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团练在清代官书中又被称为乡兵、乡勇。清统治者将团练、积谷和保甲同列为“地方应办事宜”。作为清朝政府利用绅士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它成为清王朝维持地方治安的主要工具。 近代以后,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兴起和发展,团练这种组织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盛极一时,其性质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为近代湘、淮勇营兵制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绅士集团是自唐宋以后伴随着科举制的实行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集团。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绅士集团的构成和基本特征等都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变革的冲击,绅士集团首先发生了分化,这种分化直接导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基础的瓦解,加速了近代化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绅士革命化”是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绅士阶层分化的典型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四:一、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恶感;二、国事日非的深刻刺激;三、新式教育的熏陶;四、救亡图存实践的历史教训。“绅士革命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结果和反映,并对辛亥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末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各种方式进入新式教育领域,如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进一步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和各种报刊.有每件的绅士甚至还跨出国门.留学海外.寻求新知。清末绅士的这一系列活动呈现出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的过程.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绅士研究成为一大热点,但史学界在绅士的涵义、地位和特征等问题上颇有争议。绅士是封建社会中具有一定功名或职衔、介于官僚与平民之间的一个在野特权阶层。绅士主要是依靠封建统治者所赋予的政治特权,并凭借自身在思想文化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而成为“一个统治中国社会的特权阶层”。它具有封建性、权威性、地方性、流动性、在野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绅士即是其中一个特定的等级阶层的称谓。   “绅”,本是表示等级身份的一种服饰,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大带,“古之仕者,重绅插笏 (音互)。”由绅的含义引申为“束绅之士”,简称为“绅士”。并进而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但古代士大夫仅指当官的读书人。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到了明清之际,谋取功名的读书人不断增多,很多人虽然取得功名身份,却不能为官。所以,人们就把那些不曾为官的科举士子统称为“士”。当时,绅与士有着本质的区别。到了近代,这种区别逐渐消除,无论当官…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欧洲社会,凸显社会时代特征的绅士教育从意大利发端,最早出现"绅士"的概念,并进行了绅士教育的早期实践。后来,绅士教育在法国和英国得到了发展,但在英国的发展超过了在法国的发展。在17世纪,绅士教育不仅成为了英国社会的一种时尚,而且确立了具有鲜明的英国特色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绅士教育对后世西方教育产生了持久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洋时期无锡的绅权得以扩张,地方精英们借助自治组织与商会等公法团体掌管了地方管理大权,成为社会权力群体。当时中国基层社会的管治模式已由传统的政府为主、绅士为辅,变为绅商为主、政府为辅。绅权的扩张给了地方精英们更大的施政平台,但也给全国政权的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北洋时期始终未能解决政权、绅权与民权的平衡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日,南京某中学推出了“绅士、淑女”教育口号,要求男生当绅士,女生争做淑女,主张认为“绅士、淑女”教育,使学生学有方向做有楷模,比以前的那些空洞的“五讲四美”要求,来得更直接、更具体。  相似文献   

10.
近读马敏先生《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一书 ,获益良多。此书时空跨度很大 ,从古代“士”阶层的兴起 ,传统绅士阶层的形成和演变 ,绅商合流的萌始 ,一直延伸到近代绅商阶层的形成及其角色和作用。作用同时又通过绅商阶层的类型区别、社会属性、社会功能、政治参与的探讨 ,与西方的早期资产阶级作众多层面的比较 ,“将近代绅商阶层的社会阶级属性确定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早期形态。所谓‘早期形态’ ,意味着绅商尚不是成熟和完备形态的近代资产阶级 ,而只是在中国社会由中世纪农耕社会向近代工商社会转轨过程中 ,一部分亦绅…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地方政府的实业政策促使有识之士兴办实业的热情高涨,亦使近代实业大面积兴起。虽然这股发展热潮由于晚清政府的覆亡而未能持续,但是,新政时期的实业之兴对江西近代经济转型起到奠基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宗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捐资助学是宗族文化中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江西近代宗族开办民办教育的状况入手,分析了其办学特点及其影响,为研究宗族文化及近代民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清季督抚幕府改制与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督抚幕府是近代中国地方政治的中枢,在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咸丰朝太平军兴后,督抚幕府作为清代幕府制度的重要层面,在机构组成、职能、人事任用诸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大突破了清幕府制度的原有框架,孕育生长了以督抚为中心的新生幕府官僚体系,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领域拥有空前的控制力,实为近代地方行政体制演化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苇甄 《教育文化论坛》2012,4(5):125-130
地方教育和地方、地方人的关系,是地方教育文化研究的中心课题。教育之乡是地方教育文化的典型范式,也是南通教育的文化标识。南通教育之乡和近、现代南通城适以相成、共生共荣;南通教育之乡和南通乡人的品格相辅相成、共同冶炼。自觉反思南通教育和南通城、南通人的文化关系,是加强教育之乡建设、不断推动城市改革发展的必须。  相似文献   

15.
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分析明清以来平和九峰地方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认为以平和城隍庙和黄田都城隍殿为中心的两个祭祀圈的出现,是明清以来九峰地域社会权力格局变化在文化上的投射。  相似文献   

16.
民初的央地关系一方面处在国家转型的大环境下,另一方面也深刻制约着国家的转型。辛亥革命后,由于对抗性的央地关系,中央政府始终没有获得充分合法的权威,积聚起强大的国家能力,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任务。近代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新兴的主导力量,这支力量必须能打破央地权力的既有格局,有效地对整个社会进行整合、动员和治理,唯其如此,才能把中国引入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理性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以制信息权为特征的不对称战争,虽与传统的战争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战争的突然性、残酷性、短暂性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但涉及战争的一些基本形式仍然未变。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在指导我们如何夺取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的实践中将具有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清中叶温州因粮食危机引发的骚乱进行了透视,发现:政府“地主政权”的角色扮演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宗族组织不是由于其慈善功能,而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生存理性和安全理性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从而恢复了社会秩序。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宗族在今天的社会治理中所具有的地方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里的教育研究组织不仅为现代大学按教育规律办学提供了教育理论支撑 ,而且是现代大学的宝贵财富 ,是大学提高其知名度的重要力量。失却了这一学科群体与能力 ,很难成就完整意义上的大学 ,很难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 ,也很难造就时代需要的大师。因此 ,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研究组织摆脱尴尬的境地 ,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强化其独特职能要做到 :领导重视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定位确切 ,强化它的学术职能 ;因地制宜 ,鼓励和支持学院制模式、独立所模式等多种模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民党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兽医学校等内迁至安顺,给安顺小城带来现代科学意识,它们积极参与安顺抗日运动与安顺地方经济、文体等建设,对安顺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