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试用社会课本第一册(江苏省教研室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家庭》中谈到家庭的组成时叙述“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之模块2《法律与生活》2.1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5“家庭与婚姻”第一框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介绍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的义务以及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家庭是人们营生的社会群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家庭乃人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类的第一位教师,因此,家庭、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家庭关系是否协调,家庭教育是否得当,以及家庭中父母的素质优劣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实践证明,文明家庭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有利的,不文明家庭反而会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1.家庭破裂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之一 所谓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排列、组合和搭配。它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其二,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组合,即产生怎样的关系。在家庭中有三种最基本的成员和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共同组成家庭结构的核心和稳定的三角。从结构学上看,两点只能成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的学生反叛意识增强,他们和父母之间几乎零交流。本次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形成互相平等尊重的家庭模式,使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父母能够淡化角色意识,尊重孩子。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近父母>的第一节,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本单元的主题是跨越代沟.因为进入八年级后学生们在生活学习方面比七年级时成熟了,而在人际交往中亲子、师生之间的相处渐渐出现了所谓的"代沟".解决代沟问题,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以尽快地适应新年级的学习生活,是八年级学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单元通过第一课走近父母、第二课理解老师的教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激父母,尊重老师,主要目标是从情感的角度实现亲子、师生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近父母》的第一节,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本单元的主题是跨越代沟。因为进入八年级后学生们在生活学习方面比七年级时成熟了,而在人际交往中亲子、师生之间的相处渐渐出现了所谓的"代沟"。解决代沟问题,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以尽快地适应新年级的学习生活,是八年级学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单元通过第一课走近父母、第二课理解老师的教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激父母,尊重老师,主要目标是从情感的角度实现亲子、师生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包容了历史、地理、自然等许多知识。同时,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一、培养懂文明,讲礼貌,尊重他人的好品质。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相邻的家庭组成邻居,千千万万不同的家庭就组成了社会。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懂得尊重长辈,对长辈有礼貌,关心和爱戴父母,知道邻里乡亲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8.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 1.小明明的出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依照法律规定,父母和小明明之间就建 立起了() A.亲情关系B.经济关系 C.权利与义务关系D.收养关系 2.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其家庭结构是() A.联合家庭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D.单亲家庭 3.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这句话表明() A.家就是有房子的地方 B.家既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又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 C.家就是寄托感情的地方 D.家是束缚个人发展的地方 4.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按舆论导向孝…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父母的疼爱》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第二课,是在"弄清我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体会"家庭亲情,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激父母"的教学内容。本课鲜明的特点是,帮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上再深入感受生活,感受父母的疼爱,提升心灵的体  相似文献   

10.
徐静 《教师博览》2014,(6):46-46
<正>当我们长大成年,对于家庭的回忆哪些是定格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呢?是和父母一起围坐在火炉旁读书,还是父母陪我们玩耍、肆意奔跑?是在父母陪伴下第一次去购物,抑或是全家一起的第一次旅行?不管是哪一个,最暖心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和爱;当我们转身做了父母时,对于孩子,要给予他们的东西很多,充满爱的家庭是第一个!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每年2月的第三个周一是法定的familyday(家庭日),这一天大人不用上班,孩子不用上学,很多商店也休业。家庭日的设定是为了在新年和复活节假期之间加入一个公共假日,省府号召省民与家人一起分享快乐,体会家庭温馨。在上幼稚园中班的小儿子2  相似文献   

11.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无私的,学生学了这一课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作为家庭的成员应有家庭责任感。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主动承担家务,家中遇到困难尽力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12.
唐红娟 《考试周刊》2012,(32):168-169
家庭是教育实施的第一场所,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和互相合作的过程。父母通过训练和榜样示范塑造了儿童获取规则的能力,并且通过亲子交往实现。  相似文献   

13.
例文呈现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雅言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家庭是个绵延性的事业社群,中国的家庭通过血缘以及姻亲关系而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并且通过不断地血缘延展和开拓姻亲关系使自身不断地壮大。同时,在家庭的内部通过不同身份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依据其自身承担的角色而进行互动来把家庭进一步延续下去。在中国,这种角色之间责任的互动适用的主体是父母与子女这两代人,而隐藏在这种责任背后的是父母,子女之间家庭地位之间的的碰撞,因而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地位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中国家庭关系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中国的家庭"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妻成了配轴",于是父母的权威地位与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之间便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内容分析】本框是苏人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第一框。本框内容在第5课的三框节中处于起始位置,构成后两框的逻辑前提。设计的依据是新课标"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子女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和睦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认识代沟,学会有效沟通,理解、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为后两框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做好思想和方法铺垫。【过程探究】一、课前设计:音乐鉴赏,情绪铺垫  相似文献   

16.
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基本上是像接力赛跑中的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向下传递。从父母传到子女是单向的。这种“接力”式的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在现代西方国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赡养功能由社会机构所代替。美国:亲子关系比较理性在美国,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显得比较“理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人很小就有了自立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影响到与父母的关系(不愿过多依赖父母,从而也减少了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程度),也影响到与子女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启蒙期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师长,对幼儿期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多年的幼儿园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家园共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的做法是:一、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小社会氛围家庭是儿童生活居住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父母是孩子出生后感受的第一个社会交往的对象,幼儿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让幼儿上好人际交往第一课,就成了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良好的家庭小社会氛围容易使孩子产生交往的兴趣和需要,而父母对孩…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教育往往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庭是学生学习的根基,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每个父母的第一任务。作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该如何增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呢?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明白要关心和了解父母。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再次深入感受生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让每个学生去精心保护一个生鸡蛋,时间是一天一夜。围绕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写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20.
蒙自福 《甘肃教育》2008,(11):14-1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人生中一切教育的基础。从一个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学前时期,在父母的直接教育下成长.小学和中学时期,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过:“孩子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同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