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战时期,通过易货贸易,中德双方各取所需,德国获取大量战略原料,中国从德国得到大量军火,这客现上增强了中国军事力量。但德国为了称霸世界,锗好日本,逐渐抛弃中国,中德关系一步一步恶化并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战爆发,中德反目;战后德国主动调整对华关系,中德关系峰回路转;二战爆发,德国为其法西斯国家利益选择亲近日本、疏远中国直至断交,中德两国由合作走向决裂。  相似文献   

3.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4.
张倩 《双语学习》2007,(9M):198-198,200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比较紧密,尤其是在1928-1938年间,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的改善到最终的破裂这样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以及纳粹的上台,德日最终走上了勾结的道路,中德关系破裂,中国向法西斯德国宣战。在不到二十的时间里,在日本侵华步步逼近的状态下,德国在中日之间穿梭,从对中日的“等距离外交”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在冷战的背景下,历经波折,终致建交。但建交后,中德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刻的冷战烙印。随着冷战结束,两德统一,中德关系在曲折中迅速发展深化。科尔政府时期实现了中德关系正常化,施罗德将两国关系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默克尔时期中德关系日趋成熟。中国的发展需要德国,德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德关系的互补性决定了双边关系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30年代前半期,中德政府间往来密切,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被称为中德关系的“蜜月”时期。但好景不长,从1938-1941年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中德关系经历了突然逆转、迅速恶化,直至决裂的过程,其中德国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究其原因,在于德国私利驱使,唯强是重。实质上,是希特勒政府以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实利主义、投机性对华政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在华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来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来华德国军事顾问在中德关系初步发展、密切合作及逆转恶化等不同时期的身份、活动范围、所起作用及其影响限度等问题的分析,肯定了德国军事顾问在促进中德两国经济、军事合作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揭示其在华活动,终究还是受制于德国国家战略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中德关系在最近两年有了很大发展,其势头引人注目。中国外长钱其琛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先后对西方大国德国进行了访问,而德意志联邦总理科尔于1993年11月实现了他的第3次访华,把中德关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目前推动中德关系向前发展的动力有三点。 一 德国国内政治发展需要改善其对华关系。两德统一后,德国经济的不景气触动了国内政治危机的按钮。其一,由于德国在其东部的经济政策出现失误,导致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失业严重,造成东部地区抗议浪潮,罢工浪潮不断。其二,不断涌入的东欧难民,大量的外籍劳工,难以治愈的失业,刺激了新纳粹主义的复活,到1991年底,德国共有76个新纳粹组织,成员达四万人,其掀起的排外浪潮令科尔政府头疼万分而又无计可施。新纳粹和光头党对外籍劳工、难民、甚至外国旅游者施以攻击,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纷纷要求科尔政府对新纳粹的犯罪活动绳之以法。使科尔政府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同时人民对科尔政府面对暴力无所作为非常不满。这些都导致了科尔总理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在统一后举行的首次地方选举中遭到惨重失败。为此科尔政府希望打开对华关系的新局面,以获得势力强大的经济界人士的好感和支持,为1994年的议会选举准备选票,因此,这可说是促成科尔访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德学生通过翻译、著述、讲学、举办文化展览等多种渠道,向德国传播了中国的传统学术、音乐和现代社会科学,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战后中德关系的改善和留德教育的发展为留德生对德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基本前提,大力宣扬中国文化是留德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20世纪上半叶德国中国学的发展及德国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为中国文化的对德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南京政府与德国建立了与其他列强无可比拟的外交关系,两国经济、军事往来频繁,并于1936年达到高潮。然而,由于纳粹德国轻视中国的心理原因和国家利益的转移,使中德关系很快趋向冷淡、恶化、断交,乃至宣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国成立后 ,为了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实施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 ,以减缓临时政府的财政压力 ;同时 ,积极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充分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性质。  相似文献   

12.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两大系统的关系对近代西藏政局乃至中国的边疆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1933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又完成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国内战乱未息,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断升级,英国仍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及强化与达赖、班禅两大系统的政治联系,努力协调两系统的关系,以加强对西藏地区事务的管理、维护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针对达赖、班禅两大系统关系,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又是如何演变的?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有何影响?本文拟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主要依据已公布的国民政府档案,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通过北伐战争,北洋军政府被推翻。期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期间的中外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摩擦不断。1927年3月24日,发生了"南京事件",亦称"南京慘案"。事件发生之后,中美两国在长达一年的交涉中,不断逐渐调整双方关系。"南京事件"对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蒋介石亲美外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就发表《关于重定新约之宣言》 ,围绕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同英、法、意等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和友好通商条约。通过关税改革 ,国民政府获得了关税自主权 ,能够自定税率 ,自由支配税款 ,并基本掌握和控制了海关的行政大权 ,所有这些活动不能简单地用所谓“投降卖国”论之。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 ,虽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 ,但在客观上至少可以削弱它们在中国的特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视野中的西南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而其在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视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不同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重要性的认识变化较大。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认识的变化,是传统与现实多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体现。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认识到边疆的重要性,但其政治视野的中心是重塑统一的中央政治权威与一党专政的政治目标,其对西南边疆重要性认识的演变是其政治目标在具体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公布民国《暂行报律》,上海中国报界俱进会表示反对,孙中山随即令内务部取消《暂行报律》。民初《暂行报律》事件不只是一场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更是几派政治势力对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的一次攻击。  相似文献   

17.
南京政府币制改革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政府于1935年的币制改革,对二十世纪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使中美关系由平淡日趋紧密。通过币制改革,美国改变了对华的经济、政治策略,对华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进一步加强,南京政府对美经济依靠和政治依附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追求中央权威重构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社会资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边疆,从社会政治生态上可分为甘宁青与新疆两区域;而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复杂,对西北边疆的社会政治影响最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关于西北边疆的社会舆论,具有政府意识与民众认识重合并轨的迹象,推进了西北边疆建设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27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为了实现对全国金融业的垄断,进而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国民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金融货币方面采取“废两改元”及“法币政策”,金融机构方面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国家信用体系。这样,国民政府最终确立了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掌握了全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在对庙产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与佛教界发生了诸多磨擦和冲突。有些磨擦和冲突经过多方协调,基本得到解决;有些磨擦和冲突由于比较复杂,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未能完全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