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形成的现实基础、内驱动力以及价值旨归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世界历史理论。在21世纪,基于全球形势,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世界历史理论中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的论述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从国际合作主体责任范围、实现路径、理论本质和价值目标四个方面推动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人类未来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对推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系研究,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入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将二者结合起来开展深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体系的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深度,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宽度,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0,(4):17-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于时代的潮头,以人类发展的广阔视野高瞻远瞩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马克思交往思想、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遵循世界全球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立足于回答世界发展之问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的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从全人类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出发,为解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生存危机所奉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一样,都是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两者既一脉相承,在哲学基础、价值追求和实现条件上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体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延续和时代传承;又因历史坐标和时代背景不同,在科学内涵、目标构建和实现方式上有所差异。它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诠释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魅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脉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科学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诠释,是我国正确处理当代国际纠纷、探讨国际问题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的文明形态,必然要摒弃西方中心论的价值理念,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旨在促使全世界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以及共同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在现实维度的呈现,也是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价值指向的守正创新,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学向度的理论内涵,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根基性意蕴。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研判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转型世情国情基础上提出的全球价值观,也是马克思"联合人的共同体"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思想,并详细论述了这一转化的实践过程。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彻底性、理论不能脱离利益、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为基本原则,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涵着大量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及其劳动实践为理论根据,论述了人类共同体发展是从自然的共同体到虚幻的共同体再到真正的共同体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所向往的美好社会,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全景提供了向度,为解决当前世界重大的具体现实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致思方式和理路,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指明了路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扬弃与重构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全超越黑格尔承认观的马克思主义承认理论。这一理论打破黑格尔承认观停留在意识层面的局限,将承认置于现实世界之中进行探索,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不乏对马克思主义承认理论的借鉴与运用。在马克思主义承认理论视域下,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挖掘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对于真正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9,(2):83-86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示社会共同体及其与个体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与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正确认识与把握共同体与人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理论视角,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进提供科学指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社会共同体在逻辑前提、实现条件、价值旨归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性,同时又是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的发展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世界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它涉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内在本质、发展动力、发展趋势等内容。世界历史理论为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历史视域与独特的思维框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应当从平等相待的秩序观、开放包容的发展观、公平正义的安全观、求同存异的文明观等方面出发,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历史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含着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渊源的,是对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体系的赓续和拓新;是以当代世界历史过程中不同的经济关系态势的变化、格局的演进、交往方式的拓新及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为经济社会依据和基本条件;是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众多不稳定不确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变化为背景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内容和引领世界历史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基本内涵。从政治、安全、经济、文明、生态等维度出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二是,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三是,构建开放创新、共同繁荣的发展共同体;四是,构建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人文共同体;五是,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紧要关头,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其分工理论的“诞生地”。特殊利益、共同利益与虚幻共同利益的矛盾是“虚幻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而分工的发展是造成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分离和虚幻共同利益的根源。通过辩证考察个体与共同体关系、批判性呈现共同体虚幻形式、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展开了对分工的前提性反思,确认了分工的文明与异化的双重面向,并提出“消灭分工”的现实道路。只有消解受资本逻辑主导的分工的异己性质,充分发挥分工的历史进步作用,使之成为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普遍交往的桥梁,重建共同利益,才能破除共同体的虚幻形式,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在命运互联的现代世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提示出生成人类真实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在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更为自主、更加公平、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开放理念是习近平基于世界历史本质特征和“两个大局”时代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开放”意涵的时代化运用,内蕴开放、合作、发展等丰富内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趣内在一致,旨在顺应世界历史开放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化变革,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共同繁荣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境遇,应坚持以开放理念为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塑造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坚实的政治基础、发展动力和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建构上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世界逻辑的高度统一。首先,就理论逻辑而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共同体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建构的直接思想来源。其次,就实践逻辑而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互为机遇。最后,就世界逻辑而言,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世界格局广泛变化中产生,在世界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中推进,并且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风险社会中的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核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创造性地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方案。该命题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中国政治理念,又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类哲学的发展运用。该命题蕴含的核心要义是共生思想。从源头梳理共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历史联系,从内容上把握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联,是正确理解和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事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这一思想的讨论,学术界提出了"过渡阶段""次生阶段""早期阶段""历史形态"等观点。分析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依循"原始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世界历史"进程;二是以"部落所有制"-"古典时代的公社或国家所有制"-市民社会所有制-共产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展开。基于此,仍需对以下基本问题进行再思考:论述这一思想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理论关系,不能按照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造成一种理论性错觉,乃至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解释为从"多"走向"一"的理性化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之处,体现出一种动态性的实践本质,继承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进一步论述这些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马克思经典思想的内在继承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类解放不仅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命运的必然旨归.通过阐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由此,马克思建立了"人类 人类命运 自由人联合体"的"解放逻辑",并依此探寻实现人类命运终极样态的现实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人类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解放逻辑".在厘清"人类""命运""人类命运"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人类命运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困境,进而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教师较少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思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既反映了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又呼吁当今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精神与文化危机”问题,启示我们从教育视角反思当代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与基本遵循。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刻论述揭示共同体精神的理论之基,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论述共同体精神的历史传承,并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现共同体精神的显现方式,最后以共同体精神构建新时代道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