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网络欺凌者及负性生活压力大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等四所高校1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网络欺凌者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网络欺凌者,男生高于女生、有留守经历学生高于无留守经历学生;有自杀意念倾向者网络欺凌行为、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倾向者;男生、有留守经历、网络欺凌、人际关系障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无目标感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研究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其自杀行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自杀是一个频发事件。但是他所描述的自杀并非因为精神失常,也不能用通常的社会学原理来解释。他笔下的自杀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性自杀,这源于他存在主义的世界观。村上春树认为,这个纷繁的世界本身是无意义的,是彻底荒谬的,而人却需要寻找意义来确立活着的理由。世界的无意义和荒谬与人追求意义的本能冲动相冲突,从而摧毁了人赖以生存的生存信念,导致了自杀。与存在主义者一样,村上春树并不鼓励这种哲学性自杀,但他对哲学性自杀是带着同情、理解和宽容的,他用自己的作品谱写了一曲哲学性自杀的悲歌。  相似文献   

3.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自杀,而每一个自杀身亡者对应的可能是20个或者更多的自杀未遂者。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促进预防自杀的承诺和行动,国际上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而这一天同样是我国的教师节,这不得不让我在做这期栏目的时候感到那么一点巧合。“教师”、“自杀”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怎么联系到了一起呢?在“人教论坛”网站上有这么一篇名为《近年来教师自杀案例摘录》的文章,上面提到“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大约平均每月发生10次,一年内约发生120次”,并列举了多位教师的自杀事件。最初看到此文章时,笔者甚为震惊.也可以说,是表示深深的怀疑的。随后,笔者根据文章中提供的线索,一一对应找到了当时关于这些教师自杀事件的媒体报道原文。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10日在第六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天津市疾控部门对天津市1933名初中生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中有24.26%的人近一年内产生过自杀念头。据调查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22.45%的  相似文献   

5.
最美教师     
《初中生辅导》2013,(27):F0002-F0002,F0003
吴其淋(册亨县者楼中学) 来自重庆的支教教师,背井离乡忘我工作,关爱学生,资助学生张清华,拯救自杀学生刘坤,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的目的是考察有无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上的差异以及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的相关关系;调查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肖水源等编的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编的关于自杀念头的问题,对150位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等进行测量.调查发现,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也更为消极,同时也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的部分维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是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调查的目的是考察有无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上的差异以及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的相关关系;调查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肖水源等编的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编的关于自杀念头的问题,对150位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等进行测量。调查发现,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也更为消极,同时也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的部分维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是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李永平 《考试周刊》2013,(28):173-173
<正>一、当代青少年存在的若干心理问题1.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当今一些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性格扭曲。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自杀低龄化的重要群体。近两成的中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死亡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金色笔记>中的人物的自杀情绪和自杀行为,隐含了莱辛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的死亡主题.<金色笔记>中的死亡主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自杀意识与安娜的精神危机,自杀主题和爱拉的情感危机,自杀行为和汤姆的失明.通过对这些自杀现象的解读,从而说明在莱辛构筑的形式世界里个体生命在混乱的外部世界中求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写了两种对新世界不满的人,一种是内部人,另一种是外部人。这两种人都对新世界压抑个人自由和泯灭个性的可怕性有所认识,都试图进行反抗新世界的非人性;但前者被流放,后者被迫自杀。这就说明人格独立者在新世界中没有容身之地;新世界是一个扼杀个性与个人自由的非人世界。  相似文献   

11.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有些动物竟像人一样会自杀,甚至集体自杀。  相似文献   

12.
校园自杀事件后.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被打破。师生处于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学校应开展心理危机干预lT作。通常学校关注的是自杀事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干预的对象往往是学生,却忽视了教师群体。校园自杀事件是意外性危机事件.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师心理上会受到冲击。易产生暂时性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13.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有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有25万多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天约有750人选择自杀,而自杀未遂者每年还有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五大死因,在15岁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  相似文献   

14.
据2002年第8期《女报》报道,2002年5月15日上午,湖北省南漳县肖堰镇法庭公开审理因该镇报信中心小学女教师叶渊自杀引起的索赔案。2001年9月2日,叶渊喝敌敌畏自杀,死时年仅21岁。但叶渊为何自杀,在死后的一个多月,她的家人和警方居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直到10月下旬,叶渊的表叔收到她生前寄来的信,经过警方鉴定,才揭开了叶渊自杀之谜。  相似文献   

15.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与理智是人类精神世界杠杆的两端,没有了情感,人的精神世界终将枯萎;没有了理智,人将迷失生活的方向,茫然无措。而只有理智与情感的和谐,人才能过一种完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预防学生自杀和对学生进行自杀态度教育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重点对倔强、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内向及表现出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特征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进行自杀态度教育,并采取措施重点关注这类学生,成功预防这类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死亡,而自杀未遂者则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因此全球平均每40秒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钟就有一人企图自杀。在我国,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在15~24岁年龄段的青年中,自杀已是首位的死因。  相似文献   

18.
范兵 《教书育人》2010,(2):28-29
教育一定要思考自杀的问题1.自杀人数呈攀升趋势众所周知,当今社会自杀问题十分严重。中国2008年约有28.73万人自杀死亡,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者。自杀人数高于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在15—34岁的死亡人群中,自杀成为其主要死因。上海医学院与上海科教院曾对全市8个区的2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24.3%的学生有自杀意念(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二,初三除外),5.85%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1.71%的学生自杀未遂。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自杀,六个亲属将遭遇最严重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9.
日本近现代作家自杀的比较多。研究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特性。一据不完全统计,自1868年明治维新至今百余年间,日本较有名气的作家自杀身亡者已有十余人之多,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坛所罕见,颇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20.
朱玉函 《中国教师》2012,(13):44-47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日益膨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伦理观念却在逐渐消退,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也在不断下降,自杀率上升,各种吸毒、伤人的事件不断出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1]浙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34.2%的学生曾考虑离家出走,32.3%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