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全球化的挑战,“走出去的”国产电影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认同度和在世界电影市场范围内的份额,体现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国产电影应该从价值体系、类型选择和镜像呈现等方面加以重视,努力实现国产电影的全球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国产电影在海外上映,中国的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国产电影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中的字幕为研究语料,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角度,以文化的准确传递为切入点,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片字幕翻译中的佳译和不妥之处,并提出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整合营销传播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整合广告与赞助、联合推广、市场公关、事件营销、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营销传播力量,完成有关品牌资源的整合。好莱坞"高概念"电影和中国"大片"的高票房收益为电影市场整合营销传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新媒体形势下,电影充分发挥其渠道优势,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广泛的适合中国电影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4.
国产电影虽然在国际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国电影还面临着要如何开放、勇敢地面对国际市场,加强民族多样化艺术特色问题.国产电影对外传播需要确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在电影内容选择等方面积极改进,积极适应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承担着历史的重任: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且要树立国家传播视野中的现代“现代中国”形象。目前,以打造具有民族文化标识的类型电影为核心的全球化传播策略,已成为中国电影应对文化全球化浪潮的突围之路。本文拟以《神话》、《投名状》等一系列具有明显中国民族文化标识的中国武侠类电影为例,来探讨打造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标识的类型电影的具体方法:类型电影的文化表述应注意丰富自身的文化表达层次,体现出多元的风格特征和文化诉求,力图打造蕴含民族文化精神的世界化精品;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增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标识的类型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贴现是相对于文化消费而言的,它是指文化产品在跨国交流和跨文化传播中,受众为了理解该产品的文化价值所付出的文化代价.文化贴现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文化产品跨境传播的价值和跨文化接受的实际效果.文化贴现并不直接反映在文化贸易的具体行为中,而是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接受环节,正是这种来自消费和接受的潜在压力影响了文化产品的贸易状况和市场前景.文化贴现是文化消费和接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文化贴现并非仅仅发生在跨境贸易和跨文化传播之间,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文化贴现问题.虽然文化贴现是文化消费和接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造成文化产品在跨境贸易和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的文化贴现之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文化贴现又存在着质性的差异和变化.近年国产电影市场频现的“黑马”现象证明受众对文化产品保持着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因此,国内电影若冲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必须充分了解社会、尊重市场,减少文化贴现.  相似文献   

7.
万超群 《考试周刊》2009,(36):56-57
网络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电影传播从大众走向分众,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开阔了电影受众视野,提高了受众的欣赏水平,使看电影成为一种全民化的文化消费方式,进一步刺激了受众对高质量电影产品的需求。但是网络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电影导演的创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影院佳片难得与网络国外电影资源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使受众对国产电影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8.
未来5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形成以"电影促进法"为核心的保障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产业环节贯通、产业整合完备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形成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通过竞争与整合,逐渐形成5~10家拥有一流电影企业的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通过全球性、新媒体的大电影产业的拓展,将中国电影综合收入提高到250亿人民币。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本土电影市场,全球电影贸易的重要成员,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栽体,中国大众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2020年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上映后在欧美等海外市场获得好评,却未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通过对比美、日、韩、中四国电影海报,发掘视觉意象与跨文化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揭示电影在中国市场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研究发现,海报的原型意象,植根不同的文化传统、唤起观者对不同国家的形象记忆;海报的颜色、空间布局和特殊符号运用,建构起男权认可的“巾帼英雄”概念,削弱了女性主义价值观认同;中国版海报展现了符号语境下的文化成见,塑造出东方落后的形象。因此,挪用他国文化符号进行传播,若缺失平等和敬畏的心态,跨文化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我国也应开发本土传统文化意象和符号资源,主动充分地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全球文化形象,减少本土传统文化符号被“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和产业化的演进、发展,中国商业类型电影在市场意识和价值观上,发生了新的开拓和解放.