试周刊》2009,(49):122-122
兴趣是促进学生心理探索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动力。要想使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教师就必须激发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感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要上好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白建森 《新疆教育》2013,(5):183-183
加强初中生体育的参与意识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体能发展,获得运动技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学会一些运动技能.有效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体质状况,使他们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这些对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在主观上能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并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促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体育形式,已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还应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关于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和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体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运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其体育活动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学生健康水平,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重心就必然会转向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上,从而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就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发展趋势及对策。一、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广东中山大学、广东轻工职业学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它对体育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效也凸显出来,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及体育健身器材等方面的建设,促使了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提高了农民参与体育的意识和改变了体育锻炼的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