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年抗战,成千上万的儿童沦为难童,亟待救助。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帮助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儿童特赈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儿童特赈活动的工作对象、原则、目标与方式等重要政策。这项活动主要从对失依儿童的收容、开展儿童福利工作及儿童供食运动等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这一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儿童教养院、育幼院、收容所和服务站等机构,使数十万难童得到救助。但是,也存在着受到救助的难童在应该救助的儿童中所占比例过低及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善后救济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尽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帮助战争受害者摆脱战后初期可能遇到的生存困境、恢复战后世界经济,英美两国率先提出了成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构想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由他们共同创建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战后初期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及其难民提供了大规模的善后救济援助,维护了战后初期世界局势的稳定。联总的创建及其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救援行动就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成立,负责台湾地区的善后救济工作。从1945年11月至1947年5月,台湾善后救济分署利用联合国提供的各类物资,在台湾开展紧急救济、以工代赈、协助难民返乡、卫生防疫等救济工作,并且为农业、工业、交通、水利等事业的善后复原,做了大量的努力。这些善后救济工作的开展,对台湾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众生活的安定和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台湾善后救济分署的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但其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收复区善后救济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胜利后,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行总在收复区进行了两年多的善后救济,前期偏重于救济,后期偏重于善后,在救济难民和恢复国民经济某些关键部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战的爆发,善后救济成果丧失殆尽,其促进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努力归于失败,我国丧失了一次非常难得的经济复兴良机。  相似文献   

5.
战后美国对蒋介石集团的“接助”经历了几个阶段,随着情况的变化和在每个阶段美国所采取的方法的不同,“援助”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战后,美国政府以解除日军武装和遣送其回国为掩护,立即在中国展开广泛的武装干涉。这种干涉是通过武装、训练与运输蒋介石军队的形式,甚至是以美国军队直接参加军事行动的形式实现的。为此目的,对华租借法案的有效期限最初延至1946年3月,以后又延至7月。对日战争结束后,开始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救济基金供给中国。这个国际组织本来应当依靠一切联合国的成员国将必需的民用消费品供给中国,以救济人员和使被战争所破坏的生产得以恢复。但是,由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管理机构实际上是操纵在美国的手里,故它在中国的活动是完全不符合其宣扬的  相似文献   

6.
1946年初,国共停战协定签订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以下简称“联总”、“行总”),对黄河堵口、复堤问题与中国共产党代表进行多次谈判,并达成了一些协议。本文根据笔者接触的一些档案材料,略作情况说明。抗日战争初期,蒋政权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进犯中原,不顾黄河沿岸人民的死活,下令溃决花园口黄河大堤,结果日侵略者未阻,淹没豫、皖、苏三省耕田1400余万亩,60多县皆成泽国,百万人死于洪水,500万人流亡他乡,从此黄河改道,故道水涸沙淤。抗战胜利后,党领导的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设在邯郸,其管辖范围:西至河南西部,北在  相似文献   

7.
持续八年的艰苦抗战,使湖南农业蒙受巨大灾难,为恢复农业生产,加快战后重建的步伐,成立于1945年的湖南善后救济分署开展了一系列的农业善后救济工作。农业善后救济工作的展开有效缓解了湖南的灾情,为战后湖南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农业善后救济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抗战结束,国民政府善后救济总量对解放区进行了一定援助。时间两年,分三个阶段进行,虽缓了解放区局部困难,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欧洲难民问题成为联合国及西方国家必须面临并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数百万的难民流亡在整个欧洲大陆,为难民提供临时性救济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也不断涌现出来。1943年建立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联合国难民署都对二战后国际难民政策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些国际组织的难民政策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色彩,使大多数难民无法充分地得到国际保护。  相似文献   

10.
1943年美国第78届国会提出了授权政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拨款的联合决议案。国会和政府围绕这个议案的争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战时国会两院,特别是参议院的主要观点,为罗斯福政府制定战后国际和平组织的政策设定了原则框架,而且对战时和战后美国国际组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行总及其分署在主持中国善后救济事业的过程中,为防范贪腐问题的出现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大,贪腐问题在行总及其各分署中屡见不鲜,形式包括缺斤少两或克扣工粮、哄抬物价或盗卖物资、挪用或侵吞援助款物、官员任人唯亲等。问题出现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有当时中国社会大环境的黑暗、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不到位、官员缺乏自律、包庇纵容等。贪腐问题呈现地区范围广、涉案官员多、打击不力等方面的特点。社会各界对此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70年代,清朝收复新疆。为了恢复地区生产,维护地方秩序,设立了临时性统治机构——善后局。善后局的设立对平复新疆战后创伤、发展新疆经济、维护清朝在新疆的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新疆建省奠定了基础。善后局在短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与善后局员工的尽心工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善后教育,指的是在不能预料事件发生之后或者事件发生场地之外进行的后期教育。教育经历告诉我们,有深度的教育,不在人前,常在人后。有善后的教育更有深度和精确度。前教育,指在事件发生当前的教育,可能是在时间前教育,也可能是在场前教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及时进行前教育。然而,在此类教育上,教师的专业性只体现在细节的略微差异上。真正有差异的教育体现在后教育上。后教育,指在事件发生之后的教育,是教师在前教育之后的助攻。特殊的事件只有前教育远远不够,后教育才有温度,感人至深。善后反映了教育的深度与精度:善后教育是一种长线教育;善后反映了教育者的信心与耐心;善后往往会带来教育的转机;善后教育是教师成长的机会和标志;善后反映了教育者的经验与专业技能;善后教育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善后反映了教育者更多的思考与反省。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损害侵权行政救济模式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规模损害侵权的行政救济模式是借助行政权力解决纠纷的法律机制,它所涉及主体以及权利义务配置机制与诉讼救济、社会救济不同,它在大规模损害侵权救济中所承载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对大规模损害侵权责任实现的意义也不相同。大规模损害侵权行政救济模式在损害风险判断、赔偿标准制定、赔偿范围确立和责任承担方面需要通过行政主导方式加以明确,但是在大规模损害侵权救济中需要做到个体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尽可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蒋廷黻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经世主义学者.经世济民的情怀使他勇挑战后善后救济事业之重任,而理想主义和自由派学者独立清高的思想个性却使该事业举步维艰,受人诟病,最后被迫辞职,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败笔".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受处分的学生进行善后教育王树理,姚国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时要对违纪学生施以必要的惩戒──纪律处分,但它同时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作用:受处分人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辍学等。因此,对受处分的学生进行善后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对受处分的学生进行善后教...  相似文献   

17.
据2009年2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在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介绍,今年上半年将抓好辽宁、河北两省报刊退出机制的试点工作,逐步完善报刊退出的评估指标、退出流程及报刊退出后人员善后安排制度等。同时各省要结合报刊年度核验工作,对不具备出版条件的报刊试行退出。下半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报刊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贷放了大量政治性债款,而六国银行团与袁世凯政府签订的“善后大借款”是最典型一例。本文剖析了六国银行团与“善后大借款”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事救济是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权利则无救济,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根本在于其权利。就业平等权是平等权在劳动领域的具体适用,但是它依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未能成为民事救济的直接权利。反就业歧视民事救济权利,是就业平等权在私法领域中具体化了的民事权利。只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民事救济权利才能作为劳动者获得民事救济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20.
“7·21”北京暴雨发生后,通过实证分析一周内网络舆情的重点、特点及其变化,可以发现“两个舆论场”在议题上的显著分化与矛盾.基于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和媒体必须做好区别于物质善后的“社会性善后”,树立善后问题前置的新意识,并制定善后沟通的基本策略,从而建立融多元主体于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性沟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