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学校有一位很懒的班主任——老陈。同事们之所以称呼他为“老陈”,并非他的年纪很大,而是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从不与人争强好胜。学校里的“先进”没有他,他不着急;学校里的“十佳”又没有他,他还是不愠不火。之所以说他“懒”,是因为他从不注重修面和穿着,时常被人误认为是建筑工地上干杂活的。  相似文献   

2.
佚名 《中学教育》2005,(3):62-62
盘尼西林的发现,一直被人认为是医药界的伟大发现。它的发明是英国化学家佛莱明,当时的工作条件很不好,实验室又小又破旧,从来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他仍是充满活力地做着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上帝的谈话     
约翰是一个小偷,他的专业技术到了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的地步。在同行中,在同出一门的师兄弟中,他是惟一一个没有被逮住过的人。因此,在这一行中,他的声望相当高。他也口出狂言:天下没有他拿不到的东西,也没有他进不了的房子。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自小深受汉文学的熏陶,有雄厚的汉学基础,虽然他大学里学的是英语,又有过留学英国的经历,但都没有动摇过他的根基。他把《左传》等的表现手法用到自己的小说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学,正因为如此,在西方文学的潮流如大河泥沙般倾泻在当今的日本时,他的文学既没有被冲走,也没有被淹没。“中国古典文学是把他引上文学之路的最初最根本磁场”。  相似文献   

5.
格洛阿是法国的天才数学家,却因为思想激进而坐牢。刑满出狱后.到哪儿去呢?此时走投无路的格洛阿想起了老朋友鲁柏,这人也是一位喜欢数学,善于思考的人。于是,他来到鲁柏的寓所借宿。真是祸不单行.看门人告诉他:两周前鲁柏被人刺死,家里的存款也被洗劫一空。巨大的悲痛突然袭来,但很快格洛阿便冷静下来。他问:“凶手抓到了没有?”女看门人答:“没有。”他又问:“现场留下了什么线索没有?”女看门人又回答:“没有什么明显的线索。警察勘察现场时.只看到鲁柏手里死死捏着没有吃完的丰块苹果馅饼。我们是同乡,馅饼是我送他品尝的。”格洛阿进而追问:“你有什么想法吗?”女看门人凑近悄声说:“我认为作案的人很可能在公寓内,因为案发前我在值班室.没有人进来.不过……”她用手指了指公寓,接着说:“这座楼,每层15个房间,住着100多人,情况这么复杂.实难破案。”  相似文献   

6.
真我历险记     
门开了,走出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我感到奇怪:为什么还没到预定时间他已经出来了呢 ?难道,难道是电脑出了问题 ?不,不,不可能的……这时,他看见我了,于是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索着,好像在找什么。突然,他的手从口袋里抽了出来,手里握着一把枪,那黑黑的枪口瞄准了我。我脑海里产生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躲”,可是终究没有躲过,我被击中了。   我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小了,并且轻得飘了起来。突然,那个又轻又小的我被一只大手抓住了,接着,我被扔进一间大的房屋里。房屋里一片寂静,好像没有人住一样,我便开始观察房子里的一切:…  相似文献   

7.
不要等刘备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三顾茅庐”这段故事,在赞叹刘备思贤若渴的同时,我不免为诸葛亮担心———要是刘备没有来呢?中国历史是否还会留下“诸葛孔明”这个名字?诸葛亮是幸运的,他终于等到了刘备,使他的才华得以发挥,成为一代风流人物,没有被埋没于草庐中。但是,世界上又有几个刘备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幸运呢?假如刘备真的没有来,诸葛亮又会怎样呢?恐怕只能怀着满腹的韬略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怀着生不逢时的慨叹寂寞地死去。如此看来,这种等待是多么渺茫、多么危险啊!这种等待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本又一本的教育学术论,而且在他的行中也很少看到这主义那理论的学术名词,这个人会被我们看作教育家吗? 这也许是一个让我们很多人汗颜的问题,因为这个人在我们的心中不但是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这个人是陶行知。与那些“作等身”的学院教授们相比,使他厚重的并不是单纯的字,而是字及其背后的实践。正是那些切人社会苦痛现实的实践,缠满了一个知识分子良心,使他的字像手术刀一样,对社会中的教育现实充满了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日晚上,不到3岁的宝宝一人在房间里玩积木。我喊他吃饭,连喊数声,都不见他出来。于是,我来到房间,故意大声说:“这个房间没有人?关灯,去吃饭!”谁知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人!怎么说没有人呢?”看上去一脸的严肃与认真,似乎还夹杂着几许不满。我一时语塞,继而惊喜万分!是呀,我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我又怎么能小觑这活生生的人呢?虽然他还不满3岁!于是我也学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由衷地说:“对不起,妈妈说错了,我的小人,我们一起关灯去吃饭好吗?”儿子抬头看看我,似乎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居然一反常态,毅然丢下心爱…  相似文献   

