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宋廷制定了严密的考课制度,定期对地方官员的德行、才干、劳绩进行考评,并由中央的具体部门依此来决定对地方官的奖惩,使地方官的升迁罢黜在层层牵制下最终集权于中央.考课制度加强了宋廷对地方的掌控.以维护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制度,由于制度本身的问题和等级授职体制下人治的因素,在执行中出现了许多弊端.用意良好的地方官考课制度,在实际执行中扭曲与失效,给宋代地方政治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计制度在南北朝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考课地方官员的作用,对隋唐的朝集使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元代史家马端临所谓魏晋以后“州郡无上计事”之说是值得商榷的。上计簿和上计吏的活动是考课地方官的重要依据之一,上计制度本身也是考课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宣武帝"正始泛阶"以后,北魏在考课制度和选举制度两个方面将地方官与中央官相区别,中央散官与中央职事官相区别.产生这两个特点的背景是,王朝在设计官僚迁转模式时,要求地方官与中央散官互相"对流".在这种对流的背景下,北魏最终出现了"停年格"这一选举制度.王朝的政策对北魏后期的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是加剧了人们对散官的歧视,二是进一步降低了地方官的待遇,并最终刺激了"重内轻外"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魏晋官吏考课制度外观与执行实况之间,矛盾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统治,不断想方设法加强考课,在继承旧制的同时还有所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竭力阻挠、破坏考课的进行,考课实效不大,而弛坏之速又胜子其他历史时期。这种考课制度本身的变革、进步与考课实践的艰难、不振、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基本特征。应该说,这种制度与实践相矛盾的现象,历朝历代都难免,但矛盾之突出的确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基本现象,也可说是不同于其它历史时期而为魏晋特有的一个现象。这一点也表现在魏晋时期其它制度与执行实况的矛盾现象中,加监察制度就上例证,也许正是因为魏晋官吏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对地方官的评价屡见史籍,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涵盖地方官的“治绩”和“品行,”它是国家了解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官的考课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晋北朝考课制度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考课制度是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魏晋南北朝的考课制度,至今无人专门论及,本文拟就其中魏晋北朝的考课制度作一粗浅探讨。秦汉以来,对地方官的考课,逐渐形成以上计、考殿最为主,巡行制度为辅的一套制度。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上述意义的考课制度。魏晋考课制度大体循汉旧法,北朝基本上继承魏晋之法,但又多所创革。整个考课制度,如细加区分,应包括上计、考课、巡行三部份。以下依次论述。  相似文献   

7.
只有加强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务管理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为此,作为与政务、军事并列的监察制度日趋完善。而作为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官吏的考课制度对于限制和制裁官吏的腐败行为,进而维护国家行政的权力基础,在一定时期内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朝集制度与进奏制度分别是唐代前后期中央与地方保持行政联系的制度之一。从产生背景看,唐代朝集制度是对两汉上计制度的继承,而进奏制度则是唐代现实政治的产物;从人员构成看,朝集使一般由诸州都督、刺史或上佐兼任,而进奏官一般为藩镇使府幕职担任;从主要职能看,朝集使主要是参加朝廷的礼仪活动及应对地方官吏的考课,而进奏院主要是负责传递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从实际作用看,朝集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进奏院在沟通中央与地方行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这种制度构建.秦汉以后,防腐和反贪制度的构建日渐系统和完善,其中包括:中央监察制度、地方监察制度、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这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对官员道德修养的提升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仅就中央及地方的综合监察制度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历代王朝统治者在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中,除重视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建设外,也十分重视包括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在内的各有关专门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历代的政治清明、道德体系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是一个极为强调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对地方的监控措施上,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的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有宋一代,中央将大小地方官员的任命权抓住,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牢牢掌握。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在此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中央以顺从为主,而这也带来了地方官员治理中一意向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科举史上,唐、宋、辽、金与清代都曾以五言诗作为考试项目之一。这种用于科场的诗歌,曾有官方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若干名称,亦有关于名称的种种争论。对诸种名称追根溯源,进行梳理,有助于澄清相关研究中的某些错误观念与认识,加深对应试诗文化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墓志的性质在宋代普遍转向"传记文学",更多记载墓主的个人事迹和家族世系,本文通过士人文集中的大量墓志资料考察宋代士人的居乡生活。宋代西蜀文化发达、士人集中,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故将考察范围集中在四川地区,将考察群体集中于致仕官员、落第士人、居乡隐士三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文化程度较高,又曾任官,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从事活动丰富多样。通过考察以期进一步了解宋代四川地区士人丰富多彩的居乡生活以及与乡里社会密切的互动,扩大对宋代社会各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清末 ,在成文制度方面 ,衡山县相对稳定 ,国家行政权力的边陲是县级 ,官治和自治的边界相对清晰。其主要原因是 ,县政乡治体制能满足王朝对农村经济资源的索取。民国期间 ,地方政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行政权力从县级下沉到乡镇级 ,乡镇从地方自治单位成为了国家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其主要目的是 ,加强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 ,以获取城市政治统治和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朝末年,清政府深受内忧外患。地方督抚的权力开始膨胀,打破了清初的绝对皇帝权威,他们开始对旧有的武举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武举的存废问题上与清朝中央势力展开三个阶段的争夺:其一,督抚上奏,谨慎处理;其二,危机重重,有效采纳;其三,困境革新,废除武举。最终,清政府在地方督抚的强烈要求下废除了武举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刘宋时期,为重振皇权、抑制世族势力,引宗王全面参政,由于宗王势力的膨胀,导致空前残酷的宗室大屠杀。在宗室内乱中,寒人与宗王、帝王彼此利用。寒人或被倚作心腹、参与高层机密,或直接被利用为屠杀工具;寒人也利用宗室的矛盾获取或扩大自己的利益,势力也得到了扩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官立学校亦即"官学"是官府开办的学校,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级。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对设立的中央和地方学校学生毕业出路都很关注,并尽量采取措施解决办学中不可回避的毕业出路问题。从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宋元到明清各朝代的中央或地方学校学生,建立的毕业生考试测评制度主要是经过考试谋求出路,或为官或为民,在录用中皆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考试不符合要求者,则只能自谋职业。历朝所建立毕业生考试测评制度,依据测评成绩高低决定学生出路及任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9.
宋代御前决策主要分为进呈、取旨、书写圣旨三个环节。在进呈环节中,宰辅以呈报文书的形式,协助皇帝了解外情,同时也常上下其手,操控信息。在取旨环节中,皇帝具有最终的决断权,但由于经验、能力的局限,常常需要将宰辅的意见吸纳到"圣旨"之中,宰辅则因此获得弄权的机会。书写圣旨时,宰辅有时忠实地记录皇帝旨意,有时则会有所删改。出于防弊目的,皇帝在各环节上,也多采用不同手段对宰辅进行反制。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博弈也愈发复杂,体现出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宋代地方武学开创了我国地方军事教育先河,始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终于南宋末。本文勾稽出22处地方武学,证明了县级武学的存在;其师资多为武举或中央武学上舍人;生员多为地方士绅子弟且需考试方能入学,有学籍,教学内容为武举考试内容及文化课;地方为武学生享有一定特权,其出路一是参加武举考试,其次是升入高一等武学。宋代地方武学开创了我国地方军事教育制度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