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做《生理卫生》关于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时。我补充了进一步来证实呼出气比吸入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内容,从而验证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改变。 1.取甲乙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干净的玻璃管向甲烧杯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用打气筒向乙烧杯石灰水内打气(注意气不可打得过多过猛),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 此法中可让学生思考:打气相当于人体什么生理过程?乙烧杯中的打气实验对于甲烧杯的吹气实验起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一种较为简便且易操作的实验方法:取2支硬质试管,试管口同方向上下错位10cm左右,用扎带将它们捆扎在一起,往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碳酸氢钠、碳酸钠固体,各自连接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将两导管一一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大约2分钟后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该实验装置实用性强、成功率高,适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3.
二、简答题1.在甲、乙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用针筒向甲杯石灰水中打入空气,用玻璃管含在嘴中向乙杯石灰水中吹气。请回答: (1)石灰水变混浊的是____杯。(2)该杯石灰水变混浊的原因是什么? 2.图1 表示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各个器官时,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表示被消化程度)。请据图回答: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化学》“一氧化碳”一节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即 (实验 5 -10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 (实验 5 -1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可用一套简易装置来完成。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CO性质演示装置1.甲酸和浓硫酸  2 .澄清石灰水3 .以石棉绒为载体的氧化铜  b .操作步骤。①取少许石棉绒 (或玻璃纤维 ) ,尽量多附上氧化铜粉末 ,放入普通的细玻璃管中 ,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在小的具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胶塞。③在大的具支试管中加入 2mL甲酸和 4mL浓硫酸 ,塞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胶塞。当环境温度在…  相似文献   

5.
<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突出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特点,运用电视教材呈现生物体的结构特点及生理现象有其事半功倍的效率。为此,在讲《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节时,本人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新课一开始,师述:这儿有A、B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请两位同学分别向A、B两支试管吹气和压气(用吸气球),提示同学们观察A、B两试管中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自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是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的二氧化碳气体多。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让二位同学按书上图示提示上台演示,一个用打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另一个用嘴衔着小管子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一会儿用嘴吹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打气筒打的没有变浑浊。教师让部分学生上前轮流观察后问: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一个变浑浊了,另一个没有变浑浊。师:想…  相似文献   

7.
例题: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置于0℃、25℃、100℃的水浴中加热约5min,取出试管。再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50~60℃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比,我们认为用碳酸氢铵代替碱式碳酸铜作遇热分解的演示实验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实验如下.一.原理二.实验用品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烧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木块、碳酸氢铵、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试液、无水硫酸铜、脱脂棉.三.实验装置图其中a是沾有无水硫酸铜的脱脂棉;b是白色碳酸氢按固体;c、d是玻璃导管;e是无色酚酞试液;f是澄清石灰水.四.实验步骤1.取一支试管,截去底部(在试管上绕几圈沾有煤油的棉线,点燃,待火焰熄灭后立即将试管竖直插入冷水中,试管就在绕线的地方断开).…  相似文献   

9.
《人的呼吸》一课(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的第一部分,说的是人为什么要进行呼吸?人利用吸进身体里的空气干些什么?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课本上列出了一张吸进的空气与呼出的空气成分对照表,由于没有安排实验验证,学生不易掌握。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帮助理解,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1.准备好两杯澄清的石灰水,请一个学生用嘴通过导管对石灰水吹气,另一个学生用小打气筒向另一杯石灰水打入空气,要求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两杯水出现的不同情况。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它含的二氧化碳气比空气要多得多。 2.用嘴对一块干玻璃呵气,再用打气简向另一块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学生对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一、说明1.具支试管内装Na2CO3,具支试管内的小试管内装NaHCO3。2.A、B两支试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3.加热后很快看见A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则无变化.二、优点1.NaHCO3和Na2CO3所处的外部条件基本相同,受热时间相同.2.对比性强,学生印象深刻.3.该实验所用的教学时间少,克服了课本中分两次操作所造成的教学时间过长的缺点.NaHCO_3和Na_2CO_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设计@李俊生$河北秦皇岛市第六中…  相似文献   

11.
吃饭时细细咀嚼就会尝到一股甜津津的味道,这就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饭粒中的部分淀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分子的缘故。为增加学生对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感性认识可做如下实验。互取甲乙两方试管各加入5mll%的新配制的淀粉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新鲜唾液和1ml蒸馏水。振荡后用37%的水浴加热两支试管(夏季在室温下放置即可)。2每隔3~4分钟取出几滴试管中的溶液用碘水检验一次;甲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浅,而己试管溶液颜色不变,一直为蓝色,十分钟后甲试管中的溶液加碘水不变色,表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而乙试管中的…  相似文献   

12.
取一具支试管、底部放NH_4HCO_3粉末,中间放无水CuSO_4粉末,支管口朝上,放湿润酚酞试纸、试管口用带塞玻管和澄清石灰水连接。 组装后,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到酚酞纸变红,白色CuSO_4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浑浊。从而证明NH_4HCO_3受热后分解成三种产物。实验直观,学生印象深刻。 说明点:1.具支试管略向下倾斜(以15~25°为宜)。2.试管要干燥。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第三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安排了“乙二酸受热分解”实验。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材步骤“给试管中的乙二酸晶体加热,将分解产物先通人干燥的冷的小杯中,然后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及所给图示完成这个实验时,发现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实验装置不合理,实验过程中乙二酸熔化后流向试管口并有凝结,实验难于继续;②小烧杯中检验到的水是晶体中的结晶水还是(COOH)_2热水分解生成的水?③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_2还是升华逸出的(COOH)_2?生成的沉淀物是 CaCO_3还是 CaC_2O_7?为此,笔者设计了乙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参加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调查”活动,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测试中,我发现了下列一些错误。 1 仪器选用、组合不当 如检验铺路石块中确含有CO_3~(2-)离子:应该选择大试管作反应器,小试管盛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把玻璃导管、橡胶管与带弯管的单孔塞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5.
许多高中生物复习资料中都有以下这道题目 :将酵母菌经过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 (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 3支试管中 (图略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 1 )实验一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 ;( 2 )实验二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 ;( 3)实验三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请回答 :上述 3个实验中 ,甲、乙、丙试管内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为了使题目的条件、要求和答案让人一目了然 ,笔者用图表形式示出。条件 试  管甲 (上…  相似文献   

16.
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混合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出以下猜想:  相似文献   

17.
以实验为基础的探讨和推理,容易为学生理解,如再配合运算,那么,学习效果尤为显著。今以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互滴为例。 [实验]:取二支试管,一支中盛AlCl_3溶液。一支盛NaOH溶液,往盛AlCl_3溶液的甲试管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往盛NaOH溶液的乙试管中逐渐滴加AlCl_3溶液。 (现象) 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逐渐消失变澄清。乙出现少许沉淀,很快消失,继续滴加,最后出现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18.
1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这样叙述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的H2 O2 溶液和 3滴洗涤剂 ,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粉末。观察反应现象。”我在实际操作中这样做的 :取一支试管 ,加入1~ 2ml 30 %H2 O2 ,用试管夹夹持 ,让学生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用余烬木条验能否复燃。然后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二氧化锰加入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水汽 ,再用余烬木条靠近试管口可迅速复燃。待反应结束 ,可看到少量的二氧化锰仍在试管中。证明催化剂MnO2加快了H2 O2 的分解速率。注意 :由于反应剧烈 ,且反应放热 ,反…  相似文献   

19.
1.化学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分别向装有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变成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也是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过程是: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或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铜和稀硝酸反应,由于试管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