10.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受奴役受压迫被人轻视的下层人,大家对他的处境表露出同情,而对他的精神即阿Q精神,又往往会报之以嘲笑和鄙夷。其实是我们仅仅看到了阿Q精神的负面影响,而没有看到它的正面价值。为了尽可能地挖掘出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的合理性,我先向学生讲了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1.
辛勤如他     
倪远 《中文自修》2006,(2):30-30
莫扎特的手轻快地在琴键上弹奏,他乐思如泉涌,或许这正是他被人称为“神童”的缘由。然而又有谁像他那样不分昼夜地谱曲呢?他如此描述自己的作曲秘诀:“没有哪个音乐家比我更用功了。你举不出有哪位大音乐家的作品,是我不曾反复辛勤钻研过的。”  相似文献   

12.
张广厚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个矿工家庭里。一家七口人,全靠父亲一人的收入来维持,因而家境非常贫寒。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张广厚小时候就到矿上当矿工,因而没有时间好好读书。考初中时,由于数学不及格,没有被录取。但他并不灰心,又到“童工补习班”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13.
阿基里斯是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生的儿子。在他刚出生时,母亲就倒提着他,把他浸在阴间的冥河里。别担心,母亲不是要淹死他,而是浸了冥河的水,就可以刀枪不入,比现在的防弹衣还要管用。可是,当母亲抓住他的脚时,他的脚跟没有浸到水。这是个秘密,这个秘密现在只有我们知道。阿基里斯是英雄和女神的后代,当然很英勇。他小时候又拜吉隆为师,学习骑马和射箭。吉隆可不是一般人,他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马,人们管他叫人马怪。希腊的主帅是阿伽门农,他在出征前请预言家预言。预言家说,特洛伊一定会被攻下,但要有勇…  相似文献   

14.
《求学》2023,(18):32-33
<正>2023年的高考季,相信不少人都听过唐尚珺的故事,他已经复读了15次,今年下定决心不再复读,去上大学。然而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他最终被退档了。在后续的媒体采访中,唐尚珺表示:“心情很低落,思来想去,没有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我没有填补录(征集)。”谈及接下来的打算,他说:“什么都不要想了,回家。就算我想再复读重考,估计也没学校收了。”  相似文献   

15.
记得·回忆     
《音乐世界》2010,(3):150-151
炎热的九月是最初的相识,留下了彼此仓促的脚印。淡淡的烟草味夹杂着甜甜的水果香是他身上独有的味道,单薄身躯总是被不变的黑色拥裹着,略显消瘦的身体,没有一丝颓废的感觉,又总是在隐约中透露着属于他的气息,他如同所有的男生一般热爱体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和良知等可贵品质的铸成物,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素质。缺乏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不仅没有可能成才,还会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是社会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被安排在社会的不同位置上,人总是要与他周围的人们有着相互的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做人的责任感就是一个人他对自己与周围的人们联系和制约的自觉认识,并在这种自觉认识上要求自己好好做人的一种责任心。 对一…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资本     
天津20中学高中毕业生刘涛,在4岁时因不慎被变压器击伤,失去了双臂,却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用双脚做事。他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并在2002年高考中以569分的高分考取了天津财经学院。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还是一名校足球队员。他虽然没有双手,却用双脚趟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把苦难和挫折踩在脚底,纤弱而残缺的生命便显得刚强而丰盈。这又使人想起法国著名记者博迪。他在1995年因突发心脏病导致四肢瘫痪,终年卧床不起,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虽然头脑清醒,但是全身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可是,他并没有被…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辅导》2013,(20):93-96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五岁到八岁共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五年,到十三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好过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  相似文献   

19.
《喜剧之王》中,周星驰被人说成是个“死跑龙套的”,对此,他的解释只有一句话: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龙套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角色。没有名字,没有表情,没有台词,却不一定没有未来。谁又知道,今年的龙套,明年不会一炮而红日后成为巨星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做合一     
现在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他和学分离子。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