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评价文本,进而创造性地运用文本的过程.当前,广大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解读文本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教者没能准确解读文本,忽视了教师自身和各具个性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当前的文本解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过度解读文本语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课文《梅兰芳学艺》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眼神的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这部分课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梅兰芳练眼神儿时非常勤奋和刻苦?" 学生读完课文后纷纷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2.
李兰 《语文学习》2020,(4):83-85
《初中语文现代文选讲》(以下简称《选讲》)是由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一部文本细读著作,由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多位知名学者写就。书中所选的文章,有些是新课文,有些是老课文。对新课文,作者探求多个角度阐释,以期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抓手;对老课文,挖掘了一些新的阐释角度,探求在新学习情境下的新教学。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如何深入文本,本书提供了多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王彩霞 《广西教育》2014,(41):49-49
正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涵着作者深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课文,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细细品读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呢?一、换词比较,品词语之美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推敲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推敲中理  相似文献   

4.
林红 《教师》2013,(31):92-9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是学生学习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它们往往披着神秘的盖头,如果不深入解读,很难发现课文当中独有的语文教学价值.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上好课的基础.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扎实做好这一案头准备工作.那么,要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笔者觉得文本解读的过程是个对话的过程,有以下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其目的是建立学生与文本的链接。文本是资本,是财富,是教师的抓手。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学生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语文教师是学生与课文的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针对如何教好状物类课文这一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着眼于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欣赏感悟的能力;着眼于文本思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着眼于文本结构,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近、理解文字,感受语言魅力的舞台”。文本是一个全息元,只有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合作释疑,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阅读,才能有更深的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把重点引向对青海湖梦幻般的神奇美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激发情感,让学生在纯真的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也应当如此。单篇课文的教学点往往不止一个,那如何才能找准定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文体不同,文本的结构、特征也迥异。在教学中,针对一篇课文,教师要紧扣文本特征确定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常用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情感,把握写作特色与艺术表现手法,学会鉴别,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 一、同一课文的比较教学,增强文本理解深刻性 由语文教材看,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版本,编入的课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课文,在编入教材时也会适当增删调换.因此,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同一文学作品可能有所变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比较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包括文章原文,以体会编者意图,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其次,对于同一篇课文,自身也有着可比的内容,如为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渲染情感氛围,人物心理、形象或环境等会有所变化,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此入手,比较分析,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中央教科所推出了一项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语文是四门课程中合格率最低的,结果很令人费解,论教学能力、态度,语文老师并不差,为什么教学质量却低于其他学科呢?一、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1.文本把握不到位作为语文教师课前立足文本、细读文本,解读教材,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一篇课文不管以前有没有读过、教过,以不同的身份读,赏者、论者、编者、教者、诵者的身份来读,每一遍都有不同层  相似文献   

12.
阅读和写作虽然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但它们却可以互相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题目、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理解文本"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表达特点,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周剑波 《文教资料》2005,(23):143-144
批注,即读者在文本上用符号、文字等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或感受。作为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批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诚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手段与途径有许多,但批注确实是促使学生理性阅读课文的有效手段。其好处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解读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基本写作方…  相似文献   

14.
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与课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抓手。教学时,教师要精准解读课后练习,并据此引导学生展开课文学习,落实语文要素。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聚焦核心词语、关联生活实际等途径,引导学生提炼信息、复述课文,以发展学生感知文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一、必须尊重教材,依托文本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再创造.教材所选之文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语文教材资源,这是语文有效教学之根,因为教材中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完整意蕴,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渗透表里的特定神韵,用好这些教材的前提就是教师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要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内涵,欣赏表达形式之美。然而,教师仍不能只用狭隘的目光盯着一篇课文不放,而要放宽自己的眼界,适时适度地进行合理的拓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给语文教学增添生趣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李贤华 《教师》2012,(16):38-38
语文教学呈现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形式是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老师基本上是利用这一篇篇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形式策略上刻意追求有效性,而缺少对文本的深悟与探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当教师对文本进行深磨细琢,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去感受课文的魅力。因此,有效教学亟须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钻研与解读。  相似文献   

18.
彭为成 《现代教学》2010,(11):29-29
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其根本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修养。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课文教课文,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了许多课文之后,当遇到新课文时,还是无法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只引导学生关注人文主题,还要关注文本的语用主题。知识的习得需要有方法,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需要经历"在学习课文时认识它,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巩固它,在习作过程中运用它"的过程。所以,备课时,需要有单元整体设计的思想,让这一项能力的形成贯穿在导读、课文阅读、丛书阅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自然美欣赏与实地欣赏自然风光不同,它是以课文为中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审美想象性质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帮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审美联想,获得自然美的审美愉悦,进而体味课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