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外校教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课“生活中的困难”。在课上,有一句话反复响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教师一直在重复这一句话,这似乎是他心中的“标准”答案。教师问道:“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体会?”学生都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老师也不忘满意地表扬学生一句:“你说得很好!”我在思索,学生在这样的课上究竟能收获多少?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可能仅仅是教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几个“高尚”口号似的词语。当我们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真能做到这些吗?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谭柳青 《教师》2012,(19):45-46
虽然过去5年多了,但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幼儿园.在不足1千米的路上孩子接连问了我三个“为什么”,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点“解释”不了。第一个是:“为什么天亮了天上还有月亮?”第二个是:“为什么幼儿园全是阿姨老师,没有叔叔老师?”  相似文献   

3.
爱的感悟     
李静 《山东教育》2009,(1):119-120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转眼间,我已经做了八年的幼儿园教师,我不断地在思索: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孩子?回想八年来日复一日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我对“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常听见职场人歇斯底里发泄:“我没有安全感啊!”不由得思考职场安全感到底是什么。为何会产生职场恐惧?安全感能解决什么?它到底有多靠谱?这些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  相似文献   

5.
袁朝莲 《母婴世界》2011,(9):138-139
今天.宝宝一见我就兴奋地说:“妈妈.我在幼儿园讲故事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夸我讲得好!”我问:“你讲的什么故事啊?”宝宝答:”小老鼠搬家.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第一次在幼儿园编故事,还大胆地讲出来,真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再讲一遍好么?”  相似文献   

6.
“阅读理解”当然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个小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什么;这需要思考与定位。做好这件事。就能避免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命题人玩“猫捉老鼠”“老鼠躲猫”的应试游戏,也能使教师强化训练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什么题都要抓,什么题都要做,结果真正的“鱼”倒没抓到。  相似文献   

7.
肖圆 《考试周刊》2011,(90):235-235
幼儿园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对于教师们来说,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难处理的就是离园环节.不少幼儿园教师都戏称该环节是“打仗”的环节。那么,离园环节为什么会让老师们觉得像“打仗”?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是值得幼教工作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童自强 《上海教育》2009,(12):46-49
在本学期初,新的减负举措出台之后,各种各样的报道层出不穷。有的是积极挖掘各个学校实现“减负”的新经验,有的则在思考为何“减负”的口号喊了那么多年,学生负担依然很重?思考需要找到症结,实践需要真正出效果。本期,我们请来多位校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起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读“减负”,思考如何“减负”,展现有效的“减负”实践,希望这些思考和实践能带给我们关于“减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赵宁波 《贵州教育》2009,(15):47-47
常常听到我们有的教师们私下里叹苦经:太累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呗,还搞什么科研哦!有的教师说,搞教育科研,不就是要我写论文吗?我每天要批改那么多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研究啊?真是要我的命了!每个学期,只要学校或上级组织老师们拟写“论文”总是只有寥寥几个教师是真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所获拟写论文的,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还是学生时,几乎每节课都听到老师讲,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参与者、指导者。听多了自然觉得很腻,心想:“不就是这几句话吗?有必要这样天天讲吗?真够烦的。”而现在一回想起来就再也不敢有那种念头了。因为在幼教实践工作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步实在很难。在我国的幼儿园里到底有多少真正落实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恐怕没有人敢做出一个肯定的回答。记得我还在读书时,一位新西兰的幼教博士在我们学校做学术交流时提到了我国幼儿园一些奇怪现象。她说在她参观的我国的每所幼儿园里看到的都是全班几十个…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成功的人生,但是,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成功”?最近,一位多年前我教过的学生让我思考了许多事。  相似文献   

12.
1教学主张1.1个人的教学主张(理念或特色)笔者作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010年起),在导师的指导下,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教学特色是什么?或我的教学思想是什么?对于数学教育教学,笔者认为“教要熏、听、扶(熏陶、倾听、帮扶),学要做、说、用”.教学中教师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等来影响、熏陶、感染学生,不要或不能总是把教变成“煎炒烹炸”.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老师讲,哪些不需要.要多问问“为什么?”“是怎么想到的?”多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有困难时你再去启发,他跌倒了你再扶他.要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授治校”理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悠久的大学管理理念.近年来又逐渐引起高教界人士的关注。在现代大学中,“教授治校”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真正做到“教授治校”的途径又有哪些?文章将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幼儿园成了大问题。细究起来,这个问题涉及诸如幼儿园教师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何聆听专家的“高见”,如何看待幼儿现时的发展水平,如何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如何确定“做研究”的目的等等问题,总之,要搞清楚什么是幼儿园教师最应该做的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很多幼儿园教师实在是“太累”了,而且“累”得没道理。为此,郑重推荐大家读一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家雄教授的这篇章,不论你是园长还是教师,幼教干部还是教研员,理论工作还是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又到6月毕业季,很多幼儿园忙着筹备和举办毕业活动。在幼儿园看来,大班毕业活动不仅承载着幼儿对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更寄托着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入人生新阶段的美好期许。然而,在毕业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听到来自家长和孩子的另外一些心声:“拍拍照片,演演节目,这样的庆祝没什么意思。”“我的孩子没被选上表演,整天闷闷不乐,都不爱上幼儿园了。”“几个月前就开始排练,正常的教学几乎都不开展了,孩子每天回来直喊累。”……我们不禁思考:毕业典礼是谁的典礼?毕业活动是儿童的需求还是成人的意愿?毕业对幼儿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所组织的毕业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幼儿园的毕业活动到底应该怎么办?本刊以“幼儿园毕业活动的实践与反思”为专题,约请不同作者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毕业活动方案和关于毕业活动的看法,希望通过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引发读者对毕业活动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走向“分享”的“期望” 在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上。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为什么而来?我满意吗?我为什么满意?有没有一点儿什么遗憾?那遗憾又是什么呢……其中的小小遗憾主要聚焦在:怎样的研讨才更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呢?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几位家长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当他们问自己孩子问题时,总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这几位家长大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经常问孩子一些相同的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今天学了什么?”……经常是这样,孩子当然没有与你交谈的兴趣。这里提供几种有利于与孩子交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做谈话的发起者。要引导孩子们说话,成人得有想像力。比如问“告诉我,你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给幼儿园教师“松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幼儿园成了大问题。细究起来,这个问题涉及诸如幼儿园教师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何聆听专家的“高见”,如何看待幼儿现时的发展水平,如何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如何确定“做研究”的目的等等问题,总之,要搞清楚什么是幼儿园教师最应该做的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很多幼儿园教师实在是“太累”了,而且“累”得没道理。为此,郑重推荐大家读一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家雄教授的这篇文章,不论你是园长还是教师,幼教干部还是教研员,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过得真快,2023年要结束了。如果问我这一年,哪件事干得最有意思,思来想去,莫过于连续用几组“30天”思考教育教学这件事了。第一组问题思考,我是从2023年7月11日那天开始的,即用30天思考“语文新教学”。连续30天,我写下了以下30篇文章:1.《〈纪昌学射〉的教学启示》2.《我国小学语文什么时候有单元教学?》3.《我到底有何事没做或没做好?》4.《语文的“家”到底在哪里?》5.《他们为什么想不起来?》6.《这样的考试意味着该有什么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