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一、构建小学语文“启导—实践”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启导—实践”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凭借,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内化吸收语言的学习过程。   “启导”是指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2.创造条件,循循诱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3.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多样语言实践活动; 4.科学确定语言…  相似文献   

3.
要想把每一堂语文课都上精彩,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把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带进课堂。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用真情激起学生的心灵.能用风趣的语言引人人胜.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美国教育家罗帕特·特技费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教师是“表演”艺术家。教师的这种表演实质上是”传道、授业、解惑”和传递认知、情感信息的过程。课堂上,语文老师的“表演”离不开四种“语言”,即口头语、体态语、板书语和科技语。本文试就这四种“语文”抒一己管见,以就正于方家。一、口头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语言是口头语。教师的口头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具有示范性,而且要…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教师谋求生存、完成职责的第一工具,我们常讲的“言传身教”也很好地说明了语言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古往今来,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具备出众的语言能力。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09,(8):80-80
周济:要把提升学生语言文化素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中华经典诵读工作研讨会”上,周济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包括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在中小学生中倡导写大字、在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中开展“三字一话”等活动:教师要学好普通话,同时树立自觉使用普通话的规范意识:要把提升学生语言文化素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王增敏 《甘肃教育》2009,(20):15-15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对语言的使用能力.才能说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存教学中做一名高明的“导演”.才能唱好这台育人的好“戏”。笔者认为,教师讲究语言艺术.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演好教育教学这场“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的职业语言,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基本工具.是语文教师在特定条件下为收到特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用来交流语文思想并能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分析讲解为主导转向以学生生发建构为主导、由培训学生语文技能技巧转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从本质主义转向建构主义、从“对象-认识”转向“自我-澄明”、从语言工具论转向语言本体论。语文教师只有真正把握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切实改变以“教”为中心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语文元素”,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中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一、直击文字:体味汉字的意蕴汉字是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学习语文时,首先入眼的是一个个中国的汉字.只有从一个个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才会获得阅读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教师所说的“很好”、“不错”之类的话,已经不能够完全讨得学生的“欢心”了。这太单调,也太模糊。学生对老师语言上的要求很高,这种高,主要是对语文教师在语言的操纵能力方面的提升。一个不断上进的语文教师,光有“无边”的知识作为后盾,同样会显得力不从心。同一件事,如何组织语言?同一句话,如何说得更富感染力?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也得从此出发,使自己的语言赏其心、悦其耳。我们试把语文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分为:气氛语言、衔接语言、切入语言、即兴语言、评论语言、情境语言、表情“语言”、动作“语言”。一、气氛…  相似文献   

14.
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课上主动地去感悟品味语言、咀嚼涵泳语言、探究鉴赏语言、理解内化思想、甄别借鉴写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以什么为载体?恐怕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问”。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韩堃 《考试周刊》2009,(14):57-58
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走入“唯本”、“唯考”、“唯法”的误区.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要具备“文体意识”和“语言意识”.尤其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教师要以语言为载体.让学生独立品味鉴赏,自觉内化知识,提升精神境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让魅力语言成为语文味课堂的强力助剂,让魅力语言引领学生漫步语文美妙的园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艺术和文字艺术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实现“语文”的语言功能.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读书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始。常态的语义学习的媒介是一篇篇阅读文本.因此,常态的语文学习活动也应该从文本阅读开始。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在语文课上做好如下几件事。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马卫 《陕西教育》2008,(7):55-55
语文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思想。语文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才能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服务员呢?  相似文献   

19.
莫银火 《教学月刊》2005,(12):15-16
苏霍姆林斯基在强调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不仅如此,教师的语言修养也应当影响学生语言的发展。当然,这里的教师主要是语文教师。但事实上,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当此重任。  相似文献   

20.
刘青 《现代语文》2009,(6):103-103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成系统地开展符合学生语言素质发展阶段的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变“范文”为“例子”,使语文教学走出教材,与课外衔接起来,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