早期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电影对自身艺术与市场地位的确立过程.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引入,中国电影艺术的很多框子和模式被打破,开始有了更多的改变.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亟待改变.发挥类型片海外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是实现国产电影飞跃,赢得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范烟桥为各大影片公司撰写剧本、编写说明,是早期中国电影公司的明星职员。他对苏州电影市场拓展、观众观影心理、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提出了独到见解,这些观念通过报纸向外辐射传播,影响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他创作的电影歌曲继承民族音乐精华,适应大众审美心理,推动了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开掘与现代性的传播。这些都证明,范烟桥是中国电影史上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从"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享原则、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显现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效应的角度出发,对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方向、策略及其路径进行审视和研究。通过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理念与目标、策略和本土化改造模式,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实现交流交融、共享共生的现实需求与策略,提出中国武术文化在海外落地扎根的创新方法与解决途径,以期为中国武术在当代世界体育文化传播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贡献力量,助力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是一项着眼于未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伟业。它必将为人们探究跨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模式提供新的路径,并由此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友谊,从而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为有效宣示中国的国家利益做出积极贡献。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发展策略进行理性的反思。首先,我们需要构建面向世界文学总体版图的文化自信心态。其次,我们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是一项长期而又充满挑战的伟大文化事业,它值得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用心去推进。基于以上反思,我们可以从开展中国文学表达自我与倾听域外世界他者之间的对话、以高度的前瞻性眼光推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海外世界的传播、充分重视持续保持对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力并扩大中国文学在这个文化圈内的传播与辐射、将全球孔子学院等打造成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桥头堡和轻骑兵等十个方面,积极谋划并推进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既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帆风顺。我们在此所提出的建议,不是也不能视为我们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发展所提出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冯小刚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诙谐调侃的方式,渐趋清晰地构建了其独一无二的消费品牌。冯小刚的"贺岁片"相当程度地挽留了人们对于国产电影的信心,同时也为其他电影人提供了一个商业娱乐电影的操作理念。根据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创作特征,分别从虚实相生的游戏化情节,葛优式的小人物,大演员的小角色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冯氏贺岁电影的表演特色。  相似文献   

15.
简述近年来国产电影发展的特征,分析电影明星云集、合拍电影出现、电影高投入和多收益的现状,通过对中小成本电影如何突破这一点展开讨论,从剧本、植入广告、赢得国外声誉三点逐一分析,研究中国中小成本如何赢得市场,如何将艺术与商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传媒文化的负面效应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而服务于儿童的中国儿童电影在市场中遭遇冷落。本文以中国儿童电影的历史为参照,探讨了中国儿童电影的"教育性"及出路。提出榜样是中国儿童电影教育的母题,但教育性的过度追求影响了中国儿童电影的艺术生命力,"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中国儿童电影努力的方向,中国儿童电影呼唤艺术大师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药膳作为中医药优秀文化的代表,发源于我国传统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其历史悠久,堪称国粹。该文以湖湘药膳文化为例,深层解读药膳文化海外传播意义,分层剖析药膳文化海外传播困境,逐层阐述药膳文化海外推广策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全球传播格局的扩大使得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电影行业成为传播国家的核心价值和民族文化的精粹的媒介载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力度和广度,给中国电影走出去带来新的契机,但是中国电影在跨国的传播中,依然面临着跨文化的障碍。本文以中国电影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更好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态势下的世界样貌复杂敏感,给中国的对外传播特别是国家形象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要求。以此为背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因其自身的特性与优势逐渐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研究以跨文化传播学对"文化"内涵的定义为框架,从文化态度、文化内容和文化符号等三个方面,以中国影视传媒为切入点分析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与实践的海外传播效果,重点在于总结和阐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背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33至1936年,在中国电影教育协会与联华、明星等公司的推动与保障下,我国电影以参加国际影展、影人访问团的形式官方出访欧洲,在海内外引发广泛批评讨论。通过布迪厄场域理论对本阶段探索异质文化场域实践之批评进行读解,分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渊源